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山路,千年银城穗” 同安凤梨穗龙眼主题活动在厦门中山路启动

活动现场,同安凤梨穗龙眼销售正酣。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人民网厦门8月31日电 (记者陈博、实习生杨雯琳)金黄饱满的龙眼堆成小山,非遗展演热闹开锣,趣味游戏引客驻足……30日下午,以“丰饶同安·穗满银城”为主题的“厦乡趣·同民安”同安凤梨穗龙眼主题活动在厦门中山路步行街开启。活动通过“非遗展演+果品品鉴+农旅体验”的多元形式,盛邀市民游客共赴龙眼丰收盛会。
摊位上摆满了刚采摘不久的龙眼鲜果。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车鼓弄展演。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市民游客品尝龙眼衍生饮品。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百年中山路,千年银城穗。活动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不仅有整齐码放的刚采摘的凤梨穗龙眼鲜果,还有琳琅满目的衍生产品,大批过往市民游客或驻足品尝鲜果,或打卡特色饮品。同时,现场设置的“龙眼投掷”“剥龙眼大赛”等趣味游戏吸引市民游客们踊跃参与。此外,轮番上演的宋江阵、车鼓弄、闽南戏曲等非遗展演,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舞龙表演。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闽南戏曲展演。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趣味游戏“剥龙眼大赛”。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宋江阵展演。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据悉,作为特色龙眼品种,同安凤梨穗龙眼早在2012年已成为厦门首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其渊源可追溯至同安区新民街道西塘村马垵自然村一株树龄超300年的母树。凭借高产稳产、抗性强、果实脆嫩清甜等优势,该品种深受市场青睐。目前,同安区“凤梨穗”龙眼种植面积近3万亩,其中,新民、五显、莲花、汀溪等镇街为主产区,今年迎来丰收,总产量预计超过4万吨。
成串龙眼鲜果引人垂涎。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依托‘同民安’区域公共品牌打响‘同安凤梨穗’名片,目前已有40多家农业经营主体获准使用该商标,并通过农文旅融合拓宽销路……”主办方介绍,同安区已推出采摘节、观光果园等项目,解锁“赏景+采摘+品鲜”的沉浸式乡村游,让特色农业更有活力。
本次推广活动持续至8月31日,除了中山路步行街,龙眼展销摊位还将陆续进驻厦门岛内多处人流密集点。主办方表示,让这场从“田间”到“街头”的丰收盛宴,在全面助力同安凤梨穗龙眼进一步打开知名度的同时,为农民增收、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