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閉住宅小區該怎麼“打開”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近日印發。《意見》指出,“我國新建住宅要推廣街區制,原則上不再建設封閉住宅小區”,同時“已建成的住宅小區和單位大院要逐步打開”,這一條廣受關注並引發熱議。…
專家:五重原因導致香港房價下跌 10年上漲后需要回歸理性 觀點稱,經過十年的上漲,香港房價從今年開始將迎來中長期的蕭條。 2月15日,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公開回應媒體稱,香港經濟面臨挑戰。…
王石:過去在東部掙錢的企業適時該貢獻西部 中國國家層面提及“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規劃以后,基建、港口、外貿等都將成為拉動中國經濟的支撐點,房地產是少被關注的行業產業。 但一帶一路戰略串聯起來的是國家、區域和城市的經濟聯系,但凡有城市的地方就有房地產的發展機會,並且基建、港口和外貿等產業的帶動,也會刺激新的房地產投資需求。…
王石:萬寶之爭並非突然發生 捍衛的是萬科30年的文化 央視專訪王石:未來,萬科30%的員工將會被機器人取代! 在央視財經最新播出的財經人物紀錄片《遇見大咖》王石特輯之中,王石首次公開回應“萬寶之爭”:我捍衛的是萬科30年形成的文化﹔他首次邀請攝制組進入深圳的家中拍攝,展示了自己私下的生活﹔他攀過珠峰,玩過滑翔機,他坦誠現在的最愛是皮劃艇…。.《遇見大咖》欄目組用半年多的時間,跟蹤拍攝了王石的工作和生活,以下內容來自這部關於王石的30分鐘的紀錄片。…
潘石屹:房地產市場存在過剩 共享空間是去庫存好方式 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鏈家集團副總裁王擁群分別代表雙方簽約 在我國房地產市場面臨高庫存壓力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地產人開始探索去庫存的方式。隨著SOHO 3Q、優客工廠等共享辦公空間的誕生,以共享經濟為依托的聯合辦公已經成為一種新的去庫存的方式。…
任志強炮轟某專家:炸掉庫存是開發商權力 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28日訊 近日,任志強發表“7億庫存難消化隻能炸掉”言論又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昨日,他因某李姓專家的口誅筆伐發布長微博予以回擊。…
農村危房改造資金存亂象 村干部“雁過拔毛” 農村危房改造是幫助貧困農戶實現“安居夢”的一大惠民工程。但這項政策在基層執行過程中存在大量的問題: 一是不公開、不公示,暗箱操作,產生了滋生腐敗的制度漏洞。…
王健林說2016年萬達不再是地產公司 在萬達集團2015年工作報告裡,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宣布,到2016年底,萬達將不再是房地產企業,而成為綜合性企業。 按照王健林的表述,其實萬達不是退出房地產,只是不再把房地產作為主導產業,不再作為萬達收入和利潤增長的主要來源。…
馬光遠:鼓勵部分農民工先買上房 知名經濟學者、民建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馬光遠6日在南京談及中國樓市時表示,目前中國樓市去庫存壓力各地差異大,不同城市間存天壤之別。在庫存高企的三、四線城市,應多措扶持鼓勵一部分農民工先買上房。…
任志強兩天連發6文:萬科那點事絕不是寶萬之爭 1月2日下午至3日早間,任志強連發六篇微博表示,萬科不過是寶能收購的標的物,股東之間的控制權之爭是與華潤的爭奪,任志強在微博表示,有空還會就此繼續發文表態。 原文:任志強 過去的一年裡和房地產相關的有兩件大事。…
評論:農民工不願“市民化”嗎? 原標題:農民工不願“市民化”嗎? 毛建國 告別家鄉,走進城市,是多少農民工向往的生活。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快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就是要著力打破農民進城的種種體制障礙,讓他們真正在城市“安家落戶”。…
調查稱台灣7成民眾看跌明年房價 專家:小幅下跌 據台灣《經濟日報》報道,台灣永慶房產集團公布最新房產趨勢調查,結果顯示高達七成民眾看跌明年房價。永慶認為明年房價難逃下跌,但由於利率仍在低檔,預估跌幅在10%內,不會出現急殺崩跌。…
謝國忠看淡樓市:房價會每年掉7% 連跌20年跌掉80% 說到房價,上周,社科院發布了一年一度的中國住房發展報告,但是一經發布就被解讀為,房價將會斷崖式下跌,社科院又“緊急”回應,相關報道“以偏概全”,但是我們回顧也發現,這幾年,各界對於房地產的種種預測也是非常有趣。 預測房價 學者輸給開發商 近日社科院發布的《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15-2016》指出,目前住房市場內部結構失衡,外部風險積聚。…
未來10 年,房地產還是一塊“好肉” 題記 房地產開發企業要想自強於群狼逐鹿的地產之林,最根本的是“脫胎換骨”,把自己變成強悍的狼,與狼共舞 10年,過去10年,中國地產風雨兼程…… 在飽受謫誹和爭議的房地產業界,在“描黑”開發商很容易達成共識的時期裡,地產人經歷了10年的“地產跌宕起伏”,相信時間會給長期“戴綠帽、背黑鍋、穿草鞋”的地產人一個安慰、一個正名、一個家…… 10年走過,時間馬上來到2016年了。 國民經濟的需要,房地產市場的呼喚,政府相關政策的連續出台,讓房地產行業與地產人有了被記憶和被重估的價值,這體現出國家宏觀經濟和人們對地產界的期望,更體現出地產人的一種責任與擔當。…
