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产科教融合的创新实践 2025年福建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示范队赴浙江开展实践活动

近日,由厦门大学、厦门工学院、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等师生组建的2025年福建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示范队深入浙江省杭州市高校和企业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队师生参观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全国重点实验室展厅
实践队师生调研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
实践队分别走访了浙江大学、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并展开专题调研。“纵观世界现代化进程,教育始终是科技腾飞的翅膀,是强国之路的起点。”在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副院长代玉启以浙江大学人才培养体系和科技创新成果为例,向实践队讲授题为《如何理解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理念》的思政课。
同时,在马兰工作室和机械工程学院全国重点实验室展厅,实践队深入调研了浙江大学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核心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在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实践队实地走访阿里巴巴橙点数字经济产业学院和智能制造学院实训基地,通过教学科研团队的现场讲解与案例展示,深入了解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创新机制。
此外,实践队还与该校展开座谈交流,聚焦中高职一体化建设的机遇与挑战,探讨新型技能人才培养路径。
实践队师生参观杭州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
聚焦科技创新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实践队走进杭州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专题调研。师生们通过参观展厅和观看实景演示,直观了解了多款人形及四足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与核心功能,重点观摩了复杂地形适应、多模态运动及灵巧控制等技术效果。在座谈交流环节,部门负责人介绍了企业发展情况,分享了机器人在工业巡检、应急救援等场景中的应用实践,并围绕技术研发方向、行业发展趋势及企业人才构成等,与师生展开深入交流。
实践队师生认真聆听专题讲座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石红梅为实践队带来一堂思政课,深入阐释科技创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的关键作用。同时,结合技术变革背景,就新兴技术可能带来的风险挑战进行了分析,强调青年学生要强化底线思维,提升辨识力与防范意识,做到以创新促发展、以清醒护安全。
实践队师生在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调研
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背景下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效能提升机制研究这一课题,实践队走进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开展专题调研。在“一年香、三年醇、五年陈”的企业文化墙前,实践队队员体悟到人才培养与创新驱动的深度融合,进一步认识到人才是实现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的关键。
“我们在浙江大学深刻领悟教育的基础支撑作用,在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前沿科技攻关,在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我们看到阿里巴巴与学校协同育人、精准对接的生动实践,这些实践更好地印证了高水平人才培养亟须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产学研深度融合方能锻造理论扎实、技能精湛的实干英才。”实践队副队长、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熊秋婷表示。
“走进云深处,看机械狗在精准作业时,我领悟到课堂上的机械原理、控制算法不是抽象概念,它们能变成提高生产效率的‘手’。阿里用电商解决农产品销路,云深处用机器人替代重复劳动,本质上都是把技术变成解决问题的工具。教育给我们专业底气,科技让我们有能力改变,而真正的成长,是在国家需要的地方写下青春的代码。”厦门工学院工程造价专业学生任曌阳感触颇深。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学生陆奕宸说:“产教协同育人模式正在重塑现代职教体系。通过调研杭科院与阿里巴巴共建的实训平台,我深刻体会到‘企业出题、学校解题’的产教融合优势。而浙江大学与云深处合作的项目更让我明白,科创实践才是培育新型工程师的关键。”
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媒体专业学生庄瑞豪对此也深有体会,他说:“云深处科技创始人朱秋国在浙大完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学业,生动诠释了只有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人才链与创新链深度耦合,方能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文/图 侯佳君 苏泽锋 祝松 姜晨晖 杨玉美 马浩阳 朱香锜 庄瑞豪 苏智鑫 陈梦琪 肖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