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守正创新·为侨服务”系列报道之四
厦门海沧区侨联侨史研究会:从侨史溯源到侨心聚力 让侨乡记忆化作“连心桥”

厦门是著名的侨乡。近年来,在新时代侨务工作背景下,厦门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以下简称厦门市侨联)以“守正创新”为工作主线,积极探索为侨服务新路径,构建起“暖心、聚力、赋能”三位一体的侨务服务体系,通过数字化赋能、平台化运作、项目化推进,打造出具有厦门特色的为侨服务新模式,让侨界群众切实感受到“娘家人”的温暖。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厦门市侨联成立75周年。75载风雨兼程,厦门市侨联始终坚守“以人为本、为侨服务”宗旨,紧密围绕中心大局,在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与方法,为厦门的发展和海外侨胞的福祉作出贡献,谱写为侨服务新华章。今日推出厦门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守正创新·为侨服务”系列报道第四篇。
厦门海沧,是东亚航海时代的重要起点、明中后期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也是闽南文化的基因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海沧归侨侨眷有2万多人,生活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国的海沧侨亲超过15万人,具有深厚的华侨文化底蕴。
作为海沧区侨联拓展海外联谊而搭建的平台,海沧区侨联侨史研究会自2017年4月成立以来,始终紧紧围绕侨务工作大局,结合自身职能和职责优势,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打造资源共享、文化沟通平台,团结学者和侨史爱好者关注海沧侨乡文化,开展侨史侨情研究,推进海沧文化建设。
近年来,海沧区侨联侨史研究会联合区政协文史委出版《厦门海沧文史资料》第九辑(丝路乡贤)、第十辑(海沧侨批故事)、第十一辑(海沧人在南洋)、第十二辑(海沧侨冢集录),充分展示了海沧的侨乡文化;举办海沧首届侨史论坛,来自海沧各个姓氏宗亲、华侨(宗亲)社团代表、海外嘉宾等100余人参加活动,会上聘请多名海内外侨史研究的专家学者作为侨史研究会顾问,深入挖掘海沧的侨乡文化;举办侨情侨史座谈会,深化海沧侨史研究,集思广益,形成了海沧侨史研究十四条建议。
海沧区侨联第二届侨史研究会换届大会。海沧区侨联供图
此外,海沧区侨联侨史研究会联合区政协文史委开展海沧族谱收集工作,目前共收集族谱60部。该研究会与厦门市侨联、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共同合作,历经数年形成《厦门侨乡历史文化资料汇编丛书·海沧卷》,并于2019年底出版,全书一套6册由新阳卷、东孚卷、海沧卷组成,共380万字,全面挖掘整理了海沧侨乡历史文化资料,内容涉及民间历史文献、民俗及各类仪式红榜、侨乡建筑、华侨家书、归侨口述、宗亲组织管理文本、家族纪事和侨乡名人等各类资料,有助于侨乡侨史侨迹的保护,也为后续开展侨乡乃至侨史研究奠定基础。2020年8月举办《厦门侨乡历史文化资料汇编丛书·海沧篇》首发式暨赠书仪式,厦门市侨联、华侨博物院、陈嘉庚纪念馆、厦门市华侨历史学会等48家单位代表70余人参加。
海沧区侨联组织侨史骨干座谈会。海沧区侨联供图
作为海沧区密切联系海外华侨华人宗亲社团的交流品牌,海沧区侨联侨史研究会“同心同根 乡情乡约”华侨(宗亲)社会组织平台借助海沧的姓氏宗亲、社团与海外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帮助海外华侨华人寻根谒祖及归侨侨眷寻亲。近五年累计有15批次220余人出访,如,海沧华侨三都联谊会、石塘谢氏世德堂华侨联谊会、祥露社区华侨联合会组团赴海外开展访亲联谊活动,文山堂华侨联谊会应邀参加马来西亚槟城“文山堂”宗祠重修落成庆典活动,区侨青会副秘书长林宏文带队到马来西亚槟城交流,区侨青会共同会长江志民、区侨联兼职副主席、嵩屿街道侨联主席林国宝一行6人应邀赴菲律宾参访等。近五年接待海外侨胞80余批次1700多人次,密切海内外侨界联系,促进两岸宗亲往来。
值得一提的是,在海沧区侨联侨史研究会推动下,海沧目前共有15个民政局注册的基层侨团,各侨团依托宗亲乡亲、祖地文化等纽带广泛凝聚侨心。如,新阳街道新垵村诒谷华侨文化交流中心接待海内外邱氏宗亲120余人参加本村保生大帝进香民俗活动;新阳街道祥露社区华侨联合会去年重阳节接待马来西亚庄严宗亲总会65人回乡省亲并举办“2024年祥露社区海外乡亲联谊暨引侨资座谈会”。同时,各侨团累计出访11批次192人次,如,东孚街道侨联等出访参加海外侨团周年庆及宗亲恳亲大会。
在引导侨界群众热爱公益事业上,各侨团积极作为。如,石塘谢氏世德堂华侨联谊会出资50万元修缮祖庙传承祭祖文化,为非遗送王船活动捐款4万元;会同海外华侨乡亲设立慈善基金,坚持每年“六一”走访慰问育才小学,为优秀学子发奖学金、为老人发慰问金;牵头设立石塘教育促进会,为育才小学百十年校庆募集款项220多万元,出资28万元捐建“育德亭”等。
海沧区侨联组织参观长泰侨史馆。海沧区侨联供图
在海内外联谊上,海沧区侨联侨史研究会推动与海外的联络交流,根植深情厚谊,加强文化交流,助力海沧招商引资和乡村振兴。其中,海沧区石塘谢氏世德堂华侨联谊会获评2021-2022年度全国侨联系统“侨胞之家”典型选树单位,华侨三都联谊会、新垵村诒谷华侨文化交流中心“侨胞之家”获省侨联“五有”侨胞之家,两家侨团被评为区3A等级社会组织。在公益事业方面,各侨团在捐资助学、关爱老人、宗祠修缮、文化建设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增强了侨界群众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接下来,海沧区侨联侨史研究会将继续加强侨史和侨务理论研究,充实侨史和侨务理论研究专兼职队伍;积极开展侨乡实地调研,充分展现侨乡侨情变化;加强与其他侨史学会的学习交流,不断丰富和完善区侨联侨史资料库;继续挖掘海沧侨史文化,积极推动设立寻根平台。(林林 林芳)
相关链接:
厦门仙岳山福德文化广场片区:多场所联动绽放华侨文化魅力 打造侨胞交流新高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