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福建頻道

漳州龍文區郭坑鎮:綠水繞“郭”鄉村如畫 讓鄉村面貌大變樣

2021年10月25日08:12 | 來源:福建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綠水繞“郭”鄉村如畫

  郭坑鎮位於漳州市龍文區,是龍津溪、馬洋溪、九龍江北溪的交匯處。鎮區立於九龍江北岸,依江而建,這裡也是漳州、廈門的飲用水取水地,對轄區內水環境的保護與治理,郭坑鎮肩上的“擔子”很重。

  “要治好水就要找准問題的根源,從源頭治污,切斷污染源。”郭坑鎮洛濱村黨支部書記鄭寶興時常在村裡散步看風景。洛濱村綠水青山的美景,在他的眼中別有一番風味。

  “過了‘水’的難關,村裡的面貌有了較大的轉變。”鄭寶興告訴記者,從前,洛濱村的生活污水是雨污合流排放,暴露在空氣中,晴天時散發難聞的味道,到了雨天則滿溢街道,滋生蚊虫。同時,生活污水隨意排放,流入九龍江北溪和龍津溪,影響水質。

  水清山美人和,洛濱村有今天的景象,得益於村裡自2017年開展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在地下鋪設納污管,實現雨污分離,將管口接入到村中的每家每戶。”鄭寶興介紹,“管道鋪設完成后,雨水通過露天的雨水溝排出去,污水經過污水管道后,排入微動力處理系統進行處理,處理站單日可處理污水量最高可達400噸。進入人工濕地后,通過美人蕉等植物的根系吸收污水裡面的氮、磷,最后讓污水能夠達到一級A排放的標准。”排污管道的建設動工,洛濱村走在了前頭,成為龍文區首個水環境治理示范村。

  解決了生活污水,洛濱村美麗的田園畫卷逐步繪就,先后獲得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省級文明村等稱號。

  “水環境的整治,不單單要在‘水’上做文章。”郭坑鎮綜合執法大隊大隊長林眾喜向記者展示了山水林田湖草沙工程整治前后的對比圖片。

  “在轄區內九龍江流域進行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修復工作,共分為6個項目,涵蓋支渠水質提升、工業區污水工程改造、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水產養殖污染防治研究與示范等項目。這些項目正在穩步推進,成效也慢慢顯現出來了。”林眾喜說。

  因地制宜是郭坑鎮水系污染治理的關鍵,根據不同渠道的現狀“對症下藥”。原來雜草叢生、淤泥遍布的河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清澈的河水與整潔的河岸。記者來到郭坑鎮舟山橋段支渠,相比於從前,環境得到很大改善,林眾喜以舟山橋為例,向記者講解“治理良方”。

  “在進行了河道清淤工作之后,我們建設了3座生態濾壩,通過控制水流使污染物進行物理沉降,濾料中的微生物和原生動物也對淨化水質起到作用﹔同時,作為核心技術措施的高效生物基技術則通過菌類、藻類微生物,對污染物進行快速分解。”林眾喜說,通過這一系列組合拳,不僅解決了水體污染的主要問題,也解決了水動力不足、水生態缺失等難題,做到了山水林田湖草沙的整體提升。

  “水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生命線,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郭坑鎮轄區內水域體系豐富,對於水環境的治理更是長久之功。下一步,我們還將繼續推進治理工作,讓綠水青山為郭坑發展帶來更多可能。”郭坑鎮黨委書記許藝軍告訴記者。(記者 黃如飛 楊凌怡 通訊員 沈懷斌)

(責編:陳楚楚、吳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