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福建頻道|熱點專題

自動刷新:10秒30秒手動 

廈門同安首創“工業組團”申領模式 企業不用跑能辦排水証

來源:廈門日報(2019-01-10 16:56)

  企業排水許可証辦理工作座談會現場。(黃靜怡 攝) 市市政園林局和區企業發展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檢查園區地塊標段的“工業組團”排水情況。(同安區經信局供圖) 昨日,同安區企業排水許可証辦理座談會在同安區企業發展服務中心召開,此次座談會吸引了我市其他區相關部門的負責人前來交流學習。市市政園林局…[詳細]

廈門同安區大力推進鄰家公園建設 提升農村居民獲得感

來源:廈門日報(2019-01-08 14:23)

  東宅村的老人在鄰家公園進行地擲球鍛煉。 不用出村就可以逛公園,越來越多的同安農村居民過上了這樣的生活。記者昨日從同安區文體局獲悉,該區從去年以來著力推進一批農村鄰家公園(文體小廣場)的建設。在春節臨近之際,一個個鄰家公園陸續投用,為農村居民提供更為完善的休閑、娛樂和健身場所,提升農村居民獲得感和…[詳細]

廈門同安生態農場:有機垃圾回收還田 生態利用就地減量

來源:廈門日報(2019-01-03 15:03)

  農場產生的菜葉、菜梗等有機垃圾,可以制成有機肥料,實現回收還田,生態利用。 當人們聚焦城市垃圾分類時,廈門同安蓮花鎮生態農場已經悄然開始了一場“垃圾革命”,通過有機垃圾回收還田,生態利用就地減量,走穩農村綠色發展路。 近日,記者跟隨“綠海鷗同安垃圾分類在行動”同安生態農業媒體採風…[詳細]

廈門同安:守護綠水青山厚植綠色發展優勢

來源:福建日報(2018-12-30 08:19)

  同安水環境整治效果顯著,打造“水清、岸綠、景美”的和諧家園,厚植綠色發展新優勢。陳嘉新攝 “抬頭仰望是清新的藍,環顧四周是怡人的綠”“一座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在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上廈門獲得的高度贊揚,亦是對山清水秀的同安區的真實寫照。 作為國家生態區,同安區擁有豐…[詳細]

廈門同安一中濱海校區高中部開建 預計2020年9月開辦

來源:廈門日報(2018-12-28 09:11)

  同安一中濱海校區的入駐將提升環東海域新城的教育配套。圖為效果圖 備受關注的名校建設項目———同安一中濱海校區高中部昨日舉行開工儀式,該校區高中部預計2020年9月開辦。 同安一中濱海校區高中部位於廈門市環東海域新城海城二路999號,是市屬名校同安一中在環東海域新城開辦的實質性分校。該…[詳細]

廈門同安區:加大投入 確保學生“有學上”“上好學”

來源:廈門日報(2018-12-21 14:37)

  同安區委區政府加大投入,不斷提升學校的硬件條件,保証學生有學上。圖為同安一中濱海校區。 踏著晨光走進校園,書聲琅琅回響耳畔,清新的空氣,沁鼻的花香,干淨整潔的教室,平整寬闊的塑膠操場……從當初的很多學校借用宗祠做教室到如今幾乎每所學校都擁有現代化的教學設備、高大亮麗的教學樓和配備齊全的文…[詳細]

廈門同安區:提升醫療衛生服務 保障全民健康

來源:廈門日報(2018-12-20 15:56)

  改革開放40年來,同安區醫療衛生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何東方 攝) 醫療衛生事業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改革開放40年來,同安區醫療衛生事業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資料顯示,1978年,同安縣醫療衛生計生事業經費支出71.55萬元,人均平均期望壽命為63.34歲,醫療衛生機構135家…[詳細]

廈門同安綜合交通路網體系基本形成 助推富美同安高質量發展

來源:廈門日報(2018-12-19 14:24)

  同安交通路網建設突飛猛進,快速便捷的綜合交通路網體系基本形成,助推富美同安高質量發展。 交通,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改革開放40年來,同安交通路網建設突飛猛進,快速便捷的綜合交通路網體系基本形成,助推富美同安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 資料顯示,1978年,原同安縣(含現翔安轄區)僅有354.8公裡通…[詳細]

廈門同安區:煥發富美新面貌 產城融合魅力四射

來源:廈門日報(2018-12-18 14:29)

  2005年 同安影視城周邊多是空地。(吳穩水 攝) 2018年 同安影視城周邊高樓林立。 同安新城成為宜居宜業、產城融合的新城典范。 同安中部老城以原有舊縣城為中心,不斷向四周擴張發展,城區面積不斷擴大,城市形象日新月異。 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詳細]

首頁  上一頁  第 1 2 3 4 5 頁    尾頁

同安區簡介




同安區別稱“銀城”,是廈門最大的行政區,是著名的僑鄉和台胞祖籍地,下轄大同、祥平兩個街道,新民、西柯、洪塘、五顯、汀溪、蓮花六個鎮,竹壩、白沙侖、鳳南三個農場和1個經濟開發區,共有55個社區,85個行政村,土地總面積658平方公裡。

同安位居廈(門)、漳(州)、泉(州)“金三角”中心地帶,北與安溪縣、南安交界,西接長泰縣,東連翔安區,南面隔同安灣與湖裡區相望,西南與集美區毗鄰,是閩南“金三角”重要的交通樞紐。國道324線、省道205線、福廈漳高速公路貫穿全境,同集城市快速通道、集美大橋、杏林公鐵大橋、城市快速道、海翔大道、沈海高速公路、廈安高速公路、福廈高速鐵路以及城市快速公交系統(BRT)等構筑了城市半個小時交通圈。

  • 地形地貌

    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以西溪溺谷為中心,中低山蜿蜒於邊境地帶,向內陸作階梯狀分布,構成明顯的向東南大開口的馬蹄狀地形,主要山脈走向以北西為主。最高點位於北部的雲頂山,海拔1157.2米。

    氣候特征

    同安區境氣候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氣候溫暖,雨量充沛,熱量充足,冬冷但無嚴寒,夏熱而無酷暑,秋涼氣爽宜人,春暖晴雨多變,年平均氣溫21℃。

    人文底蘊

    同安歷史悠久,人才輩出,科技巨匠蘇頌、民間醫聖吳夲(Tao)、理學名宦林希元、一代直臣洪朝選、民族英雄陳化成、語言大師盧戇章、曠世奇才辜鴻銘、華僑旗幟陳嘉庚、婦產科專家林巧稚、化學家蔡啟瑞、乒乓球世界冠軍郭躍華、原交通部部長彭德清等尤為突出,素有“海濱鄒魯之地、聲名文物之邦”的美譽。同安還是著名的僑鄉和台胞祖籍地,與金門、台灣有著緊密的血緣、地緣、史緣、神緣聯系。

    經濟建設

    同安區不斷優化經濟結構調整,在工業經濟平穩運行的同時,第三產業持續向好,都市農業加快發展。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396億元,完成年度預期目標114.8%,同比增長9%。人均GDP預計達到71351元,較“十二五”期末同比增長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