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5年来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两个千亿大关”  “十四五”期间厦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5年10月21日14:06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人民网厦门10月21日电 (余乃鎏、陈博)“五年来,始终牢记嘱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制定实施了《厦门‘一二三’战略规划》,推动‘十四五’规划高质量完成”;“这五年,是厦门勇担使命、砥砺奋进的五年,是城市能级与核心竞争力加速跃升的五年,更是厦门作为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战略链接功能全面凸显的五年”……21日,“厦门这五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首场发布会召开,介绍“十四五”时期厦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成就等有关情况。

本场发布会由厦门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主任上官军主持,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燕添作主题发布,以“实力”“动力”“格局”三个关键词,回顾了厦门这五年“在高质量发展实践中实现城市能级新跨越”“在深层次改革中激发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拓展全球链接”的非凡历程。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一方面,五年来厦门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产业能级实现新跃升、创新动力得到新提升,彰显了发展的强劲脉搏。

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厦门地区生产总值从6384亿元增加到8589亿元,连续跨越两个千亿大关,人均GDP从12.4万元增加到16万元,“厦门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以全省1.4%的土地面积,创造出全省14.9%的GDP、26.8%的财政收入、46.9%的外贸进出口,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水耗等指标位居全国前列,“高质量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全力构建“4+4+6”现代化产业体系,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优化;数字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市GDP达30%,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等4大支柱产业集群规模超2.1万亿元,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9.7%,新培育出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3个千亿产业链群;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46%,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9.5件,分别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2.1倍和3.1倍;战略布局嘉庚、翔安、鹭江等一批高能级创新实验室,并结出累累硕果;全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47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213家。

另一方面,五年来厦门国家综合改革试点释放强大动能、重点领域改革取得关键突破、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一系列制度创新的“源头活水”,有效增强了厦门的核心竞争力。

黄燕添介绍,国家综合改革试点实施以来,厦门累计形成60余项全国首创改革成果,29项获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发文推广;改革热度指数,厦门位居全国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之首;发布全球首个《集装箱式锂电池储能系统海上安全运输指南》,助力企业海运成本降低70%;在全国率先探索混合产业用地灵活转换、首创环境准入集成改革、率先实施国际国内船舶“不停运办证”等改革,有效降低了企业制度性成本。

与此同时,厦门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获批福厦泉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海洋、农业碳汇交易量走在全国前列;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全面完成;创新投融资体制,实施城市综合开发,创新实施房票制度,通过发行全省首单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等方式,有效盘活存量资产超300亿元;“厦门数据港”建设全面铺开,率先全省成立数据资产登记中心,数据要素市场化迈出重要步伐。

“十四五”期间,厦门不断创新“财政政策+金融工具”,以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金超3300亿元,帮助超1.8万家企业发展;创新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服务,累计拨付资金64.8亿元,惠及企业超5万家次;全面落地“高效办成一件事”,创新“窗外”事务协调,减少53%的申请材料和90%的跑动次数,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那些在窗口办不了、流程上看不到的“隐形难题”;全市企业类市场经营主体自2024年跃升为全省第一。

五年来,厦门还实现了“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持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的开放平台作用凸显”“制度型开放先行示范效应日益彰显”,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国家战略方面,全力打造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节点。

“十四五”期间,厦门统筹推进海港、空港、陆港“三港”联动,综合交通基础设施五年累计投资超1850亿元,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日臻完善;积极服务金砖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和两岸融合发展,金砖创新基地签约促成138个合作项目、总投资超620亿元,“丝路海运”命名航线已达148条、联盟成员增至367家,厦金大桥厦门段加快建设、“厦金同城生活圈”加快成型,率先建成两岸标准共通服务平台,出台大陆首部直接采认台湾地区职业资格和首部鼓励台湾青年来厦就业创业的地方性法规,推动台资企业新设数量五年增长34.7%。

此外,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等高水平开放平台作用,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领域率先探索、先行先试,如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化工级重晶石粉列入《国际海运固体散装货物规则》货物名录,带动该货物厦门港出口量占全国六成;获批服务业扩大开放、内外贸一体化等多项国家级试点,进出口规模全国第八,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较2020年增长超12倍;依托投洽会等平台服务企业,五年累计新增境外投资项目796个,新设外商投资企业7294家。

尤值一提的是,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五年来,厦门坚持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七成以上用于民生,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3%,收入增速持续“跑赢”GDP增速,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3缩小到2.09,“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五年来,全市新增32.9万个中小学幼儿园学位,新增13.6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布局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密度全国最高,实现岛外各区至少有一家高水平医院,人均预期寿命达83.6岁。

当天,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主任何东宁,厦门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李刚,厦门市发改委副主任简永丰、市商务局局长陈颢颖也出席新闻发布会,分别介绍了“十四五”以来,厦门自贸片区在制度创新、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取得的主要工作成效,以及厦门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和相关实践经验、在服务营企业方面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在支持当地企业“出海”方面推出的创新举措和取得的突出成果等。

据悉,此次“厦门这五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共计13场,旨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全面展示厦门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主要成效、特色亮点和经验做法等。发布会期间,厦门市各有关领导及市直职能部门、各区主要负责人等将分别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促进产业发展现代化等领域,介绍“十四五”时期厦门取得的各项丰硕成果。

(责编:陈楚楚、吴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