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市实施“强基、赋能、善治”三大行动 打造全域和谐幸福样板

近年来,泉州南安市坚持党建引领、系统施治,把解决物业管理难题作为基层治理重点工程,深入开展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提升行动,在严密组织体系、提升治理效能、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等方面持续发力,全方位打造全域和谐幸福样板。
南安市美林街道碧桂园小区举办重阳节“百家宴”
实施强基行动:坚持党建领航,织密组织体系
全面推行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支部建在小区上”工作机制,切实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南安市溪美街道中节能小区党支部书记接访日活动现场
建强社区治理“主心骨”。按照“一小区一支部”原则,构建“小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的组织设置模式,实现全市288个住宅小区党组织全覆盖。建立由28名党员市领导担任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召集人的高位统筹推动机制,常态化深入社区、小区开展调研活动,累计牵头召开156场联席会议,协调落实充电桩安装、消防通道扩宽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68个。深化开展市直机关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选派206名科级干部全覆盖挂钩小区,1.3万余名党员干部到社区、小区报到,根据专长认领政策宣讲、矛盾调解等服务岗位,形成党建引领下的小区融合共治工作格局。
选优配强“红色业委会”。按照讲政治、有公心、有热心、有能力、有威望的“一讲四有”要求,细化制定小区业委会成员人选资格条件,明确9条正面清单、13条负面清单。压实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主体责任,靠前负责做好小区业委会人选的推荐、审核、把关,防止“带病”参选。激活、用好在职党员干部、银发人才、“两代表一委员”三支队伍,引导其亮身份、作表率,就近就便参选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积极融入社区小区治理,有效推动全市“红色业委会”覆盖率从33%提升到76.2%。目前,已有74名小区党支部书记兼任业委会主任,132名社区“两委”成员兼任业委会成员,85名业委会和物业企业党员兼任小区党支部成员,强化党组织在小区治理中的引领作用。
双向发力激活“动力源”。突出正向激励,建立小区党支部书记日常管理和考核评价制度,将表现优秀的业委会成员纳入社区“两委”后备力量重点培养,在全市范围内单列推荐10名小区党支部书记、业委会主任参评2024年度“担当者”,推荐12名干部参评“泉州市物业管理提升行动做得好的对象”。强化反向约束,及时约谈提醒5名不适岗、不胜任的小区党支部书记,树立“能者上、庸者下”鲜明导向。
实施赋能行动:突出分类施策,提升服务质效
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探索小区分类治理路径,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水平和服务群众效能。
南安市计生协会党员志愿者开展科学育儿进小区活动
“专业服务”小区示范引领。针对“专业服务”小区,以打造“红色物业”党建品牌为突破口,成立物业行业党委,指导物业服务企业创建示范项目,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形成培育一个、带动一批、影响一片的链式效应,提升整体服务水平。目前,全市“三有”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100%覆盖,成功打造泉州市级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6个、住宅小区服务质量星级评价小区47个、物业服务嵌入式社区标杆项目9个,培育1家“红色物业”标杆企业。
“业主自治”小区协同治理。针对“业主自治”小区,强化党建引领作用,聘请1305名党性观念强、积极热心、乐于奉献的党员担任楼栋长,建立起“党员楼栋长—业委会—专业管理员”自治架构,贯通小区治理“神经末梢”。坚持人性化、规范化、程序化和高效率的全体业主参与管理原则,形成支部引领、业委会执行、居民参与的三级治理体系,共同打造小区平安、和谐、温馨的居住环境,推动居民生活环境和社区管理水平“双提升”。
“社区兜底”小区重组升级。针对“社区兜底”小区,充分发挥老党员、离退休干部“人熟、地熟、事熟”优势,积极探索“拆墙并院”管理模式,将相邻小型、分散、失管小区进行空间整合和资源重组,统筹规划片区整体改造升级,启动45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居民2300多户,同步谋划后续专业物业服务方案,提升老旧小区治理效能和居民生活质量。
实施善治行动:注重建章立制,推进多维联动
重点围绕“成功邻里·睦邻善治”行动主线,优化“武荣志愿行”近邻志愿服务品牌建设,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南安市罗东镇银河学苑小区召开四方联席会
“四方联席”协商议事。每月召开一次由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物业企业、业委会(业主代表)等“四方”共同参与的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及时协调解决居民反映问题,全力做好小区物业安保、电梯维保、车辆停放、保洁、消防、绿化等“十件实事”。比如,针对外墙脱落和消防无水问题,探索“政府兜底+提取公维金+业主众筹+建筑企业帮扶”破解筹资难题,完成115个小区外墙脱落清除修复,139个小区消防无水或设施故障整改。
“四微联动”精准服务。通过订立微公约、征集微心愿、开展微协商、拓展微服务,推动“武荣志愿行”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全市已有271个小区订立邻里公约、1020个楼栋订立楼栋公约;234个小区设立“议事日”、275个小区设立“微协商”阵地,开展小区微协商603场;通过微心愿收集问题事项1723个、意见建议929条,已落实问题事项1146个,560条意见建议采纳转化为小区治理“金点子”。
“业账社审”阳光监管。小区业委会每笔支出项目报销前,需先报所在社区分级审核把关,并接受市、镇(街道)两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社区纪检委员实时监督,确保账目阳光透明。物业小区全覆盖规范设置“一箱二牌三栏”(业主意见收集箱、收费及服务公示牌、服务监督公示牌、公共事务公示栏、管理规约公开栏、政策法规宣传栏),组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小微权力监督群288个,督促145个物业住宅小区完成公共收益“专户开设率、公示率、审计率”等3个100%,督导物业服务企业存入专户公共收益约1190.2万元。(文/陈毅强 图/南安市委组织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