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廈門供電公司:點亮鷺島萬家燈火 賦能特區城市發展

從一盞燈的溫暖,到一座城的光華,人們對光明的追求永不停歇。
十年砥礪前行,十年踔厲奮發。從繁華都市的璀璨夜空,到鄉村深處的一盞燈火﹔從新城建設的緊鑼密鼓,到生產車間的高效運轉﹔從炎炎夏日的陣陣清涼,到寒冷冬日的暖意陣陣……澎湃電力,為廈門經濟特區發展注入強大動能,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適、智能。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網廈門供電公司始終堅持“人民電業為人民”的宗旨使命,擦亮Easier辦電服務品牌,並結合爭創“堅強紅色堡壘”主題實踐,書寫新時代電力“雙滿意”工程的華麗篇章,為廈門努力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貢獻力量。
強筋壯骨 從量變到質變
“堅強電網”點亮了萬家燈火,驅動著生產齒輪,服務廈門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圖為廈門電網跨海通道。國網廈門供電公司供圖
9月27日,同安東路與布塘南路交叉口,220千伏下峰變電站正緊鑼密鼓加快建設,“項目已經完成地基處理,正准備主體結構施工”,國網廈門供電公司同安客戶服務分中心副主任葉素娟介紹說。這是廈門電網可為同翔高新城提供電力保障的第4個220千伏變電站,投運后將進一步夯實電網。
電力是城市的血脈,是經濟發展的動力引擎。特區發展高歌猛進,廈門供電公司以快馬加鞭的電網建設,與城市同頻共振。
十年來,廈門電網投資建設力度持續加大,電網能源資源配置能力和智能化水平日新月異。
2015年,當時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的廈門柔性直流輸電工程正式投運﹔2017年金磚會議重點配套電力工程∼110千伏黃厝輸變電工程建成投運,創造了當時國內同類工程的最快建設速度,並獲中國電力優質工程獎﹔2019年,開工建設廈門電力進島第二通道纜化遷改工程﹔2022年,總投資71億元的福州—廈門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啟動建設……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當好電力先行官,高標准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效率推進電網建設,廈門電網結構、規模和供電能力發生根本性變化。
如今,廈門電網形成以500千伏電網為骨干、±320千伏柔性直流為輔、220千伏多環互聯、110千伏輻射型網絡相協調的堅強網架,其中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超109座,輸電線路超過1800公裡,配電線路總長超過地球南北極直線距離。
堅強電網,點亮了萬家燈火,驅動著生產齒輪,托起了特區的發展之夢。數據顯示,廈門電網變電總容量從2012年1000多萬千伏安增長到2021年的近2000萬千伏安,全社會用電量從2012年的180多億千瓦時增長到2021年的近330億千瓦時。不僅更堅強,還更智能。廈門供電公司加快配網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城市配電網,配電網實現配電自動化100%全覆蓋,廈門供電可靠性全國領先。
優質服務 從用上電到用好電
國家電網福建電力“雙滿意”(廈門李春)共產黨員服務隊堅持“讓燈先亮起來”理念,堅守電力保供一線。朱鳳玲攝
“工程建設預算要60萬元左右,可最終隻花了不到25萬元。”今年3月7日,廈門市華綠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新變壓器正式投用,為新型農業生產注入更加充足的電能。公司負責人庄先生高興地說,由於享受到了好政策,工程省了不少錢,而且辦理過程“一趟不用跑”,省錢又省力。
庄先生口中的“好政策”,是廈門在全國首推的用電申請容量在1250千伏安及以下的中小微企業外線工程建設“零投資”政策。這項政策實施近兩年來,切實為實體經濟降本、減負、增效。
重大項目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供電公司拿出有“力度”有“溫度”的舉措,助力重點項目跑出“加速度”。
“設備檢查操作完畢,申請送電!”9月30日上午11時,省、市重點工程馬鑾灣醫院項目正式送電。廈門供電公司為項目提供“先導式”、精准化辦電服務,並開展“客戶經理+項目經理”雙經理制協同服務,為項目節約3個月工期,解了客戶的燃眉之急。“沒想到我們剛向區政府報批方案,供電公司就來主動對接了,他們十分周到地為我們出謀劃策,提供了合理的供電方案。”馬鑾灣醫院項目代建單位廈門特工開發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劉啟龍說。
