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三明明溪:“闽台农业经”唱响振兴新热点

2025年07月14日11:09 |
小字号

眼下,正值茄子成熟、大量上市之际。在三明市明溪县夏坊乡崇盛闽台智蔬农业公司种植基地里,农户们正忙着将一颗颗饱满油亮的茄子收入筐中,脸上洋溢着收成的喜悦。公司负责人陈忠平表示,近两年公司的种植基地面积已扩大了400余亩,规模翻了两倍多,加盟的供货农户也增加了50余户,且不断有人表示愿意加入,可谓热情高涨。

崇盛闽台智蔬农业引入的闽台特色农业,正在当地掀起一股果蔬种植的热潮。那么,陈忠平和他的伙伴们究竟是如何赢得农户们的信任呢?

原来,陈忠平早些年长期在外地打工,是个“零基础”的农业门外汉。2019年他选择返乡,在当地“能人”的引领下,结识了来自台湾的技术人员,并接触到产量高、采收周期长的台湾茄子、丝瓜等农产品。恰逢当时这些品种市场行情走俏,陈忠平便毅然决定投身此行,并一路坚持至今。

市场的欢迎、产品的高产量与好口感,是闽台特色农业在夏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关键。陈忠平说,经过市场调研,基地选择了种植台湾阿勇烧烤茄、吉美诺紫茄。这两种茄子细嫩无籽,富含花青素,不仅销量广,而且抗病能力强、产量高。采用台湾的“三段式”栽培法,一亩地的茄子产量最高能达1万公斤,不仅提高了产量,保鲜期还能延长5天。台湾阿里山丝瓜短胖细腻,口感特别,甜度高,烹煮不发黑,市场价格十分可观。今年,基地还试种了几十亩燕青黄瓜。

然而,陈忠平并未“啥都想种一点”,而是专注于两三种优势品种的大批量标准化种植,并通过统一渠道销售,力求做到“有特色也有品牌,有产品更有产量”。公司的茄子、丝瓜不仅登上了三明、明溪的货架,还远销至国内各地,发车量以万斤计。

创业之初,陈忠平成立了陈溪农场,独自经营。后来经营效益良好,便开始向周边农户输出种子、技术、农药等,吸引的农户越来越多,种植规模也逐年扩大。今年,他正式注册成立崇盛闽台智蔬农业公司,台商入股合作,并提供技术与农资支持。公司聘请了10多名工人负责采收、打包、称重,帮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夏坊村村民张远寿今年按约定种了10多亩茄子。他说,今年茄子的价格稳定,产量也不错,采收后由崇盛闽台智蔬农业公司统一收购,预计能增收10万余元。在公司的包装车间,熟练分拣茄子的脱贫户张大姐笑着表示:“在这里打工,一天能挣130元,一年下来能增收3万多元。”

“在种植细节、农药施用等环节,我们与合作农户都有‘约法三章’,要求细致严格。”陈忠平认真地说。

能人返乡创业,带领村民共同致富,这一举动受到乡里的热烈欢迎和支持。明溪县夏坊乡党委宣传委员廖燕平表示:“夏坊乡因势利导,做好后勤‘大管家’,在土地流转、公司注册、志愿服务等方面全力支持闽台特色农业的发展,让这一优势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引擎。”

“现在,基地采用三季轮作模式,丝瓜和茄子亩产5500公斤以上,每亩净收益超过8500元,年产值500多万元,带动每户增收3万余元。”陈忠平说。(詹铁笛 罗杰)

(责编:江苇杭、刘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