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中建四局东南分局:于奋进中显“工”力  于关怀间展担当

2025年11月05日11:16 |
小字号

近年来,中建四局东南分局工会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和局党委、工会工作要求,始终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聚焦思想引领、人才培养、关爱工程和组织建设等重点领域,持续提升工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工”智慧和“工”力量。

思想引领铸魂,凝聚奋进共识

中建四局东南分局工会开展趣味运动会。中建四局东南分局供图

中建四局东南分局工会开展趣味运动会。中建四局东南分局供图

中建四局东南分局工会坚持党建带工建,把牢政治方向,通过“线上+线下”“集中+分散”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爱心驿站、职工书屋、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等载体,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工会主席宣讲、先进典型宣讲、文艺宣讲等活动146场。打造“红色尖兵”“巾帼之声”等特色宣讲品牌,成立劳模宣讲团,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同时,该分局以“一年筑牢基础,两年初见成效,三年多点开花”为目标,深入实施三年滚动创优计划,选树多个省五一劳动奖状、省“安康杯”先进单位、市“五一先锋号”先进集体和个人,劳模工匠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凸显。

赛场锤炼赋能,托举尖端人才

中建四局东南分局工会以劳动和技能竞赛为抓手,搭建职工成长平台,全年组织承办及参与各类技能竞赛,斩获多项重量级奖项。在全国住房城乡建设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中建四局代表福建省参赛,斩获钢筋工技能竞赛团体二等奖及个人二、三等奖、优胜奖;在福建省住建系统建筑行业钢筋工职业技能竞赛中包揽团体第一及个人奖项前四名;承办福建省住建系统数字应用(造价员)职业技能竞赛并参赛获团体一、二、三等奖,4人获评“十大技术标兵”。同时,公司自主打造“八强八创·四局发展杯”项目价值创造大赛,激发全员岗位练兵热情,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中建四局还为职工开通成长成才绿色通道,助推创新创效。分局新建5个创新工作室,工作室高效运行,开展“师带徒”、成果分享、专题培训37场,培育出一批高技能人才,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达25项,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关爱工程提质,彰显央企担当

中建四局常态化组织开展职工集体婚礼、职工趣味运动会、宣讲比赛等形式多样、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161次。公司每年定期开展职工健康体检、向一线工人发放慰问品,以一线职工为重点,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重点关注职工心理状态,全面开启“职工心理援助活动”,组织开展多场心理健康讲座。积极跟进属地政府公租房等福利政策,为公司职工成功申请公租房,帮助解决职工“上班远,住房难”的问题,主动对接属地工会,为员工申请“平安返厦”探亲福利。打造82个职工之家,累计服务职工1.8万人次。

2025年暑期小蓝宝暑托班。 中建四局东南分局供图

2025年暑期小蓝宝暑托班。 中建四局东南分局供图

发放《公司360度关爱工程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对员工普遍关注的亲情关怀、住房问题、心理援助等问题迅速开展行动,发布“360度关爱员工计划”,让职工诉求真正落地,为职工解在难上,救在急上,帮在困上。针对女性职工,开展巾帼宣讲、“情暖三八 护航巾帼”普法宣传暨“送医进项目”活动、“建证幸福 感恩奋进”情暖母亲节露营休闲等女职工关爱活动,支持并鼓励女职工参加各类培训活动、技能竞赛,选树先进女职工代表20名。连续多年开展中建四局小蓝宝暑托班活动、百场宣讲进工地活动,惠及380人次,活动覆盖福建、江西、广东等地,为广大职工、农民工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受到省市级政府单位高度认可,公司工会品牌走出声势,让“中建关爱模式”历久弥新。

此外,中建四局东南分局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对口支援福建长汀县、康乐县,采购扶贫农特产品35万元,捐赠10万元用于困难家庭子女就学及留守儿童关爱,用实际行动践行央企担当。

强基固本聚力,锻造过硬队伍

中建四局东南分局工会持续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现有工会组织140个,构建“周计划、月通报、季考核、年总结”工作机制,召开两级工会沟通会,推动基层工会组织力、服务力双提升。通过组织参与“学习二十大 建证四十载”党群干部培训班、大党建体系综合业务培训班、厦门市总工会平安返厦培训、厦门市制造业工联会“职工达人秀”活动培训等工会干部培训,覆盖225人次,全面提升工会干部业务水平和综合素养。

中建四局东南分局工会开展趣味运动会合影留念。中建四局东南分局供图

中建四局东南分局工会开展趣味运动会合影留念。中建四局东南分局供图

未来,中建四局东南分局工会将坚持“下沉基层、深入一线、面对员工”,持续擦亮“幸福建发、暖心之家”品牌,扎实推进公司360°暖心关爱“八助”行动方案,切实提升职工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完善创新激励机制,搭建成果展示平台,推动职工创新成果转化,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持续强化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定期的沟通会议、信息反馈机制,增强上级工会与基层工会的工作协同性和一致性。最大限度地把职工团结起来,使工会真正成为“职工之家”,推动重心下沉、脚步下移、财力下用,为基层解难,为员工排忧。(林林 林芳 杨海莹)

(责编:陈楚楚、吴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