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福州永泰:农文旅项目多点开花  乡村振兴“加速跑”

2025年07月09日08:52 | 来源:福州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农文旅项目多点开花 乡村振兴“加速跑”

春光村金鱼生态文化养殖基地打造了金鱼主题展示空间。记者 包华摄

春光村金鱼生态文化养殖基地打造了金鱼主题展示空间。记者 包华摄

  凤落村深挖红色资源,让革命老区焕发新活力;春光村聚焦金鱼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力星村盘活闲置资源,打造特色民宿集群……盛夏时节,福州永泰处处涌动着项目建设的热潮。一个个农文旅项目加速推进,孕育了乡村振兴的新希望,激活了砥砺奋进的“新引擎”。

  深挖红色资源

  激活老区振兴新动能

  “七一”期间,岭路乡凤落村人潮涌动,红色文旅线路提升暨两岸研学交流基地项目投用不久,已迎来30多批研学团队。踏入村庄,红色气息扑面而来:一面面红旗迎风飘扬,一幅幅红色彩绘跃然墙上,一个个旧址串珠成链……

  作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凤落村曾是中共闽中(闽南)特委机关驻地,也是闽中游击根据地的重要区域。为活化利用红色资源,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去年11月,岭路乡启动红色文旅线路提升暨两岸研学交流基地建设。

  “2019年起,岭路乡精心打造红色文旅线路,串联起凤落惨案烈士受难旧址、凤落农会旧址、凤落游击队住址等,形成一条600多米长的‘红色纽带’。”岭路乡党委组织委员陈文闻说,该项目在原有线路基础上完善沿线指示牌,新增多处红色主题景观,并对永泰县第一任县委书记饶云山的故居进行修缮。同时,将闲置的凤落小学改造为集党群服务、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两岸研学交流基地,有3层,建筑面积1053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多人研学。

  聆听红色故事、体验农耕乐趣、品尝乡土美味……如今,基地已成为红色教育与乡村体验的融合平台,由社会企业运营,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8万元。同时,通过流转周边土地打造农事体验基地,推出“我在乡间有亩田”活动,今年已有26家单位认领47亩土地,认领金额超15万元。通过“红色文旅+研学观光+土地认领”模式,凤落村走出一条红绿融合发展的强村富民之路。

  做强金鱼产业

  绘就农文旅融合新画卷

  走进梧桐镇春光村金鱼生态文化养殖基地,一口口现代化养殖池整齐排列,一尾尾五彩斑斓的金鱼在池中游弋,工人们忙着铺设管道、架设防鸟网,一片繁忙景象。

  “永泰平均气温较高,气候温暖湿润,以大樟溪为代表的丰沛水系为金鱼养殖提供了优质场地。”金鱼生态文化养殖基地负责人雷陈非说,作为永泰首个专业的观赏鱼养殖繁育基地,项目去年落地春光村,总投资600万元,占地约20亩,规划260多口金鱼饲养池、88口鱼苗孵化池、1个金鱼主题展示空间,养殖池均配备国内先进的循环水过滤系统和水质监测设备。目前已建成200多口鱼池,预计今年9月全面完工,投产后年产量可达20万尾、年产值超2000万元。

  “我们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实现兰寿、泰狮、玛丽等名贵金鱼品种的规模化繁育。”雷陈非说,基地通过电商平台销售中高端金鱼品种,零售单价每尾几十元至上千元。金鱼还销往20多个国家,年出口额近千万元。

  养殖池旁,由传统工匠展示馆改造成的金鱼主题展示空间正在加紧施工,工人们忙着打磨墙面、布设展厅。这个集文创商铺、直播培训中心、研学体验区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主体改造已完成90%,预计今年7月底竣工。建成后,基地将结合金鱼养殖产业,组织开展金鱼电商直播培训、金鱼研学活动、金鱼文创展览,进一步延伸永泰农文旅融合产业链。

  盘活闲置资源

  打造民宿集群新样板

  在富泉乡力星村的双溪口民宿(二期)项目现场,工人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室内装修。昔日杂草丛生的芭蕉电站废弃厂房焕发新生,青瓦白墙的院落式民宿错落有致,工业风与乡土元素巧妙融合。

  项目负责人表示,双溪口民宿项目2022年2月动工,采用“政府参与+专业团队运营+招商”的模式,盘活闲置国有资产,总投资达4500万元。目前,一期已完成公共服务区域改造,餐饮区、团建中心、书吧、咖啡屋等主体建筑已封顶;二期将建设9套特色主题民宿与3幢4套乡村家庭康养套房。两期项目整体进度已达80%,预计今年年底竣工。

  “双溪口处于富泉溪和大樟溪支流的汇合处,地理环境优越。”相关负责人说,未来将利用富泉溪流域开发三期项目,建设滨水步道、亲水平台、观景露台等,进一步挖掘永泰生态资源价值。

  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集滨水休闲、温泉康养、儿童研学、富泉羊推介等于一体的综合业态,涵盖农耕体验、亲子乐园、户外拓展等7个功能区,有助于夯实永泰全域旅游基础,激活游客消费潜能,擦亮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金字招牌”。

  盛夏建设“拉满弓”,快马加鞭势如虹。在这个充满干事热情的季节,永泰正以项目建设为引擎,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在乡村振兴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记者 傅亦静 通讯员 林郦东)

(责编:陈遴、刘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