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深入推進生態環境治理,探索綠色惠民
山海畫廊 釋放發展潛能(聚焦生態文明試驗區①)
數據來源: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福建省生態環境廳
福建三明市泰寧縣大金湖畔梅口鄉一處水岸新村。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攝
編者按:2016年8月,中辦、國辦印發《關於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旨在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推進生態文明領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目前,我國已設立了福建、江西、貴州、海南4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4省結合當地實際與特點,以體制創新、制度供給、模式探索為重點,為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探索路徑、積累經驗。即日起,本版推出“聚焦生態文明試驗區”系列報道,關注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如何凝聚改革合力、增添綠色發展動能、探索生態文明建設有效模式。
山海畫廊,人間福地。自2016年8月獲批成為全國首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5年來,福建交出優秀答卷。
起步早、力度大、成效好、亮點多……7月召開的2021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上,中國工程院發布評估報告,為福建生態省及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點贊。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5年來,福建穩步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實施方案》部署的六大領域26項重點任務,按期取得38項重大改革成果,基本構建起產權清晰、多元參與、激勵約束並重、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治理,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
從昔日的臭水湖到如今的城市會客廳,位於福建廈門市的筼筜湖變化巨大。
筼筜湖水域面積1.6平方公裡,曾是內灣漁港,上世紀70年代因為圍海造堤成為內湖。由於大量污水直排入湖,筼筜湖區一度污染嚴重。“那會兒,行人經過時都是捂住鼻子快走。”廈門市筼筜湖保護中心水質管理員陳清福記憶猶新。
自1988年起,廈門按照“依法治湖、截污處理、清淤筑岸、搞活水體、美化環境”方針,對筼筜湖進行了四期大規模整治。經過33年不懈治理,當地探索出一條符合當地實際的綠色治理之路。
筼筜湖水域特別種植的約2.6萬平方米的紅樹林,成為生態修復的重要一環。“紅樹林不僅為魚兒、鳥類提供了適宜的生活環境,還促使咸淡水交迭環境的生態平衡得以恢復,筑起筼筜湖的生態圈。”陳清福說。
種植紅樹林只是治理方法之一。多年來,廈門按照源頭控制、中間減排、末端治理的管理思路,累計投入資金約11.3億元。如今的筼筜湖,水質顯著改善,湖區累計發現游泳生物63種、浮游植物123種、浮游動物73種、底棲生物14種,其中發現小型鯊魚、海龜、中華鱟等多種珍稀生物,湖區水體生態穩定性逐步提升。
最愛月斜潮落后,滿江漁火列筼筜。如今,水清岸綠、白鷺齊飛的勝景再現,筼筜湖的治理依然在路上——
2020年5月1日,《廈門經濟特區筼筜湖區保護辦法》正式實施。筼筜湖自此開始了由點到面、由水下到岸上、由管理到保護、從自管到共治的轉變,迎來全流域治理和保護的全方位升級。目前,筼筜湖已進入第五輪綜合治理。
“90后”鄭磊畢業於廈門大學,工作地點就在筼筜湖附近。2020年8月,他成為廈門首批“市民湖長”。著眼“共建、共治、共享”,“市民湖長”由廈門市筼筜湖保護中心面向全社會招募,要求具備水生態環境保護、水生態治理等相關專業知識,主要負責湖區日常巡查,收集和反映市民意見、建議等。鄭磊所學專業是海洋生態學,他說:“我希望發揮專業優勢,助力將筼筜湖打造成廈門的一張閃亮名片。”
一湖碧水,映出廈門生態治理的生動實踐,更見証了福建擦亮生態底色的決心。
“5年來,福建污染防治共治卓有成效,生態保護修復向縱深推進。”福建省生態環境廳有關負責人介紹:2020年,全省森林覆蓋率66.8%,實現全省九市一區國家森林城市和所有縣(市)省級森林城市“兩個全覆蓋”,12條主要河流Ⅰ—Ⅲ類水質比例97.9%,九市一區城市空氣優良天數比例98.8%,全省水土流失率降至7.52%,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82.9%。
創新,構建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5月18日,一張編號“0000001”的林業“碳票”,發放到福建三明市將樂縣常口村黨支部書記張林順手中。
