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廈門再現造血干細胞“三連捐”

金秋十月,是收獲的季節。廈門市造血干細胞捐獻工作再次迎來愛心滿滿的豐收。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內,愛心廈門成功完成3例造血干細胞捐獻,其中兩例是同日同城同院採集,為廈門市第12次兩人以上同時採集的案例。3位捐獻者在入庫時種下捐獻初心,如今收獲救人成果,為3名血液病患者及其家庭點燃希望之光,為廈門爭創文明典范城市助力。廈門市紅十字會黨組成員、副會長張福林等到現場看望慰問捐獻者,對他們的善舉給予贊揚,並頒發榮譽証書。
85后律師:很幸運能幫助患者
廈門市第122例捐獻者廖加雅,是一家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從大學開始,他就一直保持定期獻血的習慣。在2010年的一次獻血中,了解到造血干細胞捐獻對血液病患者的重要性,他立即加入中華骨髓庫。十年后,當市紅十字會告知他與一名患者初步配型並確認捐獻意願時,他當即表示同意捐獻。盡管工作繁忙,他仍抽空配合各項准備工作。在之后因患者原因等待捐獻的兩年時間內,廖加雅始終堅守入庫初心,一直記挂著這件救人大事。捐獻當日,他順利採集的198毫升“救命血”將幫助遠方的一名患兒重生。完成採集后,廖加雅感慨地說:“配型成功的概率特別低。茫茫人海中,我能夠幫助他,這是我的幸運。希望他能早日康復!”
95后廈門醫學院畢業生:盡己所能幫助有需要的人
廈門市第123例捐獻者林允勇,畢業於廈門醫學院,目前從事微生物培養工作。2019年12月初,市紅十字會深入廈門醫學院組織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入庫宣傳採集活動時,林允勇加入了中華骨髓庫。在那場活動入庫的四百多名學生志願者中,林允勇是第5例成功採集的捐獻者。今年初,當得知與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時,林允勇毫不猶豫同意捐獻:“正值青春年華,就應該做點有意義的事。”他的大學輔導員得知此事后,專程趕到採集現場支持他。對於捐獻一事,林允勇說:“造干配型成功率十分低,自己是治病救人的醫學生,更是一名共產黨員,理應盡己所能幫助有需要的人。”
95后高校輔導員:救人一命是義不容辭的事
廈門市第124例捐獻者葉雅姿,廈門市同安人,是福州一高校輔導員。熱心腸的她時常幫助他人,在大學期間到山區支教,參與志願服務工作。2019年,在得知校友捐獻造血干細胞挽救患者生命后,便主動聯系廈門市紅十字會,申請加入中華骨髓庫。后來,葉雅姿參軍入伍,因聯系方式變更,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通過聯系其家人,告知初配成功的消息。家人因擔心捐獻影響健康,直至半個月后才跟她提及此事。葉雅姿當即聯系紅十字會,表達捐獻意願:“我是黨員,又是退伍軍人,還是老師,無論從哪個身份來講,救人一命都是義不容辭呀!”採集當天,葉雅姿捐獻的“生命種子”將帶著她的大愛助患者重獲新生。
捐獻造血干細胞是一項拯救生命的善心之旅,也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精神文明的舉動,需要全社會的關心、支持與參與。我們呼吁社會各界適齡人士,加入到挽救生命的隊伍,用愛心和行動重燃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之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