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会上,福建一县委书记因何连发四问?

党委政府,要检视有没有纸上谈兵、作风漂浮,说做“两张皮”的问题?
教育部门,要检视对提高教学教研质量有没有思路、能不能对路?
校长队伍,要检视怎么管队伍、怎么抓学风?
教师队伍,要检视教育情怀是否淡化了?专业素养是否与当前教学要求相适应?
……
9月20日,在2025年惠安县教育大会暨“实施五名工程 建设教育强县”动员部署会上,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委书记庄稼祥连续提出四个问题,引发参会人员深思。
惠安县委书记庄稼祥在会上发言。人民网 李唯一摄
当天,面对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型、技能型人才不足现状,惠安县正式发布实施教育系统“五名”工程——培育名学校,培养名校长,锻造名教师、建设名学科,塑造名学生(名校友)。
惠安县副县长陈荣煌表示,“五名”工程的发布实施,就是希望惠安县通过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名学科、名学生(名校友)的系统培育,力争在3—5年内破解教育资源不均衡、优质供给不充足、品牌影响力不足等瓶颈,实现从“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的跨越,以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人才强县战略、助推现代化惠安建设。
一直以来,惠安秉持“教育再怎么重视不为过、再怎么投资不为多”的坚定态度,高度重视教育这一“国之大计”,这一点从参会“阵容”之全方位、高规格便可见一斑——
当天,惠安县四套班子成员、泉惠石化工业园区班子成员,县法院、县检察院、县教育局、惠安经济开发区、县教育发展促进会主要负责同志,各镇党政主要领导、分管教育工作领导,教育系统各学校书记、校(园)长、教师代表,企业家代表,师德师风监督员等共聚一堂,现场见证“五名”工程发布实施这一时刻。
2025年惠安县教育大会暨“实施五名工程 建设教育强县”动员部署会现场。人民网 李唯一摄
惠安是教育大县、教育一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09所,崇文兴教、尊师重教是这座千年古县的一贯优良传统。前有清代名臣姚启圣“捐置学田”、爱国华侨刘玉水创办“闽南三大侨校”之一的荷山中学,后有企业家许世辉捐资10亿元兴办惠安亮亮中学,并与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达成深度合作,不少崇文兴教的善举,在这片土地上发生。
曾经,在背山面海、少雨多旱、耕地资源有限的惠安,大部分人不是讨海谋生、就是漂洋过海,不是“打石头”、就是“砌砖头”,敦促后辈“读书改命”,是支撑父辈在这片贫瘠土地上辛勤耕耘的精神支柱。
惠安三面环海,位于福建东南沿海突出地。人民网 李唯一摄
久久为功换来破茧成蝶,渐渐地,惠安涌现出不少好学校、好老师、好学生——
惠安一中前身是惠安县立中学,这是泉州10所百年老校之一,也是福建省首批重点中学。
惠安教师张耀辉被誉为“福建教育界华罗庚”,几十年如一日地每天早晨4点开始备课;惠安教师连家瑶被誉为“八闽园丁典范”,不止一次地拿出自己的工资,成立奖学金以激励学生。
高能物理学家张文裕、量子信息学家郭光灿、气象学家黄荣辉等院士专家,谢渭芬、何奔等名医均来自惠安……
教育是服务地方发展、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业。多年来,惠安教育孕育了惠安人,也成就了惠安,让曾经地瘠人贫的“地瓜县”蜕变为产强民富的“百强县”。如今,惠安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期,教育作为“强产业、聚人才、优民生”的基础支撑,必须主动跟上县域发展步伐。
站在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转折点上,惠安奔着“建设教育强县”这一目标,发布实施“五名”工程,既有历史基础、又有充分信心,更“拿”出了“立行立改”的决心和行动,只为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学校”。
“中高考成绩出来后,我本人先后个别谈话了近10名中学校长、近20名一线老师、数十名社会各界人士,了解了一些真实的问题和具体的情况。”庄稼祥特别提到在调研中发现的一些现象——
比如,在校长培养方面,个别校长到学校走走过场、跟校领导喝喝茶,不能走进教室、深入课堂,听不到学生、家长、社会的声音;个别校长守着老黄历、功劳簿,对当今的教育形势缺乏判别能力,更谈不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教研质量提升计划;还有一些干部把“没纪要”“没文件”“没政策”挂在嘴边,把“稳妥审慎”当成不作为的“挡箭牌”……
又比如,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有的教师把学生当成敛财工具,“课上不讲课下讲”,靠“补课”发家致富;个别教师把精致利己奉为信条,偏离了教育初心,严重淡化了教育情怀……
此次会上,惠安县教育局通报了有关情况,一批“反面教材”既回应关切、以正视听,又向所有教育工作者明确师德师风这一底线要求。“希望广大教师怀揣教育情怀、肩扛育人重任、心怀无私仁爱。”庄稼祥勉励大家。
对于潜心治学、精心育人的优秀教师,惠安也拿出“真金白银”激励广大教师的干事热情,树立“以评促建”导向。在当天众多的颁奖环节中,当教学成效突出的教师上台领取证书和奖金时,全场响起热烈掌声。惠安县第一中学英语教师陈小萍是获奖教师之一,她激动地说,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承载着惠安对教师的殷切期望,凝聚着社会各界对教育的美好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促进教育强县建设,推动惠安教育在“硬件+软件”协同发展中迈向新高度,此次会上重点发布实施的“五名”工程将围绕三大核心发力——
以“名校长”带出“名学校”,强化校长队伍目标管理,要求惠安一中率先重振荣光,其他学校班子实现“一年有改观、两年见成效、三年出成绩”;同时赋予校长人事管理、职称评聘等更大自主权,建立严格考核与退出机制,确保“能者上、庸者下”。
以“名教师”教出“名学科”,构建以教学实绩和成果为导向的评价激励体系,优化职称评聘与提拔标准;实施分类教师培育计划,对接华中师大、华侨大学、泉州五中等优质资源,助力学科建设与质量提升,县委县政府将为教师发展和名师培育创造条件、扫清障碍。
以“多元平台”培育“名学生”,建立小学、初中、高中一贯制长远培养机制,针对毕业年级实施精准短期提升计划;引入外部高端智力资源,为拔尖学生提供高层次指导,实现多元化、个性化培养。
“唯有以‘知耻后勇’的决心正视问题、剖析症结,才能实现精准发力。要聚焦‘以名校长带出名学校、以名教师教出名学科、以多元成长平台培育名学生’三大核心发力,推动惠安教育重回高质量发展轨道,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庄稼祥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