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云霄:“三维联动”激活县域经济宣传新动能

“田野直播间”带货助农
在漳州云霄,一场文化破圈与县域发展的双向奔赴正悄然上演——农民主播通过方寸屏幕带货助农,唱响乡村振兴的致富欢歌;旅游达人探访网红景点,以山水胜境勾勒全域旅游的新画卷;AI技术复原历史影像,让向东渠“万人千锤劈山石”“父子争上岗”“铁姑娘突击队”的热血场景重焕生机,相关短视频在平台引发数十万次转发……
这些生动实践,正是云霄县创新“联盟引领、技术应用、矩阵传播”三维联动机制的真实写照。该机制通过自媒体矩阵激活文化基因,借数字技术盘活沉睡资源,以全民传播释放产业动能,实现文化破圈与产业振兴的同频共振,为县域经济注入数字化转型的强劲动力。
联盟引领聚资源
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
过去,云霄的自媒体生态如同散落星辰,传播碎片化、影响力分散。如何让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云霄以制度为根基、平台为纽带、人才为核心,成立县级自媒体联盟,构建“资源共享、内容共创、流量共推”的协作网络,推动自媒体从“野蛮生长”向规范化、专业化转型。
如今,联盟已汇聚文化、旅游、音乐等领域的50家优质本土自媒体账号。“过去各自为战,如今联盟成了智囊团。”自媒体联盟会长江超群说,从选题策划到技术支持,从内容把关到渠道联动,联盟让分散的力量凝聚成合力。
在联盟推动下,一支涵盖短视频创作、图文生产、直播互动、AI技术应用等多元领域的新媒体队伍快速成长,构建起覆盖全网的立体传播体系。截至目前,联盟累计推出优质图文1万余篇、短视频8200余部,总传播量突破6亿人次,助力云霄故事从“本土圈”走向“全网圈”。
技术应用激活力
从“传统叙事”到“数字赋能”
在云霄,自媒体联盟不仅是传播平台,更是文化IP的“孵化器”。借助AI+三维建模技术,一个个承载云霄记忆的文化符号正从“故纸堆”跃入“屏幕前”。
云霄依托DeepSeek智能分析县域文化活化路径,融合AI、4K数字修复等技术,创新打造“云霄记忆”和“AI时光机”文化活化项目,推出开漳历史人物活化、向东渠建设场景重现等系列视频。在“礼赞向东渠”主题宣讲暨“AI时光机丨云霄记忆”老照片活化视频展播活动上,动态影像再现了当年引水工程誓师大会的众志成城、5万建设大军出动的浩浩荡荡、青年突击队喊着号子打夯的震撼场景……让不少亲历者热泪盈眶。
开漳圣王文化祖地的人杰地灵、乌山革命遗址的红色记忆、中国书画之乡的笔墨丹青、中国戏曲之乡的潮韵悠长……众多自媒体账号以镜头记录、用创意传播,助力“漳江之夏”“渠水有声”等展会宣传,擦亮云霄“四乡五地”文化品牌。相关图文视频播放量达4600万次,转发量超1.2万条。“发现最美云霄”主题短视频及摄影大赛,话题浏览量突破4770万人次。直播推广村BA、村超、龙舟赛等活动37场,线上互动达85万人次。
矩阵传播助发展
从“单向传播”到“全民共创”
文化赋能,最终要落脚于发展实效。云霄构建“政务号+达人号+素人号”传播矩阵:政务号聚焦政策解读与文化深度挖掘,打造权威发声窗口;达人号以创意内容引爆流量,激活网络传播势能;素人号分享真实生活体验,传递烟火气息,实现流量变销量、热度提价值。
在漳州古城举办的“云霄枇杷 和平‘岭’鲜”——2025年云霄枇杷品鲜会暨和平乡生态旅游推介活动上,一颗颗枇杷金果不仅是舌尖上的“春日鲜”,更成为博主们撬动流量的“甜蜜密码”。众多网络博主参与的创意短视频全网曝光量超800万次,带动线下销售额45万元,线上销售额突破300万元,订单量超5万单。这场枇杷盛宴的火爆,正是矩阵传播赋能产业发展的生动例证。
近年来,云霄围绕地标产品和文旅资源,打出“政府引导、达人创意、全民参与”的组合拳。培育“枇杷姐姐”“乌山妹”等助农IP,联动“地标馆”“田野直播间”等线下基地,在淘宝、抖音等线上平台开启文旅带货新模式;联动“善小舟”“白菜GG”“苏苏在云霄”等网络大V,以“短视频+直播+电商”多维度推介云霄;打造“云霄十二时辰”等10个文旅IP,举办“枇杷寻蜜之旅”“地标宴品鉴”等沉浸式活动40余场,带动地标产品网销占比达58%,推动全县电商交易额超40亿元,助力全年旅游收入突破50亿元。
从“各自为战”到“联盟聚力”,从“文化沉睡”到“产业觉醒”,从“单向传播”到“全民互动”,三维联动机制真正激活了县域经济的“神经末梢”。未来,云霄将持续深化这一机制,让文化更“潮”、产业更“智”、传播更“暖”,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文/图 朱乔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