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汉语桥”,看福建规模最大仿古建筑群项目背后的建造匠心与巧思

不久前,第24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在文公山启幕。在这文化盛事背后,也有福建建投集团的身影。
在“朱子故里”武夷山五夫镇,一座文公庙已实现“施工图”到“实景图”的蜕变,集成殿、集成门、东廊庑、西廊庑等建筑与朱子雕像呼应,共同构成五夫古镇朱子文化瞻仰祭祀区。这便是由福建建投集团司属福建建工集团承建、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承包(一期)的首个仿古建筑群——武夷山朱子文化园旅游设施配套工程文公山一、二期项目。据了解,该项目是全省目前规模最大的仿古建筑群项目,为此次比赛提供了独具古韵的场地。项目建设期间,集团组建骨干团队,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创新赋能,将朱子文化融入建筑,力求实现历史韵味与现代气息相融合,为南平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文旅行业发展布局助力。
项目揭牌竣工
该集团领导高度重视此次项目,先后6次来到朱子文化园对项目施工进行调研考察,并从总体规划设计、传统施工工艺、安全质量管理等方面对项目提出要求。集团还充分依托其全产业链优势,通过中武电商的跨境电商平台,引进稳定性好、耐腐蚀性高的菠萝格木材,为项目设计、施工、检测及主材采购等提供坚实保障。
为把仿古建筑真切建好,项目团队紧扣“仿古”精髓,做好文化传承创新。项目建筑依山就势,由南至北渐次升高,遵循传统“对称”美学设计;项目上部的主体结构为木结构,依照中国官方颁布最早的建筑工程营造法典——宋代《营造法式》制作部件,采用榫卯连接方式对部件进行组装搭建。
同时,项目团队将朱子文化融入到项目建筑中:在建设的核心部分——集成殿,设立集中的朱子祭祀区,有朱子与其四位弟子雕像;建筑屋面使用的孔雀绿琉璃瓦加入汉锦帛书字体“朱”字logo;充分协同五夫镇在项目周边运用荷花、彩稻等打造的朱子卡通IP形象等元素,在连廊等地设置朱子IP形象宣传标语及诗词名言的展板,营造传承弘扬朱子文化的浓厚氛围。
集成殿中设置朱子祭祀区
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秉承“迎难而上、精益求精”的精神,克服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难题:针对屋面孔雀绿琉璃瓦“尺寸大、厚度实,烧制难度大,成品率低”的问题,辗转多地寻找瓦片烧制厂家,与厂家反复进行烧制试验、研究烧制材料配比,最终生产出符合要求的瓦片;在面对“屋面坡度最大可达60°”而带来的混凝土浇筑难问题,通过选用坍落度较低的混凝土、采取沿坡度方向架设钢筋网片
施工难题解决的背后,凝聚着全体参建人员的智慧与汗水。项目于2024年10月竣工,比计划工期提前两个半月,为朱子诞辰894年献礼。
项目全景
用心书写朱子文公庙的古韵今生,用情唤醒文化的发展根脉,用力续写传承的活力新篇。今后,该集团将继续对标落实“在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福建新形象上久久为功”重要要求,以匠心筑就精品文旅工程,为福建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贡献建投力量。(文/图 施婧婷 李晗)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