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康:當前房地產稅改革 不符合改革時間表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賈康在証券日報主辦的第十二屆中國証券市場年會上表示,房地產市場相關的制度建設是遏制房價過快上漲的治本之策,當前的房地產稅改革不符合財稅配套改革時間表的要求。 賈康指出,“9·30”樓市新政之后確實遏制了部分城市房價迅速升溫的勢頭,但未來的發展可能仍是繼續“打擺子坐過山車”。…
李佳鵬: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於炒的 中央政治局近日召開會議明確提出,明年要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對於正處敏感期的房地產市場而言,調控長效機制的建立健全將有利於形成穩定的市場和政策預期,從而實現“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於炒的”理性回歸。…
新城控股歐陽捷:房企助推城鎮化有兩種市場機會 新城控股高級副總裁歐陽捷做客人民網直播間 “對於近年來國家提倡的新型城鎮化,其實不適宜在全國范圍內的中小城鎮全面推廣”,新城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近日在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對於房企來說,目前隻有兩種中小城鎮具有市場機會。 歐陽捷認為,人口的流動是考量是否適合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指標,在一些人口長期流出的中小城鎮,大量搞基礎設施建設可能會造成資源浪費。…
9個月“三調”,樓市透出哪些新走勢? 國家統計局13日發布數據顯示,繼10月份之后,11月份全國商品住宅銷售面積和銷售金額增速再度雙雙回落。重點城市房地產市場成交呈集體降溫之勢。…
王石:“凡是要超萬科的 下場都不太好” 三家房企邁入3000億陣營,王石發話: 今年房地產市場的火熱行情,讓房地產企業收獲滿滿。然而作為行業龍頭,萬科對業績“大躍進”有不同看法。…
萬科總裁:樓市不存在“崩盤”風險 制圖:蔡華偉 房價為何坐上“過山車”?如何看待本輪調控?記者獨家專訪房地產龍頭企業萬科總裁郁亮 2016年,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可謂經歷了“冰火兩重天”:一邊,不少中小城市大量商品房賣不出去,地方企業合力採取補貼、促銷等手段去庫存﹔另一邊,一些大中城市銷售漸熱,房價在不經意間過快上漲,10月份前后的限購限貸等調控措施又讓市場快速降溫,和著季節更替一夜入秋。 樓市為何突然坐上“過山車”?該如何看待本輪樓市調控?讓房地產業行穩致遠,未來應當如何作為?近日,本報記者獨家專訪萬科總裁郁亮,請這位中國房地產龍頭企業的領航者盤點他眼中的樓市2016。…
樓市限購效應顯現 房地產投資增速恐回落 國家統計局下周將公布多項宏觀經濟運行數據,《經濟參考報》記者綜合多方信息預測,受到房地產限購政策以及高基數等影響,11月宏觀經濟運行將小幅放緩,但仍處平穩區間。 中信証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諸建芳認為,房地產限購政策的影響開始顯現:一方面,商品房消費面積和房地產相關消費品銷售增速開始回落﹔另一方面,房地產投資增速(單月同比)也開始回落。…
去杠杆的緩與急 去杠杆是供給側改革五大任務的一個重頭,其主要目標是遏制我國整體債務規模的過快上升,同時防控金融杠杆風險。針對實體杠杆與金融杠杆不同的特性,2016年去杠杆政策緩急有序,取得了一定成效。…
劉士余痛批“野蠻收購”被熱議 業內人:有的放矢 “不當奢淫無度的土豪,不做興風作浪的妖精,不做坑民害民的害人精” “你用來路不當的錢從事杠杆收購,行為上從門口的陌生人變成野蠻人,最后變成了行業的強盜,這是不可以的。”上周五,証監會主席劉士余痛批“野蠻收購”的講話,在周末掀起了軒然大波。…
房企資金“見頂” 業內人士:明年需做好過冬准備 隨著樓市調控政策密集出台,進入房地產和基礎產業領域的各路資金迅速“退燒”。信托渠道融資規模“腰斬”,房企債券融資下降7成,美債提前贖回,讓2016年的“吸金王”年底慘淡收官。…
專家:一些地方政府因地價上漲違約毀約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發布, 提出“完善政府守信踐諾機制”,大力推進法治政府和政務誠信建設。 日前,記者就這一話題採訪了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應鬆年。…
融創孫宏斌:這次的宏觀調控力度超過以往每一次 “這次調控的嚴峻程度是很多企業預計不足的,這次的宏觀調控力度超過(以往)每一次,這一次是自上而下的,是目標管理的。”融創中國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宏斌日前在參加中國民生銀行和全聯房地產商會聯合主辦的“中國不動產金融年會·2016”演講時表示。…
