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促旅、以旅兴农” 厦门“走进银城·唱响同安”主题调研采访活动举行

人民网厦门8月26日电 (记者张萌、陈博)肉厚、味甜的“凤梨穗”龙眼挂满枝头,无籽、皮薄的“子弹头”柠檬散发着诱人香味……处暑已至,秋意盎然,近一段时间以来,厦门市同安区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硕果累累的龙眼林。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近日,由同安区委宣传部主办的“走进银城·唱响同安”主题调研采访活动举行,40余名来自中央、省、市的媒体记者深入农业一线,实地探访并感受千年银城在奋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中焕发的乡村振兴新活力。
一串串沉甸甸的果实挂满枝头。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800多亩龙眼树,年产约30万公斤,比去年大幅增长……”调研当天,经过一段蜿蜒山路,成片成片的龙眼林映入记者眼帘,枝繁叶茂间,一串串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枝条,在阳光下闪耀着诱人的光泽……厦门绿帝有机桂圆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得益于皮薄、肉厚、籽小、味甜的特点——“凤梨穗”龙眼不仅可作为鲜果供市民游客采摘选购,加工焙干后的桂圆干等产品也深受市场青睐。
皮薄肉厚的龙眼,令人垂涎欲滴。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记者了解到,作为厦门龙眼种植核心区,同安的龙眼栽培历史可追溯至400多年前。数据显示,目前全区龙眼种植面积近3万亩,种植主体达733户,覆盖8个镇街50多个村居,其中汀溪、莲花、新民街道等已成为核心产区。近年来,通过高接换种、科学管理等技术推广,同安区龙眼产量与品质持续提升。今年更是迎来大丰收,预计总产量达4.5万吨。
“以农促旅、以旅兴农。”同安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除了打造“一村一品”平台助力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外,该区还依托举办龙眼采摘节等特色活动,进一步整合生态观光、农事体验、休闲度假资源,逐步构建起了“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产业,进一步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采风团参观柠檬基地。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农户正在采摘柠檬。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此行第二站,采风团一行来到了位于莲花镇莲花村的柠檬基地。放眼望去,鲜嫩翠绿的台湾香水柠檬“藏身”于宽大的枝叶间,未见其形,可沁人心脾的香味已扑面而来……“香水柠檬无籽、多汁、皮薄,维生素C含量是传统黄柠檬的二十多倍,果香浓、酸度适中,市场认可度很高。”基地负责人手捧“子弹头”形状的柠檬高兴地说。
基地负责人介绍同安香水柠檬种植情况。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据悉,经过近20年培育,目前莲花村已形成田园与山地结合的规模化种植基地,年产量达数万斤,现已成为厦门乃至福建重要的柠檬直供地。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种植户们还探索了老冰糖柠檬膏、柠檬片、柠檬香囊等一系列深加工产品,使得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
形似“子弹头”的香水柠檬。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尤值一提的是,作为厦门市乡村振兴的主战场,近年来同安区持续发挥优势,擦亮特色品牌,激发乡村活力。期间,在上线“同民安”“一村一品”区域公共品牌,扩大农产品知名度的基础上,还借助举办啤酒节、采摘节以及渔村生活节等特色活动引客下乡,持续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产业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活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