中國社科院發文澄清:“房價斷崖式下跌”不准確 周四晚間,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官網發布信息澄清,“明年房價或會出現斷崖式下跌”的報道不准確。 據悉,中國社科院財經院今天發布《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15-2016》報告。…
福州新區發展論壇暨新區特別推薦樓盤頒獎典禮 11月30日,由福建新聞頻道《福建房產報道》、分眾傳媒、海峽之聲陽光調頻FM99.6、藍房網等多家媒體聯合主辦的“2015福州新區發展論壇暨新區特別推薦樓盤頒獎禮”,在福州市中心世紀金源大飯店圓滿舉辦。來自福州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王阿忠教授,福州房地產行業的資深專家們,以及福州主流房地產開發企業的精英代表們,應邀參與此次論壇活動。…
林中:全國布局25個城市 保証20%以上增長率 就像不久前徒步戈壁一樣,旭輝地產是一個懷抱理想、耐得住寂寞和荒涼的遠行者。 在旭輝上市三周年之際,旭輝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兼執行董事林中向人民網記者暢談未來五年的規劃:“到2017年,旭輝的銷售目標是500億元,在此之前會保持40%的增長率,在2017-2021年會逐步降低增長率、穩定在20%以上。…
賈康:部門爭議或將拖延 房地產稅立法進程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財政部財科所前所長賈康在日前召開的第十一屆中國証券市場年會上表示,財稅改革作為全面改革的重頭戲和開場鑼鼓現在已經表露出了與中央要求的時間表不相匹配的跡象。 “中央明確要求,財稅改革的重點和基本的事情要在2016年做出來,僅從稅制改革來看,現在6大稅種具體改革進展緩慢。…
專家:樓市“去庫存”將貫穿2016年 原標題:專家:樓市“去庫存”將貫穿2016年 日前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提出,化解房地產庫存,促進房地產業持續發展。緣何這次提及“化解房地產庫存”,並將其與房地產業能否持續發展挂鉤?如何評估樓市當前的庫存及其對樓市和經濟的影響? 微觀上,庫存是一個企業管理的概念,是指企業為銷售而准備的原材料、中間品以及產成品,即所謂“庫存管理”。…
王健林:中國體育產業尚處在嬰兒期 存巨大發展空間 “按照國際慣例……中國體育產業規模小於250億美元,也就是最多1500億人民幣。2014年美國體育產業規模是5000億美元,中國人均體育消費隻有美國的八十分之一。…
不動產登記目的並非壓制房價 對樓市影響有限 原標題:不動產登記目的並非壓制房價 對樓市影響有限 據報道,從9日起,北京市正式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16個區縣的市民新申請辦理的將不再是過去的“房本”,而是不動產權証書。另外,原有的房屋、土地等權利証書繼續有效,遵循“不變不換”的原則,權利不變動,簿証不用更換。…
汪濤:房地產銷售現回暖 高庫存拖累經濟增長 原標題:汪濤:房地產銷售現回暖 高庫存拖累經濟增長 瑞銀集團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近日表示,今年7%左右的GDP增長目標可以實現,但未來兩年經濟增長將承受較大下行壓力,而壓力主要來自於房地產建設的調整,以及工業生產和投資的放緩。 瑞銀發布最新研究報告預計,2016年中國經濟增速將從 2015 年的 6.9%-7%下滑至 6.2%,2017 年進一步放緩至 5.8%。…
住建部副部長陸克華:海綿城市建設“時間表”確定 原標題:海綿城市建設“時間表”確定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指導意見,要求通過海綿城市建設,最大限度地減少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將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與此同時,正式確定了推進“時間表”,要求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
東易日盛董事長:互聯網家裝“嗓門”大 傳統家裝很焦慮 東易日盛裝飾集團董事長陳輝 2015年,互聯網家裝攪動了整個家裝行業的漩渦。傳統家裝公司也不甘示弱,在觀望的同時,也紛紛開始利用互聯網進行突破。…
李鐵:以房地產為主導的 城鎮化模式面臨挑戰 原標題:李鐵:以房地產為主導的 城鎮化模式面臨挑戰 “以房地產為主導的城鎮化發展模式正面臨嚴重挑戰。”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在17日新華網主辦的“中國新型城鎮化創新發展論壇”上做出上述表述。…
林毅夫:5年后中國可能躋身高收入國家 9月12日,首屆思想中國論壇暨北京當代經濟學基金會成立大會在北京召開。林毅夫提到,發達國家的理論是在不斷變化的,發展中國家到底選擇哪個發達國家理論來應用,同時理論也因限制條件不同而異。…
林毅夫:“十三五”保持7%左右的增長應該沒有問題 10日,多位專家在大連“鳳凰-北大國發院早餐會:中國經濟轉型新挑戰”上表示,在面臨經濟下行壓力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增速依然存在“保8%”可能,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空間較大,如能用好投資機會,可以保持一個較長時間的中高水平增長。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教授林毅夫認為,“十三五”期間保持7%左右的增長應該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