樓市泡沫淹沒的是百姓幸福感 由投資投機性購房導致的房價暴漲和樓市亂象,必然加重購房者特別是剛需購房者的負擔,使百姓的幸福感大打折扣。在這樣的情況下,政府及其職能部門有責任通過宏觀調控防范泡沫風險和金融危機,使國民經濟穩步健康發展。…
新華社三天三次警示樓市:加杠杆隻會導致虛火上升 “去庫存”要打持久戰——三評樓市變局 最近一個時期,“地王”頻出、房價普漲,然而,看似紅火的樓市景象並不能掩蓋庫存壓力猶大的現實,“去庫存”仍是樓市面臨的嚴峻挑戰,要做好打持久戰的准備。 在一系列政策“組合拳”的作用下,樓市去庫存初見成效。…
調控地方樓市須標本兼治 限購限貸抑漲作用有限 調控地方樓市須標本兼治 今年以來熱點城市房價高燒不退,時隔兩年的“限”字旗重出江湖。據報道,廈門發出“限購令”不久,武漢也祭出了限貸消息,后續或有更多城市加入政策收緊序列。…
評論:根治天價學區房須平衡教育資源 據報道,北京市西城區一個房產中介近日在網上挂出售價150萬元的“學區房”。經調查,此“房”非可居住的房屋,隻不過是一條面積10平方米左右的過道。…
城市是否都要“向上”發展 一座座摩天大樓拔地而起,最高樓紀錄不斷刷新,超高樓林立真的是好事嗎—— 城市是否都要“向上”發展 建設中的“中國尊”,規劃高度528米,建成后將成為北京第一高。 本報記者 袁 勇攝 曾經在歐美風靡一時的摩天大樓風潮,正在我國的城市中出現。…
央企扎堆造地王 半數拜國企所賜 6月首日,央企再度在上海土地市場大顯神威。繼上月央企保利地產(保利西山林語保利新茉莉公館)“任性”豪奪周浦地王之后,昨天上午,經過一個多小時激烈爭奪,隸屬財政部的上市公司 信達地產 以58.05億元總價奪得上海寶山區顧村一地塊,溢價超過303%,刷新今年上海土地市場溢價率紀錄。…
評論:三期疊加 穩定樓市意義重大 根據機構測算,考慮地方政府債務置換,資金投放並未縮減,4月全口徑社會融資同比增長17%,高於3月16.6%的水平,延續了一季度高增長的態勢。但是,4月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零售總額、1-4月固定資產投資等重要指標,增速全線下滑,與一季度形成明顯反差。…
把脈房地產業走向 縱論土地投資價值 今年上半年,中國樓市地王頻現、“漲聲一片”,限購呼聲此起彼伏。熱錢涌動、資本凶猛,它們從何而來又去往何處,下半年中國樓市走向如何? 6月15日-17日,作為國內深具影響力的房地產業論壇——“2016中國房地產發展高峰論壇暨城市土地展”將在舟山盛大啟幕,屆時將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學者、龍頭房企精英領袖等同台共話,聚焦行業熱點,直面產業難點,把脈中國房地產業走向,論劍城市價值與全球化趨勢,同時展現城市土地投資魅力。…
4月全國首套房貸平均利率再創新低 金融搜索平台昨日公布的4月中國房貸市場月度分析報告顯示,本月全國首套房平均利率為4.52%,繼續創歷史新低。環比上月4.54%,下降0.02%;同比去年4月的5.74%下降1.22%。…
國土部:新增用地向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鎮傾斜 記者25日從國土資源部獲悉,國土部日前制定下發《關於進一步做好新型城鎮化建設土地服務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在保障新型城鎮化用地需求、釋放內需潛力、提高城鎮化質量等方面發揮應有作用。 通知要求統籌各業各類用地,保障新型城鎮化用地需求。…
資本嗅到房屋租賃商機 推公共長租房助去庫存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3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超7.3億平方米,雖比2月末有所減少,但去庫存壓力仍大。業內人士認為,我國應大力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推廣公共長租房將是去庫存的有效解決方案之一。…
土地使用權“續費”之爭持續發酵 諸多問題存在分歧 部分地方居民住宅土地使用權到期事件還在持續發酵。昨日,國土部、浙江省國土資源廳組成了聯合調研組赴溫州調研指導住宅土地使用權20年到期的延長問題,但尚未指明具體解決方向。…
北京2020年9成老人居家養老 4%將入住養老機構 預計到2020年,北京常住老年人口將達到400萬人左右。《北京市養老服務設施專項規劃》昨天公布,按照400萬人配置各類養老服務設施。…
房地產投資負拉動:建材業過半虧損 全行業產能過剩 建材業過半虧損 陷全行業產能過剩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至10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名義增長2%,連續19個月出現下滑,也再次成為1998年房改以來中國經歷的最差投資數據,而在兩年前,這一數據還長期維持在20%以上。這一變化,也給了作為其上下游產業直接受影響者的建材業當頭一棒,行業原本快速擴張的態勢迅速消失,甚至出現隻能依靠“賠得起”來維持生存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