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空殼村”脫殼記:讓“沉睡資源”變成“活資產” 集體經濟收入低於1萬元的村子,人們稱之為“空殼村”。 平潭原來是貧困縣,“空殼村”不在少數。…
泉州中山路騎樓建筑保護條例三審通過 擬於2019年3月施行 中山路騎樓建筑保護條例三審通過,將報請省人大常委會批准—— 泉州第三部實體法擬於明年3月施行 中山路兩側的建筑風格體現了泉州多種文化融合的特色(陳曉東 攝) 昨日,在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上,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泉州市中山路騎樓建筑保護條例(草案表決稿)》。作為泉州繼《泉州市海上絲綢之路史跡保護條例》和《泉州市市區內溝河保護管理條例》后的第三部實體法,該條例經過法定程序走完三次審議流程,將報請省人大常委會批准,有望於明年落地實施。…
閩侯以河長制促進河長治 洋裡溪整治變身生態河 余廣敬(右)和江賢衡(左)在巡河。 8月的洋裡溪,樹木蔥郁,花草掩映,清澈的河水歡快流淌,隻見白鷺飛翔其間,平整的休閑步道沿著河道蜿蜒向前。…
鄉村復興論壇年底走進福州 永泰庄寨來“鄉約” 記者29日從鄉村復興論壇組委會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以“永泰庄寨,老家的愛”為主題的鄉村復興論壇·永泰庄寨峰會,將於12月28日至31日在永泰縣白雲鄉竹頭寨和嵩口鎮月洲村舉行。 為何選永泰? 古庄寨多發展得好 “鄉村復興論壇創辦於2016年,已在河南、貴州、山東、廣東、陝西等地舉辦了6次會議。…
“會呼吸”的福州馬洲支河月底建成 馬洲支河施工進入收尾階段。 從寬不到10米的臭河溝,搖身一變成為寬30米的暢通河道﹔兩岸雜搭違建的雜亂場景,也被綿延的步道和美景取代。…
廈門下月將申報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爭取明年通過綜合驗收 8月10日,為做好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工作,持續建設“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市市政園林局邀請相關專家學者和相關部門負責人,召開“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專題座談會。據了解,今年9月,廈門市將向住建部申報“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爭取2019年通過綜合驗收。…
南平加快“水美城市”建設 把握綠色發展閩北脈搏 分散的林地、土地,原本隻能作為資源,不到收獲期無法變現。然而,在南平首創“生態銀行”試點之一的順昌,林農通過向縣林木收儲中心抵押林權申請貸款,盤活手中資源,解決融資難題。…
南平首批36家企業共同使用“武夷山水”區域公用品牌 為了幫助好產品打開市場,南平市牽頭,從現代農業入手,讓首批36家企業共同使用“武夷山水”區域公用品牌,通過品牌建設提升產品價值 山水為媒 齊闖市場 今年4月,福建省8種農副產品列入央視“國家品牌計劃——廣告精准扶貧”項目,南平佔據四席。5月初,南平竹筍、政和白茶宣傳片在央視亮相,一經播出,閩北山貨成了“香餑餑”,政和白茶幾近脫銷…… 初嘗甜頭后,南平市亮出更大動作,從現代農業入手,推出“武夷山水”區域公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