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湖里区出台新措施 助力文化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

7月28日,厦门市湖里区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并解读了新修订的《湖里区促进文化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政策解读》(以下简称“措施”),并重点解读政策的相关内容。
据介绍,2018年以来,厦门市先后出台了促进文化和影视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湖里区也相应出台了区级影视文化政策和实施细则,截至目前,湖里区兑现的各类影视政策扶持资金总额3.71亿元,居全市首位。
近年来,湖里区文化影视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注册影视企业933家,总注册资本49.51亿元,约占厦门市的三分之一。区内不仅聚集了各类影业、传媒等优质企业,中国电影资料馆闽南分馆、海丝(厦门)国际电影工业产业基地等龙头项目也进入实质阶段。
据了解,湖里区还围绕厦门市打造“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流行文化中心”的目标任务,把握产业发展的新形势,从去年底,湖里区启动对《湖里区促进影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修订工作,在对上一轮扶持政策执行情况进行全方位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学习借鉴流行文化发达的外地城市发展经验,广泛征求业界意见,同时发布《湖里区促进文化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申报指南》《湖里区文化产业高层次人才申报指南》,确保好政策能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若干措施》共17条,从政策衔接、扶持重点和扶持要素三个方面统筹引领湖里区影视产业发展。在政策衔接上,在做好与市级政策充分衔接的前提下,注重差异化扶持、梯次扶持,推动形成上下联动的政策体系,延续了原政策中执行效果好的条款,对部分条款进行了细化优化,将更多资源用于扶持存量企业做大,欢迎域外优秀文化影视企业落地湖里发展。在扶持重点上,一方面,优化政策导向,紧跟厦门市打造流行文化中心的方向,从以影视为主的文化产业政策转为以影视和音乐为主导的流行文化产业政策;另一方面,注重发挥湖里区文化园区多和产业平台优的优势,推动完链、强链,特别注重精品内容创作,不断夯实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扶持要素上,积极回应文化影视企业关注的焦点,强化“人才”要素供给,重视支持人才周期性成长,一名人才每年最高可获得1120万元奖励;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具有产业公共服务职能的基础设施,并予以补助;关注文化产业科技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鼓励建设影视科技制作公共技术平台,支持文化园区运用新型数字科技体验技术,并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湖里区文化影视产业蓬勃发展。“湖里出品”精品频出,湖里区多部影视作品获国家级、省级奖项或入选重点项目,部分电影走向国际并在戛纳电影节展出;“影视 + 文旅”深度融合,湖里区公共资源协拍机制日趋成熟,推动公共资源协拍服务规范化、流程化、透明化,吸引众多剧组取景,打造多个影视相关项目助力城市文化地标建设;影视活动精彩纷呈,湖里区打造多个电影活动IP,举办国际电影交流活动,增强国内外影响力;音乐产业新突破,湖里区举办数字音乐活动、建设产业基地,引进企业打造音乐街区、策划文旅产品及音乐品牌。(林林 林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