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推進文旅經濟全面提質增效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開年伊始,武夷山文旅春光乍泄,揚眉“兔”氣。一組數據足以彰顯武夷山文旅經濟強大的韌性和沖勁。
春節假期七天,武夷山全市累計接待游客43.45萬人次。武夷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從1月21日至27日,春節假期七天,武夷山全市累計接待游客43.45萬人次、比增423%,同比2019年增長9%,實現旅游收入3.25億元、比增451%,同比2019年增長14%。
“好風景”讓山水變“好經濟”
處處綠水青山,步步如詩如畫!行走在武夷大地,游客的贊美不絕於耳。武夷山的好風景仍是游客不二選擇,武夷山無與倫比的生態人文資源和首批國家公園的金牌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游客前來打卡觀光。開年主景區共接待游客25.51萬人次、比增563%,同比2019年增長35%,創春節黃金周總接待人數、單日門票銷售、單日竹筏流量三項新高。
行走在武夷大地,游客的贊美不絕於耳。武夷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近年來,武夷山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圍繞打造“福建會客廳”目標,深入開展“文旅提效年”活動,搶抓暑期旅游黃金季,創新旅游產品業態、升級旅游宣傳服務,加快推進文旅經濟復蘇振興、提質增效,全力打響“國際范、中國味、武夷風”的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品牌,推動“好風景”走向“好經濟”。
天生麗質更要有內涵品質。武夷山市大力推進旅游產品、業態、消費場景創新,延伸文旅產業新鏈條,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
出台擴大旅游市場消費獎勵支持12條政策措施,加大旅游市場獎補力度,累計為文旅企業一次性退還存量留抵稅額2128萬元,為36家旅行社暫退質保金216萬元。舉辦2022“尋味南平·美食帶你游”活動,發放消費券22萬元,吸引超10萬人次游客和市民參與,營業收入超120萬元。
以外,旅游業態有了新跨越,對接不同客群旅游需求,推出國家公園探秘游等5條精品線路及武夷山國家公園十大打卡點,建設美食一條街、酒吧一條街、茶藝一條街,打造6個網紅觀景平台、6處露營地和10家武夷山居酒店民宿,積極引進飛越福建、武夷雪世界、裸眼3D、射擊運動休閑度假中心等新產品新業態。
文旅融合發展有新高度,加快推進雙世遺展示館、中國武夷茶博物館、全國“三茶”統籌展示館等43個茶文旅融合重點項目建設,推出武夷茶世界、茶湯溫泉、相聲茶館等一批新業態和皇龍袍、皇山潤澗、桃淵茗等一批主題茶庄園,打造印象建州、九龍灣貢袍、相聲新勢力等10個大眾茶館,積極開發熏鵝系列美食產品和休閑食品,創新打造“鵝羅螄”“喝鵝島啤酒吃武夷熏鵝”等農旅融合產品。
“流量”讓市場變“留量”
武夷山著眼線上引流拓展客源,保持“月月有活動”的高頻營銷,去年5月開展的“網絡名人看武夷”活動,信息全平台閱讀量達6.2億,“山水連心·大紅閩寧”系列活動寧夏推介會線上話題頁播放量近8000萬,首場全省性文旅推介活動“浪漫武夷·風雅茶韻”茶文旅活動全網曝光總量近3000萬人次。去年7月15日至21日武夷山城市宣傳短片還在美國紐約時代廣場滾動播出。
為推動省內省際生態旅游廊道對接,武夷山市聯合毗鄰的黃山、衢州、上饒三市共同“建群”,合作共建了衢黃南饒“聯盟花園”,打造“95聯盟大道”“海誓山盟”“山海協作”等旅游互補產品。大力開辟航空市場,推出武夷山至西安、武夷山至貴陽等10條夏季航線。
持續進行內容創新,構建“立體式”營銷矩陣,激發國家公園和“雙世遺”品牌效應。成立文旅集團、文旅推廣中心,派遣4個旅游營銷小分隊,分別由一名處級領導帶隊,分赴北京、廣州、上海、成都等重點客源地城市開展旅游營銷活動,每年確定工作目標,重點鞏固江浙滬、挖掘京津冀、拓展大灣區及西南區域客源市場。
去年6月18日,武夷山主景區面向全國人民推出免門票優惠政策。半年多時間,累計接待旅游團隊3283個、職工療休養6578人次,承接會議活動100余場、9890人次。
武夷山市聯合毗鄰的黃山、衢州、上饒三市共同“建群”。武夷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春節假期,武夷山深挖特色年味美食資源,聯合餐飲企業推出折扣優惠,各大網紅餐廳煙火升騰、人氣爆棚,餐飲“春節檔”強勢回歸。在印象建州,游客們盡情品嘗閩北非遺美食、特色小吃,感受福建省非遺文化和大武夷美食文化的緊密融合,美食街日均接待5000人左右,每日營收10萬余元,同比增長約65%。露天小院,古朴木桌,桌上泥爐,爐上茶壺,彩色陶瓷盤裡盛著豐富小食,竹編籃筐裝著新鮮水果……春節期間,將傳統文化、茶文化以及消費需求相結合的“圍爐煮茶”成為新穎的社交方式,各大酒店、民宿、茶空間紛紛推出“圍爐煮茶”套餐,生意火爆。成為兔年新春最受歡迎的消費亮點。
