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市场监管局:为民办实事解难题 让学习教育成果可感可及

从校园餐桌到排档、烤肉店,从农村食品安全到民用水电气“三表”争议……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厦门市市场监管局聚焦群众揪心事、烦心事,以问题为导向,全面推进“校园餐”、居民水电气、假劣肉制品、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等整治任务,围绕儿童玩具以次充好、电子计价秤作弊、食品添加剂超范围使用等问题开展“守护消费”铁拳行动,并针对旅游秩序、农贸市场、注册登记等群众关心实事推动建章立制,以行动诠释“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初心。这些举措不仅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更通过制度创新、资源整合和标准、技术赋能,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让群众对学习教育成果可感可及。
硬件软件两手抓
深化“校园餐”治理成果
校园食品安全事关师生身体健康,也牵动着每一位家长的心。据悉,目前厦门市供餐的中小学有313所,其中,采用食堂供餐的学校202所、通过校外配餐的学校111所。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对全市中小学食堂、校外供餐单位开展五轮全覆盖“体检式”检查,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编印《食材验收参考指南》《学校集中用餐食品安全管理操作指导手册》,组织召开培训会,压实中小学“一把手”、食品安全总监责任。
为保障供校食材的品质,市场监管部门发起“鹭品守护校园”计划,推动严于国标的“鹭品”食材进入校园大宗食材供应链,已惠及超30万师生;全市中小学食堂全部纳入厦门市“入市必登”系统;“互联网+明厨亮灶”也已覆盖全部中小学;开展“你点我检”“每月一日查学校食堂”等活动45场次;开展全覆盖抽检,制定出台供校集体配餐、大宗食材采购配送、学校“星级”食堂评定、复用餐饮具清洗消毒、校园商超等团体标准,召开校园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宣贯会,推进标准落地实施。
为督促学校完善食堂硬件设施,厦门市市场监管局还联合市教育局开展学校寒暑期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2024年底前已推动247个食堂改造升级,共投入经费3199万元。今年暑期将对23所学校食堂进行较大规模改造提升。
织密“三重”防护网
护航肉制品质量安全
为严打肉制品掺杂掺假、以假充真等违法违规行为,厦门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对全市肉制品经营主体的检查,累计检查肉制品生产经营主体2147户次;制定专项抽检方案,集中开展“靶向抽检”,已完成肉制品抽检300批次,“靶向诊疗”重点肉制品生产企业14家,排查制售假劣肉制品线索691条;率先全省制定并发布严于国标或行标的《姜母鸭》《五香条》等厦门特色肉制品团体标准4个。
烧烤店、火锅店是肉制品监管的重点对象,市场监管部门除强化错时监管、加大夜间巡查外,还专门组织辖区烧烤行业经营户,围绕进货查验、规范加工操作等重点环节开展培训,并组织经营者自愿签订《烧烤行业自主承诺诚信合规经营承诺书》,提升烧烤店经营主体诚信意识和自律水平。
在同安区,结合肉制品生产企业主体数量多、农贸市场现场制售肉制品的经营主体食品安全意识较弱等实际情况,市场监管部门还联合公安、农业等部门组建专项工作联络小组,近期已开展2次肉制品专项联合检查行动;同时持续推进共享实验室试点建设,为辖区肉制品生产企业破解检测难题——前期依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设立共享检测实验室的模式已取得阶段性进展,目前正进一步探索新型共享模式。
规范殡葬服务收费
让“身后事”办得更安心
为进一步规范殡葬服务市场秩序,市市场监管局结合整治行动中发现的殡葬服务行业可能存在的收费不透明、捆绑消费等问题痛点,探索建立“清单化”收费的操作流程标准,并于近期发布实施了详尽具体的《殡葬服务“一口清”清单化收费服务实施规范》地方标准,通过服务项目公开、流程公开、价格公开,确保丧属能够清晰了解、自主选择,杜绝隐性消费和价格欺诈,让“身后事”办得更加安心、省心、放心。
目前,市场监管部门已将“一口清”收费试点拓展至殡仪馆、公墓、殡葬中介的治丧全业态,在集美区的福泽园殡仪馆、中华永久墓园、怀祥礼仪公司三家单位落地,建立“纸质清单+线上查询”双轨公示体系和丧属当面确认的运作模式。
在翔安区,市场监管部门近期还通过深入调研、精准指导,帮助新店社区制定完成殡葬服务流程图、社区殡葬用品购买及借用说明、殡葬服务清单、殡葬服务文明公约等,并在社区办公场所及网络微信群广而告之,同时大力倡导简约、环保的治丧理念,实现社区治丧“服务标准化”与“价格透明化”,切实减轻群众治丧负担,提升居民获得感。
厦门市市场监管局表示,下一步,将继续积极践行“监管为民”理念,聚焦群众关注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以务实作风积极回应民生关切,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实绩实效。(记者 陈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