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調控 央行、銀監會、國土部這些決策層怎麼說? 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牽動無數人心弦的房價問題,依然是聚焦了眾多目光的議題,來自全國兩會的每一次相關發聲都被賦予了反復解讀的空間。 記者梳理發現,全國人大、央行、銀監會、國土資源部、住建部在全國兩會期間答記者問時均正面回應了樓市問題,不過並沒有傳遞出所謂“打壓”房價的明確信號。…
政協委員黃其森:特色小鎮應避免“千鎮一面” 全國政協委員、泰禾集團董事長 黃其森 “很多地方‘一哄而起’做小鎮,難免一窩蜂,特色小鎮應重在‘特色’。”全國政協委員黃其森近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到對國內“特色小鎮”建設風潮的看法。…
辜勝阻:建立“支持住、抑制炒”的房地產長效機制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民建中央副主席辜勝阻5日做客“2017新華網全國兩會特別訪談”,與網友進行在線交流。 辜勝阻表示,現在的房地產市場分化嚴重,三四線城市還是嚴重的高庫存,但是一線的一些城市現在面臨供不應求、房價上漲。…
發改委:要防止開發區大量圈地大搞房地產開發 記者從發改委網站獲悉,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開發區改革和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7]7號,以下簡稱《若干意見》)。為全面把握《若干意見》精神,記者採訪了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
保護耕地迫在眉睫 耕地佔補平衡絕不能玩虛的 種種因素都顯示保護耕地越來越緊迫。從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結果看,我國人均耕地少、耕地質量總體不高、耕地后備資源不足的基本國情沒有改變。…
房價暴漲擾亂經濟轉型不是危言聳聽 房價!房價!被誰綁架?一句“有泡沫的城市房價還在漲﹔沒泡沫的城市想漲也漲不上去”道出當下——經濟呈L型走勢時的中國尷尬“房事”。其實,后一句話已經不那麼准確了。…
新華社:剪除樓市毒瘤刻不容緩 近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再出重拳規范房地產開發企業,明確提出將對發布虛假房源、惡意炒作、捂盤惜售等9種不正當經營行為依法嚴懲。在多地樓市調控升級的背景下,此舉無疑又是一記響雷,表明政府意識到當前整治房地產市場秩序已刻不容緩,決心剪除擾亂市場的毒瘤以實現房地產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
分區限購助推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國慶節期間,北京、天津、蘇州、成都、鄭州、無錫、濟南、合肥、武漢等多個城市先后發布新樓市調控政策,多地重啟限購限貸。面對這一輪的調控,市場上眾說紛紜,共同關注的問題包括:限購限貸能否穩住樓市?會不會帶來房價以及宏觀經濟的快速下滑?顯然對這些問題的回答涉及到多方面影響因素,不可能作出准確預測。…
新加坡:先要房?先要娃? 新加坡政府一直為人口出生率過低發愁,總理公署高級政務部長楊莉明最近的有關言論更引起全國討論:年輕夫妻究竟應該先要房還是先生娃? 談及結婚生子問題時,楊莉明認為,新加坡年輕人可以先生孩子再考慮安家置業。新加坡《海峽時報》11日援引楊莉明的話說:“做愛隻需要很小的空間。…
人民日報:莫讓資金脫實入房 炒樓並不創造就業 ■緩解“資產熱”而“實業冷”的矛盾,最終還得依靠優化營商環境,讓資金主動回流到實體經濟 最近,上市公司普天通信擬賣掉北京兩套學區房以求保殼,引起關注。多數人印象中“不差錢”的上市公司從樓市中套利,是否有違邏輯?細看A股半年報,居然有900多家上市公司的業績都難追普天通信那兩處學區房的評估價,這意味著近1/3的A股上市公司辛辛苦苦打拼半年,還不如賣兩套學區房來錢容易。…
樓市調控不能一味地“限” 從限價到限貸再到限購,直至13條意見發布,南京市在穩定房價方面,已經連發“四箭”,用“高度重視”來形容,也不為過。但是,從內容來看,卻乏“新”可陳,就是在炒冷鈑。…
莫讓虛假營銷加重樓市焦慮情緒 近日,深圳市南山區僑城尚寓“6平方米售賣88萬元”的新聞令人咋舌。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通報稱,該項目涉嫌違法改建銷售,有關房地產中介機構涉嫌違法違規經營已被責令整改,已經售出的房子也被要求解除協議。…
熱點城市房價快速上漲 專家建議推進“特大鎮改市” 近來,我國部分城市房價較快上漲,這一現象引發公眾關注。在最近舉行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上,業內專家表示,一二線城市房價上漲原因之一在於城市化失衡。…
樓市泡沫淹沒的是百姓幸福感 由投資投機性購房導致的房價暴漲和樓市亂象,必然加重購房者特別是剛需購房者的負擔,使百姓的幸福感大打折扣。在這樣的情況下,政府及其職能部門有責任通過宏觀調控防范泡沫風險和金融危機,使國民經濟穩步健康發展。…
