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福建上杭:一个山区县何以屡攀科创之巅​

2025年11月22日09:33 |
小字号

闽西冬日,捷报再传。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未来材料领域赛)近日在内蒙古包头市落下帷幕,龙岩市上杭县企业——福建德天宸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凭借“超高纯电子特气、稀有气体及同位素全链条产业化项目”脱颖而出,荣膺赛事最高奖——优胜奖。

这已是上杭县第三次在这项国家级权威赛事中折桂。从德尔科技首夺桂冠,到晶旭半导体再创佳绩,再到德天宸新材料续写辉煌,短短数年,一个地处山区的老区苏区县,何以屡屡站上全国科创之巅?

链式突破:从“资源依赖”到“新赛道领跑”​

上杭的创新跨越之路,始于一次刀刃向内的战略抉择。曾经,金铜产业是上杭的经济支柱,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面临瓶颈。2017年,县委、县政府以“摆脱资源依赖,向创新要动能”为突破口,依托既有工业基础,前瞻性布局锂电、半导体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山区县搞创新,最忌‘撒胡椒面’,必须紧扣产业链精准落子。”上杭县工信科技局局长谢宝开介绍,当地率先绘制金铜、新材料等产业链“全景图谱”,锁定电子特气、湿电子化学品等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产业缺什么、人才补什么”。

德尔科技作为上杭半导体新材料产业的龙头企业,其量产的电子级三氟化氯进入国际巨头供应链。晶旭半导体则在当地人才政策支持下,落户不到三年就建成全球首条超宽禁带半导体高频滤波芯片生产线,申请氧化镓相关专利超100项。

链式布局催生集群效应。短短数年,上杭锂电、半导体新材料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上杭已集聚吉利、巴斯夫、宁德时代等一批世界级项目,形成了从上游材料研发到下游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条。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连续9年跻身福建县域经济“十强”,新材料产业成为驱动县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

智汇红土:“特聘专家团+团队式引才”破解山区“引力不足”​

福建德天宸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人才团队参加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

福建德天宸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人才团队参加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

从“团队式引才”到“创业合伙人”,引才模式探索,上杭一直在路上。“产业链特聘专家团”成为当地答题的最新解。

2025年,上杭按图索骥组建“半导体新材料产业链特聘专家团”,让高端智力“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这种柔性引才机制,让上杭成功突破了地理空间限制。截至目前,该县累计引进中国核工业、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14个团队,实施11个重大生产型项目,攻克13项关键核心技术问题。

专家团的深度参与,让人才能量充分释放,人才红利加速转化为产业优势。福建德天宸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凭借团队多年技术积淀,率先实现稀有气体“研发-粗提-精制-混配-合成-应用-迭代”全链条闭环,解决了关键材料难题。公司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企业的快速成长,离不开上杭‘一链一专家团、一企一需求单’的工作模式。专家团不仅为技术攻关提供专业指导,还帮助我们对接市场资源,为此次获奖奠定了坚实基础。”

天津大学教授唐忠利作为上杭县半导体产业链特聘专家团核心成员,深度参与了德天宸项目的初期策划论证。“德天宸研发人才团队具备复合型专业背景,我们对潘振环总经理、方希总监人才团队和未来市场充满信心。”

与此同时,上杭建立起“科技型企业-‘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梯度培育机制,大力支持企业参与创新创业赛事。截至目前,该县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8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4家,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19家,完成各类科技项目3000余项。近年来,上杭推荐203个企业项目参加创新创业大赛,获得省级以上奖励29个,三次问鼎全国大赛桂冠正是梯度培育成效的集中体现。

生态赋能:政策资金机制三轮驱动“创新沃土”

“企业敢闯‘无人区’,离不开生态支撑。”上杭县委人才办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上杭从政策支持、资金扶持、服务保障等多方面协同发力,为企业人才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政策服务上,制定出台“智汇上杭”聚才工程,实施4大人才工程,配套新材料产业紧缺专业毕业生支持办法、产业领军团队支持办法、高校毕业生购房补助支持办法等文件,逐步构建起“1+N”政策体系,在政策点位上实现“梯队全覆盖”、引育留用“环节全覆盖”、就业创业“周期全覆盖”。

资金保障上,2017年以来,上杭从县本级财政预算中每年安排不少于3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人才资源开发,这样的政策力度在全省县级城市中也比较少见。2021年,率先在龙岩市域内成立福建省山区县基金聚集区,并设立5亿元新材料产业基金,通过“资本+产业+人才”模式为企业全生命周期输血。同时,政府部门积极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耦合,在协同孵化、创新成果应用和产业化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加快技术成果转化。

机制创新上,在龙岩市率先建立县委科技创新工作协调机制,架起“投资大咖、产业集群、评审专家”合作桥梁,整体构建投资容错和尽职免责机制,支持国资国企资本和基金大胆试错,发展1000亿元大胆资本,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作用。

如今的上杭,人才创新项目如雨后春笋:清景铜箔年产15000吨锂离子电池用高档电解铜箔项目、天甫电子年产36万吨半导体级电子材料项目、时代思康新型锂盐研发生产项目、全球矿山无人驾驶领军企业易控智驾项目落地……这些项目涵盖半导体、新能源、未来产业等多个领域,推动上杭人才创新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老区新篇:以赛引才续写“芯”篇章

上杭县半导体新材料产业链特聘专家团团长王钢院士一行深入重点企业开展专题调研和技术需求对接

上杭县半导体新材料产业链特聘专家团团长王钢院士一行深入重点企业开展专题调研和技术需求对接

三度折桂,是上杭人才科技创新实力的“官方认证”,更是老区苏区县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从古田会议的红色传承,到今日的科创热潮,上杭始终勇立潮头。

以产业链为基、人才为本、生态为魂,上杭将“山区劣势”转化为“机制优势”,构建“企业主体、政府主推、高校主动、人才主力、市场主导”的协同生态,实现了高端智力与地方产业的“双向奔赴”。

上杭县半导体新材料产业链特聘专家团团长王钢院士在近期调研中感慨:“上杭的可贵之处,在于把‘山区劣势’转化为‘机制优势’,让高端智力真正扎根产业、服务产业。”从院士带队调研问诊,到专家团全程赋能,上杭的实践为山区县引才提供了全新范式。

三问鼎的荣耀,既是终点也是起点。上杭将继续深耕新材料产业,持续完善创新生态,聚焦“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应用”全链条贯通,让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在红土地上实现突破,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让老区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为福建县域经济创新发展写下更生动的新篇章。(文/黄洪辉 杨国鑫 图/上杭县融媒体中心)

(责编:江苇杭、吴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