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以专项整治行动推动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

“以前总担心医生开不必要的检查,现在医生会耐心解释每一项检查的必要性;以前取药等候时间长,现在有短信通知,省时又省心。”李女士感慨道。李女士的感受,正是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以《九项准则》为镜,回应群众期盼,推动医疗服务“向善向好”的生动缩影。这场变革带来的变化,普通患者感受最为真切。曾经饱受“看病难、看病贵”困扰的李女士,在最近一次复诊中有了全新的体验。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做好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的决策部署,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以《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以下简称《九项准则》)为标尺,秉持“治未病”的中医智慧,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和决心,启动了一场覆盖全院、直击痛点的集中整治专项行动。
正本清源,以《九项准则》校准思想航向
把脉问诊,明规矩边界。《九项准则》是新时代医务人员的从业“底线”,也是集中整治工作的“靶向指南”。正如中医诊病讲究“望闻问切”,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的整治行动首先从精准“把脉”自身开始。医院将《九项准则》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支部“三会一课”学习,通过“领学+研学”形式,组织全体医务人员对《九项准则》进行逐条学习、深刻领会,确保入脑入心,让廉洁行医的理念内化为全院上下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深挖“病灶”,促规范提升。召开专题部署会、印发工作方案、开展专项督导、通报工作进展……医院组织各科室开展自查自纠,引导医务人员结合自身岗位实际,深挖思想根源,查摆重复医疗检查检验、违规收费问题等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共梳理出6大类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专班督促临床科室将问题细化分解,通过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明确责任科室和责任人,建立动态跟踪机制,实行“台账式管理、销号制落实”,确保问题销号清零。
固本培元,建长效机制。“集中整治专项行为不是‘一阵风’,必须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常治长效。”该院集中整治工作专班负责人表示。医院修订完善《2025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中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定(2025年修订版)》等核心制度,建立了问题发现、调查、处理、反馈、整改的闭环管理流程,推动整治成果从“当下改”向“长久立”的转换,为医疗服务规范化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通经活络,以问题为导向疏通服务“淤堵”
猛药去疴,破“检查”难题。重复检查检验和违规收费问题是群众就医的一大痛点,医院坚决落实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工作专班深入临床一线,通过“部署—宣讲—解读—督导”四步联动,压实科室主体责任。目前,检验检查报告全量上传率达100%,不互认理由上传率从个位数跃升至96.05%和93.45%,有效减轻了患者就医负担,推动专项整治走深走实。
对症开方,解群众所需。医院常态化开展“行政查房”和“聚焦临床需求,问诊作风建设”主题调研工作,通过座谈访谈、随机走访等方式,精准捕捉患者和职工的“急难愁盼”。针对“候药烦”,医院开通中药取药“线上寄递+短信提醒”服务,累计发送提示短信10万余条,日均代煎药寄递45人次;针对“退费难”,优化误开检查单退费流程,将“跑3个科室签字”简化为“一站式窗口10分钟办结”,退费办理满意度达98%;针对看病“请假难”,开设“夜间门诊+周末专科门诊”,组建涵盖中医内科、针灸科等6个科室的夜间医疗团队,累计服务患者1.3万余人次(其中上班族占比65%)。
这一系列便民“组合拳”,真正实现了从“看病烦”到“看病暖”的转变。
扶正祛邪,以清风正气涵养廉洁生态
中医讲究“扶正祛邪,固本培元”,医院注重“扶植”廉洁行医的“正气”,推动行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教育筑基,扶思想之正。“医院以《九项准则》为纲领,打造‘漫画育廉+党课讲廉+以案警廉+文化悟廉’廉洁教育矩阵,让廉洁文化教育一下鲜活了起来。”医院某临床医生介绍。漫画育廉,聚焦福建省卫健委版《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实施细则》,梳理出“收受回扣”“违规转诊”“医保骗保”等60个细化要求,采用“场景还原+对话气泡+准则原文”形式,把抽象准则变具体指南,其中第1期《廉洁从医守初心,清风正气护健康》获全院2024年公众号点赞量榜首,获省纪委首届“纪嘟嘟杯”平面类优秀奖,被新媒体宣传报道。党课讲廉,以古代名医品德为镜、家风家规传承为基、红医信仰为魂,深入挖掘廉洁文化的时代价值,通过“故事讲述+廉洁启示+岗位对照”三部曲,打造“分层分类+学用结合”的支部书记讲廉系列视频,让榜样力量可见可感。如,组织党员赴长乐董奉草堂开展“采药悟廉”活动,现场讲解感悟“杏林春暖、廉洁行医”,深得好评。以案警廉,院纪委创新性推出“两周一案”,通过周会推送违反《九项准则》的典型案例,讲明“违纪行为+处理结果+纪法条款”,让医护员工清楚知道什么行为会违纪违法、违反了什么纪法、要承担什么后果,目前已推出20期。文化悟廉,通过官微发布“清韵廉言”7期,通过学原文、悟释义、挖启示,涵养清正廉洁品格。
监督穿透,祛行为之邪。医院构建“院纪委牵头—纪委委员包片—支部纪检委员盯岗—党风廉政监督员蹲点”四级监督网络,明确各层级监督清单(如监督员重点监督“红包回扣”“诊疗规范”等10类“微腐败”)。2024年以来,开展医疗设备“打深井”等监督11项,推动整改“耗材库存管理混乱”“课酬津贴发放不到位”等问题6个,推动建立“重点岗位轮岗制”,引进“设备耗材采购价格查询平台”。围绕重点领域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工作,重点排查12个职能科室,排查51项风险点,风险表现形式102个,制定风险防控措施105条,织密监督防护网。
榜样引领,扬医德之“风”。推动贯彻落实《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定期开展专家讲座,组织全体职工签订廉洁从业承诺书,优化自查自纠机制,临床科室按月对照《九项准则》各项实施细则开展自查,按季度组织医院全员测试,确保覆盖率100%,实现以学促廉。在清风正气滋养熏陶下,涌现了医生上官雪娟、护士赵奔奔救人于危难的先进榜样,以榜样力量引领廉风医风。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将持续以《九项准则》为标尺,逐步把集中整治成果转化为提升服务效能的实际行动,让“清正医风”与“仁心仁术”同频共振,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