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闻问切” 厦门市19座公路中小桥梁接受全面“体检”

桥梁养护,关乎安全。厦门的桥梁众多,除了跨海大桥外,还有总量超过百座的公路中小桥梁。近日,厦门市交通局公路中心组织养护人员对管养的19座公路中小桥梁进行检查。记者跟随检测人员,实地探访他们如何通过“望、闻、问、切”,从桥面到主梁再到桥墩,对桥梁进行全面“体检”。
技术人员测量桥梁数据。
体检方法 讲究“望闻问切”
7月9日,记者来到蔡厝中桥,检测人员的桥梁体检工作已经开始了。
“蔡厝中桥的桥长为36米,是两跨桥,在去年12月实施的翔安东路修复提升工程中,这座桥进行了拓宽。在正式移交管养之前,我们需要对桥梁进行全面‘体检’。”厦门市交通局公路中心翔安分中心工程师苏维映说。
桥梁体检,也讲究“望闻问切”。
首先是“望”,主要通过人工目测“望诊”。检测人员通过肉眼观察桥梁的各个部位,如梁体、桥墩、桥台、伸缩缝、支座等,查看是否有外观缺陷和异常情况,初步判定桥梁结构状况。
其次是“闻”,采用轻敲细检的方式给大桥“听诊”。比如,检查人员用检查锤轻敲桥梁梁体,仔细听是否有异样声响,以此辨别桥梁混凝土结构是否存在空洞、孔洞。
再次是“问”和“切”,借助智能检测设备“问诊”“切诊”。结合回弹仪、裂缝观测仪等专业设备,检查人员对桥梁隐蔽部位展开全覆盖扫描,确保检测无盲区。
体检装备 智能设备上阵提效
技术人员利用回弹仪对桥梁的墩柱做混凝土强度检测。
在蔡厝中桥桥涵底下的检测现场,只见一名检测人员在桥墩上印画了多个16宫格,而后拿出仪器,对准“小格子”逐格检测,每一格“打一枪”,并大声读出数据;另一名检测人员快速记下数据,再继续检测下一个点。
“这种仪器叫回弹仪,每一次弹击混凝土都会得到一个回弹值。一个测区有16个回弹值,一个桥墩这样的构件,需要检验10个测区,回弹值测量完毕后,还会在有代表性的测区上测量碳化深度值。”苏维映介绍,通过这些数据,按照规范规定计算就可得出混凝土的强度推定值。
苏维映表示,合理利用智能化检测仪器,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比如,钢筋保护层厚度测定仪,能够在混凝土的表面测定内部钢筋的间距、保护层厚度等,不破坏被检构件;裂缝观测仪,用于测试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宽度,裂缝深度则采用非金属超声波测试。
“在董水桥的检测中,我们还出动了桥梁检测车。虽然这座桥不算高,但因为设置在快速路上方,且经过改造后,桥梁增宽,桥梁检测车既可升高又可水平延伸,还可旋转,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到达工作位置开展作业。”苏维映说。
体检频次 19座桥属于经常检查
“我们每天走过的路和桥、穿行的隧道,都需要定期检测,既是为工程质量‘巡诊把脉’,也是为市民出行保驾护航。”厦门市交通局公路中心相关人员介绍,桥梁的检查分为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此次对19座公路中小桥的检查属于经常检查,检测人员抵近桥梁结构,采用目测结合辅助工具,对桥面系、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附属设施表观状况进行检查,现场核对桥梁基本数据,及时掌握桥梁健康状况。同时,更新桥梁管理系统,完善“一桥一档”技术档案。
根据《公路桥涵养护规范》,桥梁技术状况评定等级分为1类(完好、良好)、2类(较好)、3类(较差)、4类(差)、5类(危险)。
“这19座中小桥中,有14座桥属于3类桥,存在桥梁伸缩缝破损、桥梁支座老化破损、部分混凝土剥落露筋,桥下河道淤积等问题。”检测人员说,在去年完成修复后,需要重新对这14座桥进行桥梁技术状况评定。另外5座桥属于新接收与移交的桥。
名片
中小桥梁
中小桥梁,在高速公路、铁路、城市道路等交通线路中比较常见。小型桥梁一般指多孔跨径8米至30米或单孔跨径5米至20米的桥梁,中型桥梁一般指多孔跨径30米至100米或单孔跨径20米至40米的桥梁。(文/图 记者 林钦圣 通讯员 林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