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為黨育才、為黨獻策的黨校初心 “黨校始終不變的初心就是為黨育才、為黨獻策。” 3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中央黨校建校90周年慶祝大會暨202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並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黨校初心,深入回答了“黨校是什麼、黨校要干什麼”的根本問題。…
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媒體基層行”活動啟動 3月28日,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媒體基層行”活動啟動儀式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行。 全國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是自然災害防治的基礎性工作。…
藝術詮釋脫貧實踐 歌劇《鸞峰橋》劇照。張桂漢攝
近日,福建寧德市畬族歌舞團、福建省歌舞劇院等聯袂創作的歌劇《鸞峰橋》,入選“新時代舞台藝術優秀劇目展演”,登上中央歌劇院劇場的舞台。…
福建多渠道促進青年就業創業 今年,福建省內高校畢業生預計達33萬人,規模再創歷史新高。記者從福建省人社廳獲悉:今年福建大力拓展就業空間、完善服務保障、加強困難幫扶,多渠道促進青年就業創業。…
用小單元撬動大治理(基層治理新實踐) 晚上7點,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區西天尾鎮東星社區居委會的燈還亮著。大數據雲平台上,看著今天的事項處理完畢,東星社區黨委書記陳元國准備回家。…
呵護老人健康 守護兒童成長(兩會后探落實·關注基層治理和民生保障⑥) 核心閱讀 廷坪鄉是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的一個小山鄉,留守老人和兒童較多。為服務好“一老一幼”,廷坪鄉做了許多工作:建設長者食堂,解決老人吃飯難題﹔辦好小學和幼兒園,為兒童健康成長提供保障﹔完善硬件設施,提供各類服務,滿足老人和孩子們的需求……一系列舉措,助力老有所養、幼有所育。…
激發體育消費新活力(消費視窗·聚焦消費新場景) 圖為在北京朝陽區東楓國際體育園,飛盤愛好者進行傳接盤練習。新華社記者 任 超攝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著力擴大國內需求”“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
不斷賦予經濟學理論鮮明中國特色(信息快遞) 日前,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廈門大學鄒至庄經濟研究院、中央編譯出版社主辦的“第三屆習近平經濟思想研討會”在福建廈門舉行,與會者圍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經濟思想、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等議題進行深入研討。 與會者認為,習近平經濟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指導我國經濟發展實踐形成的重大理論成果,必須在長期堅持中不斷豐富發展。…
業余賽事職業賽事隔空輝映(競技觀察) 3月27日,貴州省首屆“美麗鄉村”籃球聯賽總決賽現場。
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攝
3月25日,貴州省首屆“美麗鄉村”籃球聯賽,黔東南州隊球員解濤(右)和銅仁隊球員王連波在跳球。…
小小一片茶 濃濃兩岸情(兩岸脈動) 謝東慶(右一)在指導當地茶農採茶。漳平台灣農民創業園管委會供圖
陳耘嘉(左二)帶領游客體驗採茶。…
提供多樣化的養老生活服務(健康焦點) 今年2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國老齡辦印發《關於開展2023年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創建工作的通知》,明確今年將創建1000個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去年,國家衛健委、全國老齡辦命名了999個社區為2022年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
2023中國美麗鄉村休閑旅游行(春季)推介活動舉行 農業農村部日前在福建龍岩上杭縣舉辦2023中國美麗鄉村休閑旅游行(春季)推介活動,現場發布皖源潛山休閑之旅、福建上杭生態雲上游等56條春季精品線路,以及幸福裡花海、乾元早春茶舍等190個精品景點。 本次活動通過現場推介,聚焦“春觀花 感受和美鄉村魅力”,結合歌舞戲曲表演、民俗體驗展示等多種形式,推出了一批觀春花美景、享民俗風情、憶鄉情鄉愁、賞和美鄉村的鄉村休閑農業精品景點線路,為廣大城鄉居民提供踏青賞花、邂逅芳華的指南。…
寧德霞浦縣水門畬族鄉茶崗村喊山開茶 3月18日,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水門畬族鄉茶崗村喊山開茶。茶葉已經成為當地畬族群眾增收致富的綠色產業,全鄉茶園面積約2.9萬畝,產值超2.4億元,茶葉出口東南亞、歐洲等地區。…
福建引導民營企業自覺走高質量發展路子(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 3月16日上午,福建省晉江市,恆安集團管理層的每月例會多了一項內容——剛參加完全國兩會的全國政協委員、恆安集團總裁許清流和全國人大代表、福建恆安家庭生活用品有限公司質檢員方華娟一道,向集團管理人員宣講全國兩會精神。 “感受最深的關鍵詞之一就是信心。…
久久為功,闊步振興路(中國道路中國夢·不負囑托更奮發) 我的家鄉下黨在大山深處。這裡曾是福建唯一的“五無鄉”——沒有公路、沒有自來水、沒有電燈照明、沒有財政收入、沒有政府辦公場所。…
福建平潭:首屆全國五人制棒球錦標賽閉幕 日前,首屆全國五人制棒球錦標賽在福建平潭綜合實驗區落下帷幕。比賽設U15(15歲以下)組、大學組、公開組3個組別,來自廣東、浙江、江西等地的18支代表隊參賽。…
“寧德造”汽車首次在本港實現滾裝出口 3月15日,裝載有1000輛汽車的大型滾裝船“安吉鳳凰”輪,從福建寧德三都澳港區漳灣作業區7號泊位出發,前往墨西哥。這標志著“寧德造”汽車首次在本港實現滾裝出口。…
凝聚起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磅礡力量 新時代新征程,江山壯麗,氣象萬千。 在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在這個充滿希望的春天,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完成各項議程,圓滿落下帷幕。…
推動綠色發展 建設美麗中國(人民融觀察) 環境就是民生,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十四屆全國政協新設置“環境資源界”這一界別,是全國政協界別30年來的一次重大調整。…
必須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深入轉變發展方式 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攝
必須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深入轉變發展方式,以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促進質量變革,加快形成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必須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深入轉變發展方式,以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促進質量變革,加快形成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
方華玉代表:強化科技創新發展循環經濟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完善支持綠色發展的政策,發展循環經濟’,要加強綠色低碳等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福建莆田市華峰華錦有限公司董事長方華玉代表表示,依靠科技創新、促進資源循環利用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廖紅代表:領著農民干、帶著農民賺 “什麼是職責使命?從我的工作經歷來看,是躬耕田野,是穿梭山林,是做農民的好幫手,是與土壤交朋友。”福建農林大學教授廖紅代表是農業科技領域的專家,也是一名科技特派員。…
以良法善治護航美好生活(人民融觀察) 在人民網開展的2023年全國兩會調查中,“依法治國”入選十大熱詞。如何更好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今年全國兩會上,圍繞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代表委員積極建言獻策。…
兩會好聲音 都海江委員—— 加快數字博物館建設 “數字博物館將文化與科技廣泛結合於文物保護利用、展覽體驗、文化傳播、管理運營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和廣泛前景。”故宮博物院黨委書記都海江委員建議,進一步筑牢數字博物館制度基礎,加快文物數字化標准制修訂進度,健全文物藏品標准化體系建設等制度,完善文物數字資源知識產權管理制度。…
實干開創更美好未來(直通兩會) 數據來源:科技部、國家統計局等
制圖:張丹峰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
新征程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沒有捷徑,唯有實干。…
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民主法治新步伐) 數據來源: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版式設計:張丹峰
忠實履行審判職責 推進公正為民司法
記者 魏哲哲
3月7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代表委員們表示,過去五年,人民法院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目標,堅持服務大局、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忠實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職責,有力推動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法治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