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簪花浪漫遇上供销烟火——泉州“供销+文旅”模式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夏夜的蟳埔渔人码头,簪花的浪漫与“夜购”的烟火交织。8月30日晚,泉州市供销社、丰泽区供销社联合举办的供销市集活动,让蟳埔这个网红渔村再添新活力。
30辆统一店铺标识的小车排开,40个展位集结农特产品与非遗手作,南少林武术、南音、提线木偶等非遗节目轮番上演,这场集购物、体验、娱乐于一体的消费盛宴,不仅是泉州供销系统从“老供销”迈向“新时尚”,探索“供销+文旅”模式的生动缩影,更集中展现其以创新举措推动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成果。
唤醒“沉睡”资产 让老空间迸发新活力
“老供销”的“家底”中,藏着不少闲置房产、腾退空间。如何让这些“沉睡”的老资源,跟上文旅需求的“新节奏”?泉州供销系统的解法,是给老空间注入文化与产业的“新血液”,让旧建筑成为承载记忆、连接文旅的新载体。
今年端午节,惠安县小岞镇一处闲置多年的供销社旧址,变身为占地1800平方米的小岞海产品加工研学园。这里既保留供销社历史痕迹,又构建起“产、学、研、游、创”五位一体的文旅生态,成为承载渔村记忆、融合产业创新的文化地标。
石狮市供销社则将闲置资源与历史街区活化结合,在八卦街历史文化街区入口设立“福供万家”特色拱门,以复古与现代交融的设计,为街区增添兼具记忆感与观赏性的打卡点;还在石狮市步行街复刻老供销集市场景,打造充满年代感的购物街区,既引来市民拍照留念,又促进农产品流通。
永春县五里古街的“万春寨·五里街供销八市”重现市集烟火气,旧时门市改造成娘惹文化博物馆;五里街供销社还联合县农文旅发展集团投入110万元,将吴厝桥仓库升级为集接待、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游客服务中心,成为古街新地标。
不是所有的资源都会过时,关键在于找对与时代对话的方式。丰泽区供销社下属的泉州市茶叶公司在蟳埔民俗村盘活小型闲置场地,打造“茶香簪花”体验空间,既让百年老字号茶文化在文旅融合中焕发新活力,也让老空间变成了“非遗+民俗”的沉浸式体验地。“现在茶饼融入文旅场景后,不仅销量提升30%,更让非遗有了新的传播窗口。”泉州市茶叶公司负责人吴鹏智坦言。
盘活特色资源 让好禀赋结出丰硕果
各县(市、区)文旅资源禀赋各异,“老供销”要变身“新时尚”显然不能千篇一律。泉州供销系统以“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破题,将各地特色与供销职能深度绑定,让每一处地域优势都成为“供销+文旅”的独特亮点。
8月25日晚,石狮市开海旅游消费季系列活动在祥芝镇古浮湾海洋文化广场举行。石狮市供销社紧扣“滨海”“渔业”地域特色,现场打造了一场追光烟花秀,以海洋元素再现开海全过程,成为当晚社交平台的“打卡热点”。此前,他们依托系统拥有烟花爆竹经营许可的资源优势,在红塔湾海岸打造了首个海岸烟花文旅地标,其“烟花+夜游+徒步”联动模式单日吸引人流超12万人次。
如果说石狮靠“海”做文章,那么德化则深挖“山地”潜力。德化县供销社领办创办的英山珍贵淮山合作社,1500多亩基地不只是种淮山的地方,更成了农耕研学、休闲采摘的乐园;江山美人茶业基地以“合作社+农户+基地+研学”模式,带动50多户农户增收,年产值超千万元,年接待研学1.5万人次、旅游30万人次。供销社还引导合作社以“庭院经济”为线,串联古厝、非遗与生态资源,织就了“绿野仙踪”般的乡村画卷。
此外,泉州供销依托千年古桥的文旅底蕴,在洛阳桥畔增设两处“海丝供销优品助农销售点”,打通农产品产销链路,让游客随手带走“泉州味道”。南安市供销社在源昌财富中心打造200米长、32间店面汇集13家连锁餐饮店的美食街,成为南安夜市亮点。丰泽区东海供销社聚焦城市“田园梦”,联合省农科院研发轻量种植土与模块种植箱,推出“阳台农业”服务,居民可通过手机APP管理自家“空中菜园”,该模式还延伸至校园,在校园内设种植区,让孩子们体验播种、收获的乐趣,“城市农业”成了连接城乡的文旅新纽带。
构建长效机制 让“新时尚”释放持久力
农文旅融合不是“一阵风”,从“老供销”转型而来的“新时尚”更需长效机制保障效益持续释放。泉州市供销社以“海丝供销优品”服务平台为核心,从品牌化、数字化、产业化三个维度发力。
品牌化层面,汇集本土及异地协作的优质农特产品,打造统一品牌形象,让“海丝供销优品”成为泉州文旅的“特色名片”;数字化层面,依托全市140余家基层社与邮政物流体系,构建“线上云仓+线下展厅”直供平台,通过“24小时直达物流”与助农直播,实现农户与消费终端的直接对接,打通产销“快车道”;产业化层面,推动“三产带一产”,如德化瓷雕、永春篾香、安溪铁观音等,均形成从生产、加工到销售、体验的完整产业链。今年以来,全市供销系统农产品销售额突破55亿元,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高效衔接;各地“供销+文旅”项目不仅带动了当地就业,更显著提升乡村旅游收入占比。
文旅浪潮奔涌向前,当蟳埔簪花的浪漫与供销市集的烟火相遇,泉州“供销+文旅”的融合实践便有了最鲜活的注脚。“供销系统的优势在于联结城乡、服务三农,文旅则是激活消费、带动发展的引擎,两者结合,就能产生1+1>2的效应。”泉州市供销社负责人表示。未来,泉州供销系统将持续发挥网络资源优势,让供销元素成为文旅发展的新亮点,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记者 郭剑平 通讯员 潘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