何為“碳票”?三明市林業局副局長陳美高介紹:林業碳票是指域內權屬清晰的林木,經第三方機構檢測評估、林業主管部門審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備案簽發的林業碳匯量而制發的具有收益權的憑証,具有交易、質押、兌現等權能。
“林業碳票的探索,旨在破解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中難度量、難抵押、難交易、難變現等問題。”陳美高說。碳票首發當天,還簽約了全國首批林業碳票收儲協議和全國首單林業碳票授信貸款協議,制度創新迅速釋放紅利——“以往,我們常口村每畝生態公益林每年僅有幾十元補償金。”掰著手指,張林順算起細賬,“如今有了碳票交易,村裡通過被收儲的1萬噸碳減排量,新增14萬元收入。”
同一片森林,獨到“算法”賦予獨特價值。作為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重要策源地,三明的不斷探索,折射出福建深化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的不懈努力。
樹立綠色導向——建立黨政領導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建立經常性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制度,取消對南平、龍岩、三明、寧德4個山區市和平潭綜合實驗區以及34個縣的GDP指標考核﹔
完善監管體系——以機制創新破解生態環境監管的共性難題,推進生態雲應用、深化環境監管網格、環境信用評價等制度的應用推廣﹔
健全生態司法——實現省市縣三級生態司法機構全覆蓋,探索“補植令”等生態恢復性司法,創新生態司法與生態審計銜接機制……
“隨著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深入推進,福建39項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入選《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福建省發改委生態處有關負責人介紹,福建探索創新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模式,為全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徑、新方法。
惠民,推動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地處閩北的南平市森林覆蓋率超過78%,生態資源富集。近年來,當地創新推進“武夷品牌”“生態銀行”“水美經濟”建設,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走出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相得益彰之路。
南平優質農產品豐富,卻始終缺少有影響力的品牌。如何讓好產品賣出好價錢?2018年起,南平推出“武夷山水”區域公用品牌,為優質農產品“代言”。通過嚴格審核,浦城大米、政和白茶等30多個農產品獲得首批商標授權。
品牌效應如何?南平市浦城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述斌感受深刻:“浦城大米入選武夷山水品牌以來,優質稻米每公斤售價比一般大米高出不少,帶動了1.2萬多戶農戶增產增收。”
破解“捧著金飯碗要飯”的困境,南平更打出生態產業化的組合拳。
依托優質水資源,某公司的飲用水項目落戶南平武夷山市洋庄鄉工業園區,今年4月完成竣工驗收后正式投產,預計年產100萬噸飲用天然水。“武夷山水生態優良,主要流域水質達標率100%。”該公司總經理徐衛建說,瞄准獨特生態優勢,項目將結合當地的優勢產業,進一步延伸茶產業鏈條。
立足地域內山多、林地多、農業資源多樣性特點明顯的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南平把發展綠色經濟作為主要方向。今年上半年,食品加工、林產工業、茶產業產值分別同比增長8.7%、15%、14.8%,旅游人數和收入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149%、136.3%。
推動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南平並非個例。
數據顯示,近年來,福建單位GDP能耗持續下降,清潔能源裝機比重達56%,萬元GDP水耗、能耗分別較2000年下降了90.57%、58.60%。
“改革賦能,福建綠色更新、更濃,也成為福建高質量發展的最美底色。”福建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福建還將繼續發揮改革試驗田作用,不斷系統集成、探索實踐,持續健全綠色發展的源頭管控體系、共建共享的社會共治體系、智慧高效的環境治理體系,探索更系統、更多元的“福建模式”。
《人民日報》( 2021年08月16日 第 13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