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示范队走进厦门:循迹鹭岛人才引力场,感悟科教育人协同力

近日,由闽江学院牵头,联合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福州墨尔本理工职业学院共同开展的2025年福建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福建站)走进厦门,闽江学院物电学院副院长、理工科学科带头人刘志群担任团队学科指导教师。队员们在厦门开展实践调研,充分了解了厦门在教育改革、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多领域取得的成就。
队员在厦门高新火炬产业园区参观
活动期间,实践队队员走进厦门国家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了解到该产业园凭借不到厦门3%的已开发土地面积,创造厦门市43%工业产值的成就。参观过程中,队员们与讲解员热烈交谈,体悟该区着力追“高”逐“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初心使命。在讲解员的介绍下,实践队队员深刻感悟科技在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中的赋能牵引作用。
在产业园区,闽江学院老师柯鸿芳为同学们现场带来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她说,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赛道上,厦门正全力以赴,积极探索。从一流产、城、人融合园区到一流产业集群,厦门火炬高新区已经实现了从“制造”到“智造”的华丽蜕变。
实践队队员与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座谈
实践队师生还走进厦门大学,与厦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开展深入交流。座谈会上,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石红梅介绍了该学院的“大思政课”建设与人才培养情况。闽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东介绍了此次调研的主要目的。随后,双方就“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高等教育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进行交流讨论。讨论会上,双方以鲜活案例为引,就新时代如何发挥教育基石作用、提升科技硬实力、厚植人才沃土等问题展开讨论。
与会师生纷纷表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高校肩负重要使命。实践队队员李依依在座谈会上表示,面对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主动寻找专业发展方向与社会需要的切合面。闽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周晨露说,要探寻正确处理教育改革发展与满足社会需求关系的方法,充分发挥思政引领力。
此次实践活动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为主线,围绕“追寻领袖足迹 担当强国使命”主题,在沉浸式、体验式的实践活动中锻炼本领才干,强化使命担当,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贡献青春力量。(文/图 闽江学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