“獲得電力”指標是衡量一座城市營商環境水平的重要標尺。廈門供電公司在廈門最早對標國際,開展電力營商環境改革創新探索。廈門市“獲得電力”指標獲評“全國標杆”、連續四年(2018—2021年)排名省內第一。
錨定最優目標,供電公司持續迭代,升級服務理念、建立可靠、高效、協同、快捷、透明、省錢的Easier辦電服務品牌,持續提升客戶的“獲得電力”體驗感和品牌知曉度,為“兩高兩化”廈門賦能、為美好生活充電。
全國率先出台中小微企業1250千伏安及以下用電外線建設財政全出資,累計為中小微企業節省建設成本1800余萬元﹔創新融合“電力+招商”模式,累計實施“先導式”辦電1200多項﹔在全省首推用電整體租賃服務,平均為用戶節省時間40%、節約費用30%﹔全面推進“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讓企業和群眾辦電像“網購”一樣方便﹔在全省率先實現“網上國網”水電氣訊線上聯辦,已受理200余單聯辦工單……一大批突破性、引領性的供電服務創新舉措在廈門試點並推進,越來越多企業和群眾從中嘗到甜頭。
綠色電力 從高碳到低碳
廈門供電公司為鼓浪嶼島上“全電廚房”商戶發放供電所服務卡。王毅鴻攝
清新的藍,怡人的綠,構成了高顏值廈門的城市底色。這其中,少不了綠色電能的貢獻。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能源是主戰場,電則是主力軍。在廈門,國內首個電碳生態地圖、國內首個全電氣化綠色示范島嶼等一批能源互聯新業態、產融結合新機制、能源轉型新項目正為“雙碳”精准賦能。
綠樹掩映下,一面20多平方米的薄膜光伏幕牆,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今年,位於鼓浪嶼的大德記直流供用電示范項目正式投用,這是廈門市首個新型電力系統示范項目。該項目實現了用電的自我調節和自主優化,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將近20噸。
如今,同安區軍營村已成為廈門乃至全省、全國鄉村振興的鮮活樣板,開啟了綠色智慧用電的新生活。十年來,軍營村電網持續升級。2019年,軍營村還實現了雙回路供電,供電可靠性在全國鄉村排在前列。“在廈門供電公司幫助下,我在茶園的觀光廊道上建設了上千平方米的光伏頂棚,按照25年運營周期來算,這個項目可以提供489萬千瓦時的清潔電,”廈門恆利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同安區蓮花鎮軍營村致富帶頭人高樹足介紹。
行走鷺島,越來越多的綠色故事正在精彩上演。過去10年,電動汽車逐漸進入尋常百姓家,更加綠色清潔的出行方式,為現代生活注入了新風尚、新氣息。廈門供電公司自2012年建成了福建首座電動汽車充電站后,十年間,廈門城市核心區已形成0.9公裡充電服務圈,公共充電設施密度全國第一,充電設施政府監管平台已接入全市99%的充電樁信息,為全國最高。
創新風正勁,更向潮頭立。錨定“雙碳”目標,廈門供電公司步履堅定、揚鞭奮蹄,以“全領域用電優化、全要素互聯互動、全等級網架支撐、全場景數字賦能、全類型資本參與、全方位機制創新”為特征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正全力加快,促進能源清潔低碳轉型,服務廈門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
【精彩點擊】
今年,廈門供電公司黨委組織全部71個黨支部深入開展爭創“堅強紅色堡壘”主題實踐,著力打造“543”紅色堡壘管理體系,即爭創“五好”電網先鋒黨支部,鍛造“四優”黨員隊伍,持續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三力”,推動形成“黨委領導—支部主戰—黨員先上—全員爭創”的工作格局,進一步將黨建優勢轉化為企業發展優勢,更好服務廈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亮點】
●2020年,廈門市“獲得電力”指標獲評全國標杆
●2020年底,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城市配電網
●2021年,國內首個電碳生態地圖在廈門落地
●廈門供電可靠性在全國50個主要城市中處於領先水平
●廈門充電設施密度位居全國第一
●全省唯一新型電力系統市級示范區
(劉艷 徐銘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