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生態美 贏得百姓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森林覆蓋率高達83.7%,即便在冬日裡,綠色仍是這個南方山村的亮眼底色。 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福建省龍岩市新羅區小池鎮培斜村發展壯大竹茶加工、農村電商、鄉村旅游產業。…
福州改進生活垃圾處理方式 隨著最后一片垃圾暴露面被焊上防滲膜,福建省福州市紅廟嶺垃圾填埋場二期正式閉場。生活垃圾焚燒協同處置項目正式接收生活垃圾,這意味著福州生活垃圾處理告別了傳統方式。…
監督同頻同步 落實見人見事 核心閱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強化政治監督保障制度執行,增強“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福建省紀委監委印發《關於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常態化的指導意見》,聚焦各項重點任務加強監督,從疫情防控,到做好“六穩”“六保”,從制止餐飲浪費,到護航脫貧攻堅,讓監督重點與重大決策部署同頻同步。…
讓更多人了解微積分(講述·一輩子一件事) 林群在與學生交流。資料照片 林群(右一)和吳文俊夫婦(右二、右三)合影。…
廈門破解涉案財物管理難題 記者從日前在廈門市公安局指揮中心舉行的主題為“刑事涉案車輛先行拍賣,破解執法辦案難點痛點”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在廈門市委政法委統籌協調下,由廈門市公安局聯合市檢察院、市中級人民法院、市財政局等單位打造的“線上線下結合、企業政府配合、系統集成一體、部門聯通共用”的跨部門涉案財物集中管理模式自去年1月份正式運行以來,實現了對涉案財物的集中管理、統一處置,有效維護了當事人合法權益,提高了司法透明度和公信力。 當前,隨著犯罪手段復雜多變,涉案物品也呈現出數量大、種類多、形態各異等特點。…
福建發現大規模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 記者12日從福建省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福建省龍岩市上杭縣臨城鎮城南社區龍翔村發現大規模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 據了解,該足跡群距今8000萬年,共有240余枚,該大型恐爪龍類行跡為我國首次發現。…
中宣部授予福建省“漳州110”“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新華社北京1月10日電 在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到來之際,中央宣傳部向全社會公開發布福建省“漳州110”的先進事跡,授予他們“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福建省“漳州110”,全稱為“福建省漳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直屬大隊”,1990年引領全國建立110報警服務台和快速反應機制,實現了打擊犯罪、維護治安、服務群眾功能的有效整合,贏得了當地黨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眾的高度信賴,被百姓親切地譽為“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漳州110”,推動“110”成為人民警察隊伍的標志性品牌。…
在創新中踐行為民初心(快評) 從1990年創建伊始的7個人、3支槍、一輛三輪摩托車,到如今10個單位、警力224人的專業化隊伍,“漳州110”在30年發展歷程中經歷了巨變,但始終不變的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 創新巡防機制,變坐等接處警為就近接處警﹔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提升警力效能、突出主動預防﹔打通部門壁壘,聯通警務與政務,推動形成社會聯動服務格局…… 立足百姓所思所盼,在創新中踐行為民初心,“漳州110”30年的生動實踐,書寫了一張為民服務的合格答卷,樹起了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鮮活標杆。…
廈門馬拉鬆線上賽超26萬人參與 1月3日原本是2021年廈門馬拉鬆鳴槍開跑的日子,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的廈門馬拉鬆不得不延期舉行。為了鼓舞報名參賽者,也為了讓更多人分享馬拉鬆運動的快樂,廈門馬拉鬆組委會打開了一條為期7天的線上跑通道。…
福建支持民企參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日前,福建省發改委等11部門聯合出台關於支持民營企業參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八條措施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支持民營企業參與福建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加快推進全省交通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 在意見中,福建省提出了高度重視民營企業在交通建設發展中的作用、堅決破除市場准入壁壘、調動民營企業投資積極性、支持民營企業拓寬投融資渠道、支持和鼓勵參與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健全溝通協調機制等措施。…
智慧平台助力精准監督 “通過手機就可以查看同村人享受各種補助的情況,太方便了。”近日,福建省龍岩市新羅區“龍津清風”智慧監督平台微信小程序一上線,該區江山鎮村民鄭秋美就通過平台查詢到她的補助發放情況。…
