人民网
人民网

厦门市妇联:聚焦鹭岛姐姐“近邻”宣讲品牌  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市井街巷

2025年07月04日12:52 |
小字号

厦门市妇联聚焦鹭岛姐姐“近邻”宣讲品牌,推出“理论+地方特色”宣讲模式,近年来开展巾帼宣讲4700余场,培育“全国妇联巾帼志愿示范宣讲队”林巧稚纪念园等优秀队伍,“鹭岛姐姐宣讲团”获厦门市理论宣讲轻骑兵优秀品牌。

“营平阿嫲读报团”

“营平阿嫲读报团”

闽南乡音传党声 行走讲堂更入心

“邻里阿嫲嘎哩贡……”在思明区骑楼巷弄,“营平阿嫲读报团”用地道闽南话为老人读报,把时政新闻转化为“菜市场物价谈民生”“孙辈上学讲教育”的家常话。

在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深田图强”历史文化馆,学生们用闽南话演绎的《远亲不如近邻》读册歌余韵未散,厦门市妇联“行走的芳华讲堂”首站活动便已在此启幕,省三八红旗手标兵、社区妇联主席庄莹莹从社区治理实践出发,讲述社区治理实践故事,带动小小宣讲员开启红色之旅。

厦门市妇联“行走的芳华讲堂”思政引领品牌创新“理论宣讲+人物对话+人文行走”三维模式,串联全市省级以上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发“红色路线行走地图”,让青少年在“边走边讲边服务”中感受厦门本土红色基因与巾帼精神。

“碳中和小分队”由女科特派联盟等组成。图为她们在同安区造水村“双碳”馆开展宣讲。

“碳中和小分队”由女科特派联盟等组成。图为她们在同安区造水村“双碳”馆开展宣讲。

特色队伍齐发力 “明星”旗手绽光芒

厦门市妇联组建170余人的鹭岛姐姐“近邻”宣讲团核心团队,带动“巾帼普法公益宣讲团”“好家风宣讲团”“碳中和宣讲小分队”等特色队伍:“巾帼普法团”招募百名女性法律专家,近年来开展普法宣讲近2700场;心理咨询师巾帼志愿者深入社区通过情景剧演绎传授亲子沟通技巧;“文艺轻骑兵”队伍将《民法典》等编成歌仔戏、答嘴鼓;厦门女警宣讲团开展“沉浸式安全教育”,在湖里城中村公益图书馆为孩子们讲解防欺凌知识;军嫂宣讲团成立5年来开展“红星闪闪 童心向党”公益课堂60余场,用“你守国我守家”的故事编织家国情怀。

心理咨询师巾帼志愿者深入社区宣讲

心理咨询师巾帼志愿者深入社区宣讲

在厦门巾帼宣讲的舞台上,市妇联联动全国三八红旗手、新中国第一位女指挥郑小瑛,全国道德模范水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李亚华等,以“铿锵巾帼说”为品牌打造宣讲IP,系列金句视频掀起传播热潮。其中,《郑小瑛:“女性不是社会的点缀,而是半边天,是社会的主人。”》被全国妇联视频号转发,全网阅读量100万+,点赞量超10万+,“破圈”传播。

厦门女警宣讲团开展“沉浸式安全教育”

厦门女警宣讲团开展“沉浸式安全教育”

理论宣讲有深度 网络宣讲高热度

厦门市妇联联合市委宣传部举办“月·阅·谈”学习明理——《习近平走进百姓家》《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等读书沙龙,邀请专家学者、巾帼宣讲员通过“讲”“读”“评”“荐”4个环节共学共讲,线上线下同步浏览总量超111万人次。各级妇联以“赠书+学习+分享”的模式为各级巾帼宣讲员赋能。

举办读书沙龙活动

举办读书沙龙活动

打造巾帼好网民宣讲队伍。连续举办两届“鹭岛十佳好网民故事”评选活动,培育5名“全国百名巾帼好网民故事”获得者,数量居全省第一。在厦全国级巾帼好网民代表全国妇联在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分论坛发布“争做巾帼好网民 汇聚网上正能量”行动倡议。

全国巾帼好网民故事获得者、省三八红旗手、华侨大学老师袁媛组织16个国家的200余名留学生成立“海外新声代”新媒体工作室,拍摄双语视频,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海外播放量超过8000万,师生群体多次在全国级网络文明会议上以中国女性力量为题作典型发言。

海外女留学生化身“她力量”厦门美好生活国际推荐官,系列网络传播让厦门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形象展现在更多国际友人面前。