人民日報關注樓市去庫存 人民日報關注樓市去庫存(上):謹防“翻燒餅” 開欄的話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因城施策化解房地產庫存,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部分二、三線城市目前房價有所上漲,上漲之后是否有利於消化庫存?如果放任這種熱情高漲,會不會重新積累新的庫存?不同類型地產之間,比如商用房和住宅,庫存狀況是否有所區別?本報記者兵分七路,在廈門、合肥、南京、蘇州、天津、蘭州、沈陽等地調研。…
新華社三天三次警示樓市:加杠杆隻會導致虛火上升 “去庫存”要打持久戰——三評樓市變局 最近一個時期,“地王”頻出、房價普漲,然而,看似紅火的樓市景象並不能掩蓋庫存壓力猶大的現實,“去庫存”仍是樓市面臨的嚴峻挑戰,要做好打持久戰的准備。 在一系列政策“組合拳”的作用下,樓市去庫存初見成效。…
保障房違規分配,漏洞在哪兒 人民視覺 國家審計署日前發布的《2015年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蹤審計結果》顯示,去年有5.89萬戶家庭隱瞞收入、住房等信息通過審核或應退出未退出,違規享受城鎮住房保障貨幣補貼6046.25萬元、保障性住房實物配租(售)3.77萬套,6544套保障性住房被違規銷售或用於單位辦公、對外出租經營等。 建設保障房,是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絕不能讓最應該入住的中低收入者被擋在門外。…
新華時評:房地產中介要服務於“去庫存”大局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七部門近日發布的《關於加強房地產中介管理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意見》,正文第一句話就是“房地產中介行業是房地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既然如此,房地產中介理所當然要服從“去庫存”中心任務,服務於“三去一降一補”工作大局。…
社科院專家:本輪房價周期到頂 樊綱:降價不可能 中國的房價總是牽動人心。針對未來房價走勢,盤古智庫宏觀經濟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張明和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隔空”給出截然不同的答案:張明認為,本輪房價周期頂部已現,部分城市房價即將進入回調期,而樊綱直接打破“幻想”:房子降價不太可能! 近日,張明撰文指出,本輪房價周期頂部已現,預計2016年四季度至2017年一季度,部分城市房價即將停止上漲,轉而進入回調期。…
著名經濟學家樊綱:房價上漲不能簡單歸結於貨幣超發 為期四天的2016博鰲房地產論壇圓滿閉幕,參會嘉賓圍繞主題“改變的力量”,展開了一場論戰。“去庫存”、“房價飛漲”、“地王頻出”是今年房地產市場的三個關鍵詞,也是博鰲房地產論壇上出現頻率最高的字眼,三十年來一路高歌猛進的房地產行業需要我們再一次的重新出發。…
胡潤:一線城市房價上揚帶動高淨值人群擴容 泰康與胡潤研究院日前在京發布的《2016中國高淨值人群醫養白皮書》顯示,盡管2015年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但內地樓市的回暖,特別是一線城市房價的明顯上揚,卻帶動高淨值人群持續擴容,中國高淨值人群數量仍維持兩位數增長。 高淨值人群一般指資產淨值在600萬人民幣(100萬美元)資產以上的個人。…
史上最嚴“土地出讓令”突擊南京 開發商面臨洗牌 土拍新政將影響新房上市量 就在上周,南京市政府正式發布《關於調整南京市土地公開出讓競價方式、商品房貸款首付比例的意見》,就商品住房貸款首付比例及土地出讓條件作出了較大調整。其中涉及商品房首付比例上調的政策,被諸多業內人士解讀成較為溫和的限貸新政。…
樓市現狀和走勢如何?業內人士和專家聚焦樓市四大熱點 一線城市及部分二線城市樓市經歷了上半年的升溫后,樓市趨緩、地王頻現、限購限貸、杠杆風險等成為房地產業的熱點問題。日前在海南舉行的2016博鰲房地產論壇上,與會人士就此發表了各自的看法。…
樓市降溫政策頻出對房地產市場影響幾何? 近日,針對一些熱點城市地王頻出、房價“高燒不退”的現象,多地多部門陸續出台了一系列降溫政策,直指房地產企業融資、拿地以及個人住房信貸。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房企利用金融杠杆獲得資金手段繁多,成為推高地價房價的一個重要原因。…
社科院專家:房地產將進入市場調整期 由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財經院重大專題研究成果《中國住房2016中期報告》發布會”近日在京舉行。在會上,社科院下屬院所房地產領域相關專家攜手會診當前中國房地產問題,共同把脈下半年房地產市場發展走勢。…
畢業房租靠爸媽 能靠多久? 暑期過半,畢業租房季進入高潮,新就業的95后們已經開始進入大城市,“工資少、房租高”是他們面對大城市生活的第一道坎——某國內知名網站日前發布的95后租住行為大調查報告顯示,超過40%的95后畢業生租房仍需父母支援,在半年內能實現獨立交租的畢業生僅為17.11%,大部分畢業生正在經歷租房“錢”規則。 對於畢業生們而言,最理想的情況當然是剛畢業就覓得高薪工作,生活優渥,房租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