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福建頻道
|
廈門視窗
廈門市同安區的官潯社區,現有常住人口3281人,流動人口卻超過2.3萬人,出現常住人口與流動人口“倒挂”現象。怎樣讓眾多的外來工融入城市、安居樂業?對社區民警而言,這是最難的“燙手山芋”。
今天,我們關注的就是這樣一位普通民警,他不僅在這一蹲就是10年,還成為了社區的“主心骨”,外來工眼裡的“貼心人”。
他叫黃偉榮,到廈門市公安局西柯派出所一干就是10年,沒有電視裡的“警匪火拼”,也沒有刺激性的“明察暗訪”。大部分時間裡,黃偉榮挎著警務工作包走街入戶,社區的老百姓大都認得他,看他走過來了打招呼叫他“小黃牛”。
同安區官潯社區的老人們很喜歡這小伙子,他們自行組建了“老人護村隊”,年紀最大的89歲,大多數都在60歲左右。大部分時間,“老人護村隊”的隊員們在黃偉榮的帶領下,一齊在社區裡查看治安,走進老百姓家裡提供幫助。
一到小區,黃偉榮必到停車場一輛輛查看停靠的車子,查看車主是否忘記鎖車,檢查車鎖是否有被破壞的痕跡,提示車主提高防盜意識。他說,一輛普通的摩托車就要兩三千元,居住在這裡的外來工生活不易,“萬一丟了,就要損失一個多月辛苦掙來的血汗錢。”
在外來人員佔了過半的西柯鎮官潯村,小巷子裡擺滿一些小商店,往來購物的人群也很雜,店主們反映稱,時有收到假鈔,黃偉榮邊向店主打聽周邊生活情況,給店主講解並送去假鈔識別的宣傳冊。
在一家物業的辦公室裡,黃偉榮查看了近期的停車場監控攝像,在確認沒有可疑現象后,他向物業工作人員發了幾張監控到的盜竊犯。“發現這個人出現,一定要及時和我聯系。”黃偉榮說,好幾次都是這樣抓到躲在小區裡的逃犯。
假幣宣傳冊、出租房屋登記本、代理卡……黃偉榮隨身攜帶的工作包將近12斤,各種材料應有盡有。包裡還備著一把鎖,他說,2年前就特意准備了,如有居民家裡被盜,就可以把鎖借給他們,減少老百姓臨時外出買鎖,家裡無人照看的不便。
下午一上班,黃偉榮就隨機走進轄區內的工廠,他向工廠的老板詢問當前用工情況,並在需要民警幫助解決的問題上做好筆記。不定期地,黃偉榮也會隨機抽查消防設備。
西柯鎮的郊區,存有不少廢舊物品回收站,黃偉榮說,這些靠撿廢品度日的老百姓生活也不容易,但也不能違法收購國家禁賣物品。“前幾年就有偷賣光纜被抓的。”他說,時常到這裡轉轉,既可以向他們了解困難,也提醒他們別觸犯法律法規。
錯過飯點對黃偉榮來說是“家常便飯”,很多時候他隻好買包泡面,向食堂要了點開水,一邊想著忙活一天的工作,一邊吃點東西墊墊肚子。他說,身穿警服就很自豪,隻想竭盡所能幫助更多的人。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4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