春節期間,將傳統文化、茶文化以及消費需求相結合的“圍爐煮茶”成為新穎的社交方式。武夷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顏值”讓文旅變“價值”
去年以來,武夷山市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抓手,創建國家公園裡的“品質之城”“顏值之城”,加快補齊短板,全力營造安心、舒心、暖心、放心的旅游環境。累計清除度假區沿街店面停車位315個,整治屋頂水箱51個、戶外廣告牌300面。
為打造國家公園最美旅游公路風景線,武夷山市投入2500萬元,實施輕軌沿線綠化彩化花化工程,重點推進沿線苗木規模化、群落化種植,完成25個重要節點4.67萬株苗木種植,讓每條路都“顏值”倍增。
武夷山美景。武夷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結合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建設,打造南源嶺、城村、下梅、桐木等13個環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金牌旅游村,推進“國家公園探秘游、考古遺址公園體驗游、星村特色小鎮遠足游、萬裡茶道起點康養游”等項目規劃建設,率先在崇陽溪和九曲溪兩側打造中國最美山水茶遠足徑示范段。
同時,積極開展文旅“十佳”系列評選活動,深入開展禁鳴喇叭、整治亂停車、規范路牌標識等工作,出台《民宿服務六規范》《酒店服務八要求》,建立旅游投訴快處先賠機制,重點整治公交車拒載、竹筏工“黑臉”、無証人員拉客等“減分項”,做到5分鐘受理、24小時辦結、72小時賠付,最大限度為游客提供便利。
“低碳”讓旅游變“綠游”
“站在觀景平台上放眼望去,一片郁郁蔥蔥,在賞碧水丹山、聞鳥語花香的同時,更能一品武夷山山水人文化美妙。這一路不用跋山涉水,可以說是游玩武夷山最愜意的一條路線了。”8日上午,武夷山崇溪漫步道上,游客江女士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特色觀景台。武夷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這條漫步道是武夷山低碳旅游試點中打造的低碳旅游線路之一,全長7.4公裡。去年,崇溪漫步道經過升級改造,恢復和構建崇陽溪“一程山水一程路”的綠色生態廊道,引入游憩系統,建設兒童樂園、公廁、服務驛站、休憩廊架等設施,完成沿線交通引導標識系統、導視系統、智能化及監控系統以及路燈、景觀燈夜景工程安裝,成為“十裡花溪”最美濱溪漫步道。
漫步道沿途還新增了“九曲泛舟”“福茶飄香”“玉潭白鷴”“虹橋飛渡”“王者歸來”“瑞彩祥雲”等6個各具特色的觀景台,分別體現了武夷山的旅游文化、茶文化、生態文化、民俗文化、神話傳說及自然景觀文化,為游客賞景、拍攝提供了最佳的視角平台。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要加快節能降碳先進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倡導綠色消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武夷山市生態文明專班相關負責人表示,武夷山是世界雙遺產地、首批國家公園,生態人文資源無與倫比,有條件、有基礎也有責任在綠色發展、生態文明建設中先行先試、率先突破。
近年來,武夷山以低碳旅游為突破口,緊緊圍繞武夷山世界級景區和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建設目標,發揮雙世遺和國家公園品牌優勢,將武夷山景區和度假區建設成為全國低碳旅游示范區。不僅打造5條以上景區間、景區內低碳旅游線路和度假區濱溪漫游道低碳旅游線路,促進大眾觀光旅游向步行慢游、休閑度假等方向發展。還先后舉辦了兩屆武夷山低碳旅游論壇,出台低碳旅游管理辦法、碳積分體系運營管理辦法、低碳旅游評價標准等。目前,武夷山市3個景區、8家飯店、10家酒店通過低碳認証並獲得授牌。
年前,武夷山100輛新能源旅游巴士上路行駛。武夷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年前,武夷山100輛新能源旅游巴士上路行駛,節能環保的夜景工程、景區智能化調度系統、以綠色建筑為主的休閑度假酒店等眾多生態環保、低碳高效的低碳旅游成果向游客展示著武夷山低碳旅游示范區的喜人成績。
武夷佔盡人間美,願乘長風我再來。這個春天,放眼武夷,人山人海,煙火升騰,彰顯這裡文旅經濟強勁復蘇,也照見武夷山綠色發展的美好未來。(楊鴻 李茜 徐園園 彭善安 肖文鳳 黃杰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