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身邊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三明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品味書院余韻,感悟朱子文化

三明市尤溪縣是南宋著名理學家、教育家朱熹的誕生地,文化底蘊深厚,素有“閩中明珠”之美譽。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扎根時代沃土,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三明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積極響應福建省委教育工委號召,開展“我和我身邊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社會實踐活動,組織社會實踐隊走進尤溪縣朱子文化園,探尋書院文化和朱子文化的人文精神魅力,開啟了一段獨特的社會實踐旅程。
實踐隊隊員合影。三明學院供圖
找尋文化印記 品味書院余韻
背枕公山,門臨小溪。實踐隊首站來到南宋理宗皇帝御筆題名的南溪書院。在講解員帶領下,實踐隊一行參觀了南溪書院的韋齋祠、觀書第、毓秀坊、毓秀亭等建筑,親身感受到書院厚重的禮樂文化、家風家訓文化、書法文化和牌匾文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與體會。
作為省級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南溪書院是朱子文化園的核心部分,是中華朱子學會研究基地、上海市儒學研究會研究講學基地、廈門大學國學院教研基地、省社科聯科普基地。書院展陳了朱子生平軼事、家風家訓、名言警句、祭祀用品及典禮儀程,以及歷朝歷代名家、文人、墨客瞻仰南溪書院留下的題匾、楹聯、詩文等墨寶。
“作為世界朱氏聯合會聯絡處、國家級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省政協港澳台僑交流基地,南溪書院已成功組織多場朱子誕辰祭祀大典,積極發揮了兩岸同根同源同文的紐帶作用,增強了海內外同胞對大陸文緣血緣親緣的情感認同。”講解員介紹。
方塘邊上悟道理。三明學院供圖
“君之所貴者,仁也。臣之所貴者,忠也。”走進韋齋祠,隊員們被朱熹晚年經典著作——《朱子家訓》深深吸引。《朱子家訓》短短三百余字,精辟闡明了修身立德治家之道,講述了個人在家庭和社會中應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講清了個人發展、家族興旺和國家富強的根本在於家庭的向心力和國家的凝聚力,是教化大眾循理做人、護國濟世的經典著作。
造就一代宗師人生境界除了朱熹自身追根溯源,善於思辨的性格與之家教有關。“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有了強的國,才有富的家。‘國家意識’是中華各民族的首要共識,這也昭示我們要將家國一體的胸襟和節操世代傳承下去。”隊員們對講解員的話深感認同。
韋齋祠中品家訓。三明學院供圖
移步沈樟別苑,有兩棵巨大的香樟大樹,據史料記載,這是由朱熹在八歲那年春季時節親自栽種的。實踐隊成員紛紛感嘆此樹木雖歷經八百多年歲月卻依然枝繁葉茂,絲毫未見衰朽之老態。“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師范生,首先要不斷加強學習自身的專業知識和自我修養,不斷修煉自己的政治品格、價值追求、精神境界和職業操守,努力成為一名合格的‘植樹人’。”指導老師三明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鄒曉芟說。
沈郎樟前樹理想。三明學院供圖
探尋先賢足跡 感悟朱子文化
千年文脈,與古為新。次日,實踐隊參觀了朱子廉政思想展館、朱子文化苑、尤溪縣博物館等地,全面了解朱熹的生平事跡和朱子理學思想形成的過程,深刻感受到朱子理學魅力和朱子文化的豐富內涵。
“內無妄思,外無妄動”。一踏入位於開山書院的朱子廉政思想展館,隊員們就被館內兩塊醒目的石刻深深吸引。這裡濃縮了朱熹愛民恤民、重教興化、清廉自守的一生。一幅幅圖文書畫,一個個遺址遺存,一處處雕塑群像,既還原了朱子廉潔文化的歷史景觀,反映了朱熹克己奉公的人生信條,也體現了朱熹的廉政思想,散發著護國濟民的光芒。這既是朱熹理學體系的重要組成,也是其聖賢人格的所在,緊扣住了時代之問。
“我們在這追思先賢,從質朴的為民情懷到清正的廉潔思想,優秀中華傳統文化的滋養,正轉化成為激勵我們前行的‘源頭活水’,促使我們牢記對黨忠誠、為人正直、干淨、有擔當的承諾。”實踐隊員王家煒寫下感言。
開山書院賞楹聯。三明學院供圖
器物有形,匠心無界。隨后,實踐隊踏入了朱子文化苑。在這專題博覽園裡,古典匾額、楹聯、中堂、照壁等木雕、木刻工藝精品等2000余件整齊有序、一字排開。這些木雕、木刻作品多以朱熹語錄為內容,在展示傳統木雕、木刻工藝的同時,也宣傳了朱熹理學文化。在“詩禮傳家大照壁”前,隊員們感嘆的不僅是116片雕刻的惟妙惟肖的欄板雕,更是這件大照壁處處體現的先人智慧賦予的美感與庄嚴。
“祖宗前輩高超的匠人技術與精神恰恰與‘大國工匠’的要求不謀而合。工匠情懷是一種對勞動的堅守和熱愛,弘揚工匠精神,更離不開文化支撐。”實踐隊員鄭起昌不禁感嘆道。
文化苑內觀木雕。三明學院供圖
帶著對朱熹的崇敬之情,實踐隊最后一站來到了尤溪縣博物館,一個集收藏展示、教育培訓、研究交流、文創開發利用等功能於一體的現代化文化場館。在千年古縣廳中,隊員們不禁感嘆尤溪縣歷史悠久,文脈綿長。在朱熹廳中,浮雕,雕塑,屏顯、3D特效等方式將朱熹的生平整理成線,將朱子理學的核心理念具象化,淺顯易懂,進一步加深了隊員們對朱子文化的認識。
博物館裡學金句。三明學院供圖
“說到讀書,朱熹認為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要‘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也是一樣的,既要遵循客觀規律不可無目的閱讀,也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學習中耐得住心,坐的了‘冷板凳’。”鄒曉芟說。
活動尾聲話心語。三明學院供圖
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通過這次實踐活動,我對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希望能夠更多、更深入地了解朱子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極融入思政大課堂,厚植家國情懷,也期盼著有朝一日能在新時代發出自己的青年之音。”實踐隊員黃夢妍說。
下一步,三明學院將不斷致力於發掘身邊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導青年學生領會“兩個結合”深刻內涵,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了解國情、世情、民情,進一步增進對中華民族發展史的學習理解,推進文化自信自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