爆款打造新势能 融媒宣讲聚热潮

深挖鹭岛红色资源,以“爆款工场”思维激活传播势能——厦门市妇联策划推出一批“破圈”传播的新媒体产品,构建“情感共鸣+价值输出+阵地渗透”的全链路传播体系。

以真情锻造催泪爆款。推送《战地红花》系列视频、推文,并邀请曾冬瓜、王玉贵两位“英雄奶奶”参加活动。“我们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一切的付出努力都是值得的。”同时,联合翔安区妇联组织红歌合唱赛、少儿情景朗诵《英雄精神永传承》与老人的动情感言形成跨时空共鸣,线上3.5万网友观看。

构建“万屏联动”融媒矩阵

构建“万屏联动”融媒矩阵

以态度制造话题热点。聚焦“不被定义的她”主题策划,集结鹭岛各行业女性的奋斗叙事,以2041.9万的全平台阅读量让“四自”精神破圈“出海”。集合三八红旗手、最美家庭、妇联干部、三新组织妇联工作人员、脱口秀女演员一起制作视频《不必女神节不必女王节,就叫妇女节》。

以阵地构建传播链条。依托“近邻课堂”“微家课堂”“家教课堂”“庭院课堂”等“妇”字号宣讲阵地,在鹭岛妇女和家庭中掀起学习宣讲热潮。同步构建“万屏联动”融媒矩阵,地铁、公交、楼宇电视循环展播《鹭岛巾帼心向党・“奋”进路上绽芳华》等35期精品内容,3990次高频次轮播触达6亿+人次,推动巾帼宣讲从“云端热榜”走向“城市脉动”。

最美家庭传家风 青春讲堂讲文明

组建以最美家庭为成员的好家风宣讲团,拍摄“鹭岛家庭心向党 最美家庭谱华章”宣讲专题片101期,用镜头记录百组家庭的红色传承;“最是清风传家远”廉洁家风展吸引2万余人次参观,日均讲解服务80家单位,让家规家训可触可感。

“婚育新风进高校”宣讲课堂

“婚育新风进高校”宣讲课堂

“倡新型婚育文化・铸青春美好未来”的“青春之约”在厦门高校接力上演。今年5月起,市妇联联合多部门在10所高校开启“婚育新风进高校”宣讲课堂,创新“专家引领+青年参与+社会倡议”模式,2000余名学子在互动中重塑婚育认知,让文明理念如涟漪般从课堂辐射至家庭社会。

非遗舞台搭讲台 文化赋能新宣讲

厦门市南乐团与非遗瑰宝《百鸟归巢》带来跨界碰撞。厦门海关干部演绎《中国梦她力量》,19位乡村女性用创意服装秀传达新时代女性自信,18国女留学生的中文妇女节祝福与厦门边检干部的多国语言朗诵同台。相关报道总浏览量超128万。

在湖里区惠和文化园,巾帼宣讲员们化身“非遗宣讲人”,将家风家教宣讲、就业赋能培训与非遗影雕技艺结合;在海沧区渐美村,省三八红旗手、村妇联主席许月琼用“龙舟精神”讲述乡村振兴故事;在集美区,巾帼宣讲员们在集美人文塔讲述陈嘉庚女子教育与百年学村文化;同安区妇联则深挖本土历史文脉,将宣讲阵地拓展至苏颂文化核心区域,让千年家风焕发时代新声。

宣讲声声传民意 服务事事暖民心

厦门市妇联深耕“宣讲+服务”双轨并行模式,将党的理论政策转化为贴心话语,把妇女群众需求化为务实行动,让宣讲既有高度又有温度,让服务既解民忧又暖民心。

今年上半年,结合巾帼宣讲工作,近千场“一月一主题”巾帼志愿活动展开。聚焦女性网约车司机、家政从业者等“三新”领域女性职业特性与生活需求,联合多方力量开展“宣讲”+服务,组织法律专家普及劳动权益保护、交通安全法规知识等,为她们提供暖“新”礼包、心理疏导等服务,让她们感受到“娘家人”的温暖与关怀。

在海沧区,生物医药行业女科技工作者走上多彩宣讲舞台;在同安区造水村,台湾社区营造专家开展“学习你我行”巾帼宣讲,针对性提升乡村规划。同时,在“巾帼榜样走基层促发展”活动中,各级三八红旗手、三八红旗集体、巾帼文明岗代表走进基层服务并分享她们的奋斗故事,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广大妇女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建设。

数字浪潮涌新声 古今交融展风采

在数字宣讲空间,厦门巾帼们同样玩出“花样”。厦门市妇联率先在“元宇宙”空间直播三八红旗手宣讲、推出廉洁家风元宇宙展馆、利用AI修复历史长河中的妇女儿童珍贵照片为祖国庆生、AI再现厦门“英雄小八路”少年光影。

从古厝戏台到AI空间,从社区庭院到国际平台,厦门市妇联用“接地气”的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在鹭岛大地谱写新时代的巾帼华章。(文/图 厦门市妇联)

(责编:陈遴、刘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