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公安局磁灶派出所:对表“四种温度” 守护“陶都”烟火

福建晋江磁灶镇的青石板路上,红砖古厝的檐角铜铃随风轻响,茶摊飘出的香气混着闽南语的吆喝,成了古陶都最鲜活的日常。在这片曾因磁灶窑火闻名的土地上,窑火淬炼出的匠心精神成了晋江市公安局磁灶派出所警营文化的根,派出所民警正用“四种温度”的警营文化,守护着千年陶都的烟火气。他们把传承的薪火、人间的烟火、警营的灯火和理想的心火融在一起,用像烧瓷一样的专注打磨警务,让百姓的日子过得踏实又热闹。
0℃清醒铸忠魂
磁灶派出所“磁灶烟火 藏蓝温度”主题文化墙
一进磁灶派出所大厅,“磁灶烟火 藏蓝温度”主题文化墙就映入眼帘。右侧“四种温度”风采墙的第一个词,就是“0℃的清醒”——这是给所有民警的提醒:在政治立场上,必须时刻保持冷静坚定。
该所抓党建有自己的办法:每周雷打不动的政治业务学习,党支部书记讲的“沉浸式”党课像讲故事一样生动,偶尔还组织大家去红色廉政教育基地“上实景课”。
新人来了有“新警成长计划”,所里的先锋人物墙还会展示优秀民警的故事,老民警带头立新功,新民警跟着展新貌。靠着这股劲儿,磁灶派出所连续多年被评为晋江市“五星级党支部”,党建和业务结合的经验还在全市推广。
严管之外更有厚爱:定期和民警谈心,建立了能歇脚放松的警营驿站。近三年,全所未出现过一起违纪问题。
1200℃磨砺强本领
磁灶镇陶瓷企业多,治安防控不简单。磁灶派出所把烧瓷时1200℃的高温所代表的淬炼精神学了过来:每周练习警务实战,每月分析真实案例,让民警们本领过硬。
警务实战练习
今年5月,民警巡逻时发现可疑人员。凭着平时练出来的本领和默契配合,很快就把偷陶瓷厂电缆的嫌疑人抓住了,帮企业挽回了损失。这样的日常训练加实战收获了显著效果:辖区刑事案件一年比一年少,2023年较上年降低9.3%,2024年降低32.8%,2025年上半年降低18.8%。当地群众都说:“现在走在街上,心里踏实多了。”
仅靠民警不够,派出所还想出了“联排联调”的办法。联合镇政府、村委会、老人会、行业协会,依托镇里的综治中心,构建了“大家一起管”的调解网络。不归属公安管理的纠纷,就通过“晋江智慧网格”平台转交给相关部门,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今年3月,两户人家为宅基地边界争执不下,于是社区民警叫上村干部和老人会的长辈一起前去调解。民警讲法律,村干部说村规,老人用老邻居的情分劝和,几番劝说后,两家人终于握手言和。
37℃服务暖人心
“37℃是人的体温,也是我们服务群众的标准。”磁灶派出所把办事窗口“搬”到了群众需要的地方,身份证办理、户口迁移这些事,尽量让群众“最多跑一次”。所里还安装了港澳通行证智能签注机,让群众旅游出行更方便。
今年8月,该所综合服务中心正式揭牌启用,实现“一窗受理、一门办理、一网通办、一次办结”,打通了便民利民的“最后一公里”。
对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病人,民警还会上门办证。今年4月,民警了解到辖区有位老人没有身份证,无法领取养老金。户籍民警带着设备,利用休息时间上门采集信息,仅用一周就把证件送到了老人手里。5月底,民警又走进85岁的张大爷家,耐心为行动不便的张大爷采集信息,办理身份证。“有了身份证,看病报销都方便啦。”张大爷的家人握着民警的手,一个劲儿地道谢。今年以来,这样的上门服务已开展了13次。
100℃心火聚合力
“平安不是嘴上说的,得让老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这是磁灶派出所所长蔡士达常说的话。磁灶派出所的领导班子带头干,用“爱拼敢拼胜拼”的劲头带动大家,让队伍里干事的热情像烧旺的窑火一样越燃越旺。
磁灶派出所社区民警王青福在辖区大埔村待了12年,他负责的警务室连续6年被评为晋江市“五星级警务室”。为了管好村子,他总结出“五联工作法”——联采、联查、联防、联调、联宣,把党员、网格员、志愿者都发动起来,织成一张“村里有网格,网格里有警察”的安全网。如今的大埔村已是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街头宣讲护平安
在磁灶派出所的“海丝守护者”群防群治平台上,有1589个活跃的橙色账号。这是由巡逻队员、企业保安、村民组成的“义警联盟”,他们跟着民警巡逻、查隐患、调纠纷,用脚步走遍每条街巷。就像磁灶窑火代代相传,这份守护的热情也在街坊邻里间传递,让平安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日常。(文/图 晋江市公安局磁灶派出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