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公交村村通 高山郵路物物達
廈門同安公交公司堅持黨建引領,探索“公交快遞”新型服務項目

高山郵路打通了山村快遞運輸的“最后一公裡”。
16時15分的軍營村,微風徐徐。寂靜的村道上,藍綠相間的606路公交車緩緩停靠在軍營村部站。“來拿快遞咯!”司機劉宜梁停下車招呼。軍營村快遞驛站經營者蘇銀坂的父親應聲跑來,在劉宜梁的協助下,將車內的3個快遞取出。
606路黨員公交司機劉宜梁。
從2020年7月1日開始,這樣的場景幾乎每天都在軍營村上演。於2007年開通的“行駛在雲端的筑夢公交”606路,不僅打開了廈門海拔最高行政村通往城市的綠色通道,也率先架起一條“高山郵路”,打通了蓮花鎮山村快遞運輸的“最后一公裡”。
廈門公交集團同安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安公交公司)堅持黨建引領促發展,以606路等公交車為載體,開通了6條“公交快遞”,推動黨建工作與企業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助力鄉村振興。2021年11月“公交快遞助力鄉村振興”典型案例入選廈門市第二批“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優秀案例。
公交惠民
黨建引領示范線路 為8位村民延伸8公裡
同安公交公司有63名黨員,下設兩個黨支部。其中606路是黨建引領示范線路,現有的3名司機都是黨員。606路從樂海公交場站至西坑站,全程47.5公裡,途經36個站點,涉及軍營村、白交祠村、西坑村,每天8個班次,單程運營時長1小時50分鐘至2個小時。
606路公交車。
近日,筆者搭乘606路,體驗了這條開往大山深處的特別線路。
606路黨員司機劉宜梁把快遞搬上車,於15時10分准時從樂海公交場站出發,此時車上包括筆者在內有6名乘客。17歲的小楊是同安技術學校的學生,從學校趕到樂海公交場站,乘坐606路回家。
到了白交祠站,車上的5名乘客都下車了。小楊的家就在白交祠站100米處,她說,原來到鎮裡上學、如今到城區上學,都多虧了606路。
從白交祠站到西坑的8公裡路程隻剩下筆者和司機劉宜梁,這段路常常是劉宜梁一個人的旅程。同安公交黨總支書記康閩江介紹,為了留守西坑的8個村民,2014年606線路延伸8公裡到西坑。為了8位村民延伸8公裡,充分體現了公交惠民。
17時20分,劉宜梁從西坑返回樂海公交場站。出發前,他的微信響個不停,西坑村村民在微信上約車。在蓮花鎮愛心屋上班的連長發背著雙肩包趕來,連金春提著一袋衣服托劉宜梁帶去給在城區的丈夫。
在白交祠站,一位手提著保溫飯盒的中年女士邊說邊笑地走上車。“又要去送好料啊!”劉宜梁跟她打招呼。她是606路的老乘客了,名叫蔡琴,是白交祠村人。2012年到蓮花鎮上租房陪讀后,她每天17時38分從白交祠村乘車到美埔站給兒子送點心,次日早上7時35分再從美埔站乘坐606路回白交祠村忙農活。陪讀的10年,606公交車成了她往返於出租屋和家裡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同安公交公司目前共開通14條山區路線,全區111個行政村實現“村村通公交”全覆蓋,惠及許許多多像小楊、蔡琴、連長發這樣的村民。
業務融合
率先架起“高山郵路” 各種物資都能當日到達
606路每天都有一些特殊的“乘客”——快遞。副駕駛位變身“行李艙”,成了快遞寄存處。康閩江說,這是精心設計的,通過玻璃門和“行李艙”做到人貨分離。每天快件由快遞公司安檢打包,由公交司機運送到軍營村快遞驛站,村民可到快遞驛站取件。若村民要寄快遞,就把快件送到快遞驛站,由司機帶下山,郵遞員取件后寄出。
2020年7月1日,同安公交公司與同安郵政部門深化合作,在606路試水“公交快遞”,這是同安公交在黨建引領下嘗試的新型服務項目。借由公交車的銜接服務,同安區包括軍營村、白交祠村、淡溪村、西坑村、上陵村5個高山村的快遞運輸“最后一公裡”被打通了。
過去,村裡的報紙雜志、快遞等都是由郵政車輛一周送一次,如今各種物資都能當天及時送到村民手中。村裡的茶葉、地瓜、地瓜干、蘿卜干等特色農產品也通過606路源源不斷地送出大山,從最開始的一天一兩件快遞,到現在多時一天二三十件快遞,山區經濟得到發展,村民實實在在獲利。
2021年6月,同安公交公司將“公交快遞”所得快遞郵資5000多元回贈給軍營村,助力鄉村振興。
在總結606路“公交快遞”經驗基礎上,去年8月、11月,同安公交公司分別與京東、順豐、郵政三家大型快遞公司簽訂框架協議,依托606路、637路、616路、632路、614路、611路,先后打通蓮花鎮西坑、白交祠、淡溪、小坪村,汀溪鎮五峰、堤內、頂村、西源村8個山村的“公交郵路”。
同安“公交快遞”的成功經驗還帶動了集美、翔安“公交快遞”的開通,惠及更多村民。康閩江說,接下來,同安公交將繼續推進“公交快遞”服務項目,與多方合作建設客貨郵綜合服務站,進一步打通山村“物流”堵點。
企業擔當
全員下沉助力文明城市創建 聞令而動完成應急轉運任務
同安公交積極投身廈門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工作,實行后勤全員網格化“責任田”管理制,全體后勤人員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時,每天下沉到“責任田”,對所負責場站的站容站貌及公交車上衛生、標語、車身廣告、車輛設施設備進行督導、檢查、整改等,並把相關情況記錄在《文明城市創建“三容三貌”檢查登記表》上。2022年1月,同安公交被授予廈門市精神文明和宣傳文化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除了日常保障市民出行外,同安公交還承擔山村應急轉運任務。西坑村、淡溪村是地質災害多發村,去年8月台風暴風雨期間,同安公交派出15輛車次,將淡溪村221人轉運至軍營村。同時,派出9輛車次,將西坑村102人轉運至白交祠村。
去年9月14日同安疫情期間,同安公交所有線路停運,轉入疫情保障工作。同安公交公司黨總支迅速成立“黨員突擊隊”“黨員先鋒隊”兩支抗疫隊伍,組建4個保障組,累計發車4284輛車次,疏運人員5.4萬人次,疏運物資664車次,順利完成人員、物資的轉運任務。
康閩江說,最具挑戰的是駕駛“負壓救護車”。接到任務后,他現場動員,讓人感動的是,當時59歲的607路黨員司機吳柏煌第一個報名,之后劉宜梁等黨員也積極報名,10名黨員司機火速到位。更讓他感動的是,轉運任務結束后,2名非黨員司機在隔離酒店寫了入黨申請書。
【聲音】
廈門公交集團同安公交公司黨總支書記康閩江:同安公交作為國企,以黨建品牌為引領,以推動鄉村振興發展、改善民生為出發點,把解決束縛當地農村發展的實際問題作為落腳點,以“交郵合作”機制破解山村物流難題,創新“公交快遞”新型服務項目。未來,公司將繼續探索新型民生項目,助力振興“三農”經濟,為人民群眾帶去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文/林珊 江安娜 圖/陳嘉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