適老化產品服務多起來(消費視窗·發展銀發經濟②) 核心閱讀 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對相關商品和服務的需求較大,但市場供給相對較少,個性化不夠。當前,各方正在形成合力,加快建立健全老齡產品質量標准體系,同時注重開展消費引導,更好滿足老年人的消費需求 開發優質產品,提高性價比 兩個月前,北京順義區金寶花園社區居民黃奶奶請社區的誠和敬養老驛站在家裡的衛生間中安裝了助浴椅。…
共同發力 大家滿意 在福建省廈門市湖裡區蔡塘快速公交系統站點,道路寬敞平整,市民通行有序,非機動車停在指定停車區,共享單車擺放得十分整齊。 去年4月,湖裡區城市管理委員會通過數字指揮中心接到市民反映停車混亂、佔道經營的問題,當即派出城管局、建設局、市政園林局、文明辦等組成的聯合工作組進行現場督辦。…
八省市公布2021年高考改革實施方案 全國第三批高考綜合改革的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八省市29日公布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安排和錄取工作實施方案。 根據方案,八省市新高考將採用“3+1+2”模式,其中,語文、數學、外語3門使用全國卷,考試時間為2021年6月7日至8日﹔物理、歷史、化學、地理、思想政治、生物6門由各省市組織命題,考試時間為2021年6月8日至9日。…
配套更完善 居住更舒坦(傾聽·老舊小區改造提速) 核心閱讀 在老舊小區改造中,醫療、養老、托育等公共服務設施完善及其智慧化改造,為居民提供了菜單式選擇。作為豐富社區服務供給、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的配套建設,這些項目在改造過程中遇到了哪些難題?改造帶來了怎樣的改變? 在不少老舊小區,社區衛生服務點、幼兒園、文化活動中心等公共服務設施欠缺,給居民生活帶來不便。…
“日子就像蜜一樣,甜!”(決戰脫貧攻堅·一線故事) 核心閱讀 自2016年起,福建省開展殘疾人脫貧攻堅行動,通過多項措施助力貧困殘疾人脫貧。多方合力,構筑社會保障體系﹔發展產業,提升自我造血能力﹔培訓技能,增強貧困殘疾人就業信心……隨著一項項政策措施的落地,全省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已全部脫貧。…
紅色基因,激蕩發展動能(現場評論) 三明的紅色基因傳承,還體現在對老區人民的深情厚誼裡,體現為脫貧攻堅的持續努力 在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採訪,記者來到北山革命紀念園緬懷先烈。剛一進來,就看到很多小學生排著整齊的隊列在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漁旅融合 綠色發展(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嘴角沾著海鹽結晶,臉也晒得黝黑,連著好幾天沒上岸,陳言營咋看都不像個“80后”。 捕撈、裝箱、加冰、轉運,陳言營每天從早忙到晚,累是真累,可心裡也是真甜。…
這些瞬間 留在心間(2020特別報道) 版式設計:蔡華偉 抗擊疫情 你最感動的瞬間是什麼? 榮 冀 湖北省武漢市委編辦行政編制處副處長 2月中旬,我正在社區值勤。一天中午,運送愛心菜的貨車行駛到武昌區濱湖社區時,突然下起了大雨。…
生態美 產業興 百姓富(大國小家·扶貧印記) 今日下黨鄉,夜景格外璀璨。 上世紀90年代下黨鄉舊貌。…
深入田間地頭 培育文明鄉風(文明的力量) 沐浴著冬日暖陽,記者沿一條林蔭路而下,路兩旁茂密的刺桐樹一眼望不到邊:足足有3000多棵,延伸了3公裡多,紅艷艷的刺桐花悄悄躍上枝頭。 這裡是剛剛獲得“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表彰的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山霞鎮。…
生態致富,三明走出小康新路(現場評論) “生態美”與“產業優”有著深刻的內在聯系,良好的生態,本身成為孵化產業的溫床,為那些對品質要求高的產業提供了舞台 “我們的茶葉不噴農藥,在採摘生長期連草都不能除,真正的原生態茶要與樹木雜草共生共榮、和諧生長”。在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的五龍山生態茶園,茶農自豪地向記者介紹。…
“開心農場”讓人開心起來 在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楊橋河南社區河南新村小區,一處花園格外特別:種的不是花草,而是蔬菜瓜果。這是在小區黨支部推動下,居民自主耕種、自主管理的“開心農場”。…
把握新機遇 共謀新發展(兩岸脈動) 核心閱讀 12月9日,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在廈門和台北分別設立主會場,採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兩岸知名企業家、工商團體負責人、中小企業和青年創業者等700多人,圍繞“面對新情勢 再創新契機”的主題,就兩岸產業合作、融合發展等議題,共話新機遇,共謀新發展。…
“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親歷者說) 老村部設在村口,對面就是大山,冬日裡蒼翠依舊。金溪河自山下流過,倒映山景。…
善用改革開新局 三明永安市洪田鎮洪田村民居。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攝 福建三明,八山一水一分田。…
沙縣小吃做成大產業的故事(親歷者說) 冬日的夜晚,福建省三明市沙縣文昌美食街上香味扑鼻、熱氣騰騰,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絡繹不絕。 燒賣、扁肉、滾粉豆腐丸、鍋貼、芋餃、泥鰍粉干、喜粿……各類美味小吃,讓人挑花了眼。…
群眾的笑臉最美 “我出生的地方叫作三明,這裡很多的網紅,不止沙縣和大田。城裡的鋼鐵廠,美得像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