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数据显示:“十四五”时期,福建制造“家底”越来越厚实

今年上半年,福建省制造业销售收入占全省销售收入的比重为29.2%,比2020年提升了2.1个百分点。国家税务总局福建省税务局一组数据显示,“十四五”时期,福建省制造业‘压舱石’作用凸显,建设制造强省步伐稳健。
制造业稳步发展 销售占比持续提升
在福建宁德福安市湾坞半岛,青拓集团的不锈钢一体化生产线——一条长达7.5公里的红土镍矿皮带输送通廊,宛如钢铁巨龙蜿蜒穿梭。作为全球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及深加工企业,青拓集团锈钢粗钢产量占据全球总量的10%左右,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不锈钢巨头”。2024年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大关,相较2021年增长40%,位列福建省制造业民营企业50强第2位。青拓集团的亮眼成绩是福建制造业稳发展的缩影。
纳税信用良好的制造业企业发展底气更足。位于福州连江县的福建恒捷实业有限公司连续三年保持纳税信用A级,并获批“银税互动”贷款6亿元。2024年,在拥有纱线、面料、印染、服装等完整锦纶织造产业链的情况下,该企业又推动二期绿色纺织染整一体化产业项目顺利投产,产能进一步提升。今年上半年销售收入9.98亿元,同比增长83%。
数字驱动、智能发展。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福建省长汀盼盼食品有限公司更新换代智能烘焙设备后,新生产线自动化率提升至90%以上,单日产能提升20%,销售收入较2020年增长10.49%。在国际市场上,福建省三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冷挤压方式制造触臂产品”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长期为施耐德、西门子等世界500强企业提供关键零部件,当前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普及率已超7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50%。随着新产能持续释放,2024年该公司销售收入较2020年增长115%。
主导产业做大做强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速较快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1—2024年,福建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速领跑,分别增长34.8%、22.4%。
在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情况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加速发展。在巨龙电机(宁德)有限公司“无人化”车间里,9道工序环环相扣,7台行车机械手与1台六轴机械手协同作业,将原本需要3至4天的生产周期缩短至1分钟,电机转子生产从原材料到成品实现全自动化生产。作为专注于高效电机、水泵等研发制造企业,巨龙电机产品远销海外100多个国家,出口订单占比高达90%,海外产值达到2.8亿多元。2024年企业销售额超3亿元,较2020年增长57.06%。当地税务部门锚定企业需求,简化出口退税办理流程,实行“快速审核+流程跟踪+进度提醒”的管理机制,2024年该企业享受出口退税1200万元。
“十四五”期间,福建石油化工产业突出精细化发展,推进石化产品精深加工,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在漳州,古雷石化基地用“一滴油”造出“万家货”,形成芳烃-纤维、烯烃-塑料和绿色产业链的“2+1”产业布局,高水平建设石化—化纤—纺织鞋服、石化—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石化—合成材料—汽车轻工建材等现代产业集群。这其中,中怡化工(漳州)有限公司深耕香原料、功能化学品等精细化工产业,所生产的氢化DCPD石油树脂畅销海内外,销售额从2020年的201万元到2024年的近5亿元,年均增长率297%。在三明,专注于白炭黑(二氧化硅)及硅酸钠研发、生产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三明正元化工有限公司,2024年度企业销售收入近7亿元,较2020年度增长62.60%。因行业龙头虹吸效应,目前三明市已集聚了48家硅产业生产型企业,形成从石英矿开采到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成为全国重要的白炭黑生产基地。
传统产业提档升级 金属制造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速21.1%
“十四五”期间,福建加快推进食品加工、冶金、建材、特色轻工等传统优势产业提档升级。
“新项目建好后,预计2025年全年销售额将达到5.5亿元。”漳州市万市香食品有限公司厂长黄韶君介绍,2020年公司销售收入2125万元,到2024年已突破3亿元,年均增幅达106.5%。为进一步扩大生产线,该企业投资建设6万平米的智能化食品生产项目,新增8条生产线。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1年—2024年,福建金属制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速21.1%。
宁德汇智镁铝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主要从事有色金属压延加工、建筑模具制造与销售等业务。由于企业初创期厂房建设与设备采购资金压力较大,当地税务部门主动对其资产状况、开票和申报数据进行分析,精准识别其符合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条件,引导企业合规享受税费优惠。2022年至今,该公司累计享受留抵退税达7103.19万元。仅用不到5年的时间汇智镁铝获评“瞪羚”企业。2022年投入生产以来,汇智镁铝营业收入连续倍增,2023年同比增长752%,2024年增长率也达到270%,展现出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巨大潜力和韧性。
“从税收数据反映出的经济发展亮点来看,制造业作为福建实体经济‘压舱石’的地位更加稳固。站在崭新的起点上,税务部门立足税收职能,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将有利于为制造业企业减负担、增信心、添活力。”已有31年财税实战经验的正高级会计师林溪发表示。(陈蓝燕 范林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