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發揮刑事檢察職能作用依法懲治和預防犯罪 本報福州11月21日電 (記者倪弋)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應勇日前在福州出席全國檢察機關刑事檢察工作會議時指出,要充分發揮刑事檢察職能作用,依法懲治和預防犯罪,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應勇強調,持續做優做強刑事檢察工作,必須依法全面履行刑事檢察職權,堅持罪刑法定、罪責刑相適應、法理情相統一,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
人民城市人民建 人民城市為人民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上海市楊浦區“老楊樹宣講匯”全體同志回信,希望他們“帶動更多市民深入踐行人民城市理念,積極參與城市建設和治理,共建和諧美麗城市,共創幸福美好生活”。 2019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市考察時,首次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強調“無論是城市規劃還是城市建設,無論是新城區建設還是老城區改造,都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聚焦人民群眾的需求,合理安排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努力創造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良好環境”。…
未簽勞動合同,外賣員送餐中摔傷誰賠償?(新聞看法) 未簽勞動合同,若在外賣配送過程中,外賣員不慎受傷,該責任由誰承擔?近日,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工傷保險待遇認定糾紛。 小何在2022年4月入職某網絡科技公司,從事外賣配送工作,沒有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也沒有繳納社會保險。…
做大“森林糧庫” 充實“森林錢庫” 以改革完善制度機制,持續拓展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才能助力森林“水庫、錢庫、糧庫、碳庫”實現更好聯動 湖上雲霧繚繞、水鳥游弋,林間果香四溢、靈芝成片……“全國林改策源地”福建武平捷文村,山上蒼翠蔥蘢,山下群眾日子紅紅火火,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從分山到戶、確權頒証到合作造林、聯戶經營,從發展林下經濟、生態農業到打造鄉村旅游、森林康養產業,當地以林改促發展,走上了“興林富民”的康庄大道。…
接續奮斗建設美好家園(講述·回信背后的故事·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核心閱讀 2019年8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給福建省壽寧縣下黨鄉的鄉親們回信指出,希望鄉親們繼續發揚滴水穿石的精神,堅定信心、埋頭苦干、久久為功,持續鞏固脫貧成果,積極建設美好家園,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5年多來,下黨鄉干部群眾牢記囑托,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發展高山茶葉、優質水果、食用菌、林下經濟,形成“1+4”特色產業格局,同時升級完善路網、電網、水網等基礎設施,助力山貨出山,助力農民增收。…
宋濤會見王金平 本報廈門11月18日電 (記者鐘自煒)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主任宋濤18日在福建廈門會見回鄉祭祖、參訪交流的台灣民意機構前負責人王金平。 宋濤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發表重要講話,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促進兩岸文化交流、增進同胞認同指明方向。…
福建古雷煉化一體化工程二期項目開工 本報福州11月18日電 (記者付文)18日上午,福建古雷煉化一體化工程二期項目開工建設。 該項目總投資711億元,由福建省、中國石化、沙特阿美合資建設,是福建投資規模最大的產業項目,也是中國石化一次性投資最大的煉化產業項目。…
第三十七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揭曉 本報廈門11月17日電 (記者任姍姍、劉曉宇)第三十七屆中國電影金雞獎16日晚在福建廈門揭曉。《第二十條》獲最佳故事片獎,雷佳音、李庚希分別獲得最佳男主角獎和最佳女主角獎。…
我國新增七個世界“最佳旅游鄉村”(新時代畫卷)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村位於雲貴高原最東部、喀斯特地貌發育區,因有18個溶洞而得名,“精准扶貧”重要理念在這裡首次提出。圖為雨后的十八洞村風光。…
茶香繞峻嶺 山水載鄉情(古道春秋) 山重重,水淙淙。不規則的荒石沿著山道一級級向上壘砌,草葉自石縫間伸展而出,為山道染上一層鮮活的綠。…
2024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開幕 本報廈門11月13日電 (記者任姍姍、劉曉宇)13日,2024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開幕式在福建廈門閩南大戲院舉行。本屆電影節由中國文聯、中國影協、廈門市人民政府主辦。…
我國首個高風速海域海上光伏項目並網 圖為東山杏陳180兆瓦海上光伏電站項目。本報記者 劉曉宇攝
本報北京11月11日電 (記者王浩)近日,我國首個建設在高風速海域的海上光伏項目——三峽集團東山杏陳180兆瓦海上光伏電站項目首批發電單元並網。…
我國首次發布國家生態保護修復公報 本報廈門11月10日電 (記者鐘自煒、劉詩瑤)近日,2024東亞海大會暨廈門國際海洋周在福建廈門開幕。開幕式上,自然資源部發布了《國家生態保護修復公報2024》(以下簡稱《公報》)。…
深懷熱愛 深深扎根(堅持“兩創”·關注新時代文藝) 核心閱讀 新時代文學傳承賡續著深入生活、到廣闊的人民生活中去的文藝傳統。與此同時,時代潮流、媒介形式和審美旨趣的變遷,也給深入生活、書寫生活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 要能從生活的表面碎片深入到時代的深層結構,從個體深入到社會,從衣食住行的世俗生活深入到一個民族的文化精神及其倫理情感 好的作品,都是既能觀史,也能入心 海量信息、便捷檢索、遠程體驗,未必能真正拉近作家與生活之間的距離。…
聚春園擦亮閩菜文化招牌 承福味之精髓,續閩菜之新篇。11月1日,由福州市商務局、福州古厝集團指導,中國飯店協會、福州聚春園集團、福州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主辦的第二屆閩菜產業發展大會暨佛跳牆傳承與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在閩菜文化博物館舉辦。…
田地邊建筑垃圾已清理(反饋) 9月23日,人民日報“讀者來信”版刊登《田地邊傾倒建筑垃圾》的群眾來信,反映福建泉州市安溪縣尚卿鄉新樓村田地邊堆滿建筑垃圾問題。對此,尚卿鄉立即組織環衛工人進行清理,目前現場建筑垃圾已全部清理干淨(見圖)。…
精耕細作 做好“海”的文章(深度觀察) 核心閱讀 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漳州市東山縣陳城鎮澳角村考察時指出,村級黨組織要發揮火車頭作用,帶領鄉親們做好“海”的文章,在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往無前。 靠海吃海,如何做好“海”的文章?記者奔赴各地漁村,踏訪“海上田園”,走進加工車間,體驗漁家風情,觸摸海洋漁業全產業鏈條的蓬勃脈動,探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