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中建集团对口支援龙岩长汀:老区如何以园区建设打通振兴脉络?

人民网记者 陈蓝燕
2025年07月08日09:26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2024年作为投产首年,公司实现总产值约7000万元。”中建(福建)模块化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运营负责人孙德胜表示,2025年通过拓展铝合金模板、储能箱等业务,预计有望把产值提升至1亿元。

长汀绿色建材产业园航拍全景图。赖晟辉摄

长汀绿色建材产业园。赖晟辉摄

作为长汀绿色建材产业园的首家落地企业,它的厂房由中建集团出资建设,建成后无偿捐赠给长汀县人民政府。企业通过向县政府租赁厂房开展箱房生产,除税收外,每年还缴纳租金300万元,预计可为当地政府贡献超1100万元的财政收入。

这一模式是中建集团对口支援龙岩市长汀县的创新实践。2025年1月,中建(福建)模块化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获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仅为园区发展树立了示范标杆,更让计划入驻的企业吃下“定心丸”。

自对口支援长汀以来,中建集团立足当地和自身全产业链优势,以产业支援为主导,重点打造长汀绿色建材产业园。2022年8月,中建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郑学选为中建集团对口支援长汀绿色建材产业园揭牌,通过冠名中建集团,提升建材产业园的影响力。这些年来,中建集团推动8个项目签约落地园区,总投资13.7亿元;促成6份战略合作协议签署,建立长期合作机制;签订8个市场订单合同,合同额10.2亿元,涵盖工业科技、绿色建材等多领域;参加福建省建筑业供应链发展大会,进一步加强互动交流和市场供需对接,带动长汀绿色建材产业发展。

目前,该园区已集聚4家生产型建材企业,形成“在建、调试、投产”的阶梯式发展格局。

走进鹏远高端钢结构生产制造基地施工现场,推土机轰鸣作业,运渣车往来穿梭,一派繁忙景象。福建省鹏远科工有限公司副总指挥郭天荣介绍:“一期项目已破土动工,预计2025年三季度竣工试产。”该项目总投资15.7亿元,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可达7.2亿元。

中建集团对口支援挂职干部、长汀县委常委、副县长吴师表示,长汀虽为山区县,却地处闽赣粤三省交界,500公里市场半径覆盖福建腹地、江西赣州、广东梅州等建材需求旺盛区域。

这一区位优势成为吸引鹏远等企业落地的关键。郭天荣告诉记者,鹏远高端钢结构生产制造基地距长深高速古城镇出口仅5公里,陆运便捷,能快速覆盖周边市场;依托厦门港海运至新加坡、中东等成本低,便于开拓海外市场;叠加福建自贸区出口退税政策,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促使企业扎根长汀。

企业正在进行箱房生产。人民网记者 陈蓝燕摄

企业正在进行箱房生产。人民网记者 陈蓝燕摄

依托中建集团建筑产业“链长”优势,长汀县创新实施“项目工作法”,围绕中建集团高需求、长汀有产业基础、高附加值且运输成本不敏感的绿色建材品类,精准对接中建子企业及优质供应商开展招商。

这些年来,长汀县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锚定园区招商核心任务,带队赴京津冀、厦漳泉、粤港澳大湾区等13个重点城市,精准对接50余家企业,成功撬动一些重要项目落地,涵盖工业科技、绿色建材、建筑配套、循环经济等领域,推动产业园招商格局持续拓展,产业生态不断丰富。

其中,长汀加楷科技产业园总投资1.2亿元,达产后年产值预计1.2亿元。作为与中建集团合作超8年的长期供应商,该企业为中建钢构、中建海峡等提供铝模板、爬架等建筑配套产品。福建加楷科技有限公司业务负责人赵远峰表示,未来将以中建订单为核心,通过“以商招商”带动上游钢材供应商集聚,形成“加工-组装-销售”产业闭环,深度释放三省交界区位的辐射潜力。

盛金废旧物资再生循环利用项目则激活“乡贤返乡创业”动能,总投资4.2亿元,全面达产后年产值可达8亿元以上。目前企业一期项目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福建盛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运营负责人胡继友介绍:“2025年计划启动二期扩建,新增固废资源化利用生产线,年产值目标从3000万元提升至5000万元。企业已同紫金矿业签订尾矿处理长期协议,又对接中建海峡工地环保设备供应需求,可实现区域资源与央企生态的协同联动。”

在产业项目加速落地的同时,长汀县同步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让“妈妈式”服务成为产业园的核心竞争力。针对入园项目组建现场工作专班,将服务阵地前移至建设一线,高效解决施工审批、要素保障等具体难题。

在今年8月前,绿色建材产业园将完成监控、路灯等配套提升,将保障新投产企业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确保“企业引得进、留得住”。

吴师提出“三步走”规划:2024年聚焦企业服务保障入园项目投产;2025年强化精准招商,计划引入更多企业入驻;接下来,着力完善产业链配套,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

园区内的厂房。人民网记者 陈蓝燕摄

园区内的厂房。人民网记者 陈蓝燕摄

“中建的帮扶绝非简单‘输血’,而是要激活本地‘造血’机能。当产业园能够自主对接市场、持续贡献税收时,才意味着对口支援真正取得实效。”吴师强调,长汀的独特优势在于“东南沿海区位+中建资源赋能”的双重叠加,这为产业园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又将规划核心锚定了“可持续性”。

根据长汀产业布局,未来将在稀土产业、纺织服装、医药器械等传统产业外,依托中建帮扶培育绿色建材新增长极,目标是形成“3+N”产业体系。

“我们坚持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立足长汀有什么、中建集团能干什么,推动各项产业不断策划生成、落地长汀,实现双方共赢。”吴师说。

理念、发展机制的提升,与中建集团对对口支援工作的重视和社会责任感密不可分,同时也是天时地利人和等多因素促成。

吴师表示,在中建集团党组的统一部署下,将充分发挥挂职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持续推动集团总部资源与长汀产业需求深度对接。后续计划在供应链协同整合、绿色建材技术研发等领域加大资源投入,通过中建集团全产业链优势赋能园区企业,助力长汀绿色建材产业实现从产能集聚到创新驱动的能级跃升。

如今,这片承载老区振兴希望的产业园区,正以蓬勃之势,成为驱动长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除了产业布局外,园区建设的经验还延展到农业现代化发展上。

在长汀县四都镇同仁村,经过多年的协作推进,村里的一块荒草丛生的废弃空地,如今摇身变成了热闹的农产品种植加工生产基地。

眼下,该生产基地已吸引2家上下游企业入驻,产业链条正在逐步完善。中建海峡驻同仁村第一书记丁佳敏说,产业发展得往长远打算,现在才刚开了个头。“期望在未来三到五年,驻村书记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步步把四都的农林产品加工基地建起来。”

吴师表示,未来将紧紧抓住中建集团对口支援长汀政策机遇,以先进的技术与理念,持续助推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

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中建集团始终以绿色、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发挥建筑产业“链长”优势,领投产业提升园区发展信心,带动优质供应商入驻园区集群发展;通过资金支持、全产业链保障,为产业园赋能,构建起了“集团冠名提升影响力+市场引导产业招商+资金全面支持发展+全产业链保障服务”的中建对口支援老区绿色建材产业发展新模式。

(责编:江苇杭、刘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