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檢察長系列訪談

專訪福州市晉安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陳喆:少捕慎訴慎押 辦好“小案”守民生

鄭窈 蘭志飛 陳永整 實習生楊俊杰
2022年12月21日16:01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展示福州市檢察機關護航保障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生動實踐,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新時代檢察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成效,福州市人民檢察院聯合人民網福建頻道推出“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檢察長系列訪談。
  本期嘉賓:福州市晉安區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陳喆。

主持人:司法辦案數據是社會治理的“晴雨表”。我們關注到晉安區檢察院最新的一組刑事業務數據,不捕率45.65%、不訴率25.71%,陳檢可以為我們做個解讀嗎?

陳喆:這組數據背后其實是晉安檢察貫徹落實“少捕慎訴慎押”要求的一個縮影。晉安檢察的不捕率、不訴率一直保持在全市的第一方陣,我們100個人中有45人作不捕,100個人中25人作不訴,訴前羈押率明顯下降,這是我們院敢於不捕、善於不訴、落實慎押的體現。

由於當前犯罪結構發生重大變化,“兩搶一盜”和殺人放火等重罪案件在逐漸減少,而酒駕危駕、幫助信息網絡活動罪等輕微犯罪案件比例在上升,針對這種特點,“少捕慎訴慎押”刑事司法政策應運而生,這也是最高人民檢察院針對目前的社會治安結構提出的一個刑事司法政策。可以說,這裡一頭連著政治、大局,一頭連著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實際感受,考驗著辦案人員的政治智慧、法治智慧和檢察智慧。

福州市晉安區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陳喆接受人民網專訪。楊俊杰攝

福州市晉安區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陳喆接受人民網專訪。楊俊杰攝

主持人:通過陳檢的介紹,我們知道“少捕慎訴慎押”是既保証打擊犯罪有力,又保障人權,最大限度釋放司法善意。我們也感受到晉安檢察對於辦案的較真,那麼對於“少捕慎訴慎押”,我們晉安檢察還有什麼案外功夫嗎?

陳喆:“少捕慎訴慎押”是我們在繼續堅持從嚴打擊嚴重影響人民群眾安全感的犯罪行為的基礎上,針對大部分輕微犯罪所做的一個司法調整。

這其中,我們著力做好一“頭”一“尾”,前端是訴源治理,后端是做好辦案的后半篇文章,讓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促進社會治理。說是案外,我們還是為了更用心辦案。

我們著力鋪開市域治理“一張網”,在辦案中構建多元立體的矛盾糾紛化解機制。對於不捕、不訴案件,及時做好釋法說理,也積極運用公開聽証方式,做好宣傳教育,避免群眾有“不捕不訴=放縱”的誤解。

我們還試點探索不起訴案件非刑罰處罰規范化工作。依托“社區五員”工作機制,持續推進認罪認罰從寬公益服務考察機制。現在在前橫、浦東、東浦、電建等社區,在我們作出不起訴決定前,都會讓犯罪嫌疑人參與社區的交通秩序、核酸檢測點秩序維護、清潔家園、共享單車搬扶等社區服務,由社區進行評價,作為司法裁量參考。

我們已累計對70多名情節輕微的犯罪嫌疑人進行考察,公益服務總時長近3000小時。這樣以“不起訴+社區服務”模式促進犯罪嫌疑人“個人合規”,促使真正認罪悔過,也更是一種全民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倡導。

主持人:我們常常聽到雙贏多贏共贏的檢察新理念,那麼在“少捕慎訴慎押”中是如何體現的呢?

陳喆:“少捕慎訴慎押”是一項系統工程,不是檢察一家之事。因此,我們前移后伸,推動司法機關做到“一把尺”。

與公安機關,我們依托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辦公室,實施“輪值坐班+對口指導”模式,做實捕前檢警聯動,增強報捕精准度。

同時,我們強化與審判機關溝通,今年我們與晉安區法院還會簽了加強溝通交流機制備忘錄。這樣推動司法機關協同落實,統一司法尺度,以訴偵貫通和訴審協調,降低羈押率。

在“少捕慎訴慎押”上,我們還著力健全社會支持體系建設,形成全區“一盤棋”,這點在對涉未成年人案件上特別突顯。比如我們建立了非羈押涉罪未成年人幫教延伸機制,突出對涉案未成年人雙向司法保護,不僅保護未成年被害人,同時也加強對未成年涉罪人員的幫教和長期的跟蹤督促,強化未成年人的最大利益、融合式監督和協同治理,推進未檢工作專業化、職業化、標准化。

主持人: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晉安檢察在助力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上,有哪些好的做法?

陳喆:實體經濟的載體在企業。其實“少捕慎訴慎押”最先起源就是在涉企辦案上,對檢察機關來說,每一起涉企案件都是營商環境。因此,我們賡續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以服務現代化國際城市建設排頭兵為履職目標,助力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我們實行院領導挂點聯系,在盛輝大廈搭建了服務民企工作聯絡點,在晉安湖“三創園”設立檢企聯絡點,在12309檢察服務中心開通企業綠色通道,以三大護企平台,護航實體經濟,護航晉安區的民營企業。

主持人:晉安區人民檢察院接下來的工作有哪些新目標?

陳喆:我們晉安檢察將堅持新定位、貫徹新理念,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以人民為中心,以“止於至善”的要求,發揚辦案求極致精神,以融合推動“四大檢察”職能為路徑,以強化統籌履職為支撐,更全面更用心更努力,續寫中國式法治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責編:易雪妍、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