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量身定制 無障有愛(民生觀)

施 鈺
2023年02月13日08:5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量身定制 無障有愛(民生觀)

近期,福建省圍繞行動障礙人士需求,以住宅小區為中心開展無障礙設施綜合整治提升,打造了一批覆蓋10分鐘以上生活圈的無障礙樣板區域。在福州市台江區寧化街道的無障礙樣板社區,筆者跟隨一位社區內的行動障礙人士進行了實地體驗。

轉上一圈,社區生活圈內除了增設與改建標准坡道、盲道之外,還多了不少量身定制的設計:無障礙公廁內的鏡子向下傾斜5度,坐輪椅的殘疾人也能通過鏡子整理衣冠﹔降低電梯按鍵高度並增設盲文標識,行動障礙人士自己就可以上下樓﹔樓梯兩側的扶手上標注提示上下方向的盲文,視障人士能更自如行走……“原來去哪都要人陪著,現在一個人出門暢通無阻。”同行的行動障礙人士說。

改動雖小,改變卻很明顯。更多行動障礙人士能夠自主、安全、便利地出行和生活。讓無障礙環境建設發揮實效,不妨試試量身定制的微改造。

量身定制,前提在“量”。無障礙設施應該怎麼建、建得好不好,使用者最有發言權。因此,在無障礙設施建設中,不僅在前期設計時應廣泛征求殘障人士的意見,還要在竣工階段請他們體驗測評,並根據其意願整改完后再投入使用。引導殘疾人等群體共同參與、體驗、促進無障礙設施建設,把問題看細看准,才能真正了解和滿足特殊人群的特殊需求,為其提供舒適的無障礙環境。

量身定制,落地在“制”。無障礙環境建設是“串點連線成片”的系統工程,一個幾厘米高的門檻、一處路面破損都可能制約行動障礙人士的出行,其他無障礙設施也都難以發揮作用。同一個改造點可能分屬不同管理單位,涉及設計、建設、管養等各環節。這需要牽頭單位積極統籌落實各方責任,打通“最后一階”“最后一步”的阻礙,把大家擰成一股繩,共同為無障礙建設出力。

設施精細度是判斷無障礙環境建設是否達標的關鍵,也是一座城市精細化管理能力和人文關懷的體現。提升精細度,要多運用量身定制思維,下足“繡花功夫”,就能打造出設施齊備、功能完善、信息通暢、體驗舒適的無障礙環境,讓行動障礙人士更好融入社會生活,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 人民日報 》( 2023年02月13日   第 12 版)

(責編:江葦杭、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