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觀察:華電新能IPO分析
坐擁千億元資產的華電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電新能”),日前正式開啟資本市場之路。
上交所網站披露,華電新能目前已遞交招股書,並獲得上交所受理。公司擬募資約300億元,其中,210億元用於風電、太陽能發電項目,並補充流動資金約90億元。
招股書顯示,在經濟綠色轉型的大背景下,華電新能欲借力“風”“光”兩個抓手,打造一個屬於企業的新能源未來。只是這份“未來”,一開始就面對著諸多不確定性:應收賬款高企,連續多年超過營業收入﹔現金流緊張,靠融資“輸血”﹔綠電電價下調超出市場想象,未來如何保持盈利穩定性……
應收賬款總額多年超營業收入
華電新能是五大發電集團之一的華電集團旗下以風電、光伏發電為主的新能源業務唯一整合平台。
公司主要產品為電力,主要銷售收入來源為售電收入。報告期內公司風力發電業務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75%以上,太陽能發電業務是第二大收入來源。
招股書顯示,近年來,華電新能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均實現快速增長,然而這種增長是靠賒銷而來的。
這些年,華電新能應收賬款總額均超過營業收入。2019—2021年各年年末以及2022年上半年年末,華電新能應收賬款總額分別為161.9億元、198.2億元、307.4億元、213.4億元﹔而同期的營業收入總額分別為151.6億元、164.4億元、216.1億元、120.9億元。
對此,華電新能解釋稱,公司應收賬款主要由應收可再生能源補貼款構成,由於補貼款發放周期較長,導致公司應收賬款規模逐年增大,公司應收賬款結構特征符合所屬行業特點。
不過,高額的應收賬款也將華電新能置於現金流短缺的風險之上。數據顯示,華電新能在2021年度應收賬款與當年經營淨現金流的比值超過3倍。此外,華電新能現金流在2019年度出現負值,2020年度、2021年度現金流雖然為正,但主要受益於當年公司通過籌資活動對現金流進行補充。
應收賬款“堰塞湖”何時能解?會否影響到公司的正常運營?截至發稿前,華電新能尚未回復。
資產負債率高企 償債能力較弱
實際上,隨著公司現金流緊張,華電新能短期借款不斷增加,並造成公司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
招股書顯示,華電新能在2019年度、2020年度的短期借款分別為20.6億元、21.8億元,2021年上漲至174.3億元。到2022年上半年,華電新能的短期借款達到284.6億元,已超過2021全年。
在這種情況之下,華電新能的資產負債率也居高不下。2019—2021年各年年末以及2022年上半年年末,公司合並資產負債率分別為69.47%、75.98%、71.31%和67.62%。與同行可比上市公司相比,華電新能在各報告期內的資產負債率,均超過行業平均值。
此外,2019—2021年各年年末以及2022年上半年年末,華電新能的流動比率分別為1.04倍、0.53倍、0.68倍和0.67倍﹔速動比率分別為1.04倍、0.53倍、0.68倍和0.66倍。同期同行可比上市公司流動比率平均值為0.9倍、1.09倍、1.14倍和1.31倍﹔速動比率平均值為0.88倍、1.07倍、1.12倍和1.29倍。由此可見,同期同行的短期償債能力高於華電新能。
對此,華電新能表示,主要系受限於目前的融資渠道。債務融資是公司重要的融資方式,公司業務規模的擴大對營運資金、固定資產建設投入需求均呈上升趨勢,公司有必要通過發行上市等方式擴充長期資本,使資本結構與公司業務規模快速發展的趨勢相適應。
公開信息顯示,2019—2021年各年年末以及2022年上半年年末,華電新能總體利息支出分別為37.4億元、38.3億元、44.4億元和24.1億元。
固定資產折舊逐年增加 營收成本上漲
不過,在高負債之下,華電新能的擴張步伐並未放緩。
招股書顯示,華電新能本次計劃募資總金額約300億元。其中,210億元用於風電、太陽能發電項目。實際上,這210億元只是公司接下來投資計劃的一部分,其募資項目涉及總投資高達804.12億元。
業內人士研判,新能源發電行業當前仍處於“跑馬圈地”階段,對於“參賽者”而言,規模增長仍是最優先的考量。
不過這一波“大步走”帶來的固定資產折舊攤銷成本持續上升。
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華電新能的固定資產折舊分別為52.3億元、54.8億元、67.2億元,2022年上半年36.1億元,呈現逐年上升趨勢。
公司主營業務成本同樣呈現上升趨勢。2019—2021年各年年末以及2022年上半年年末,公司主營業務成本分別為70.4億元、75.1億元、94.8億元、49.1億元。
華電新能解釋稱,公司主營業務成本主要以折舊攤銷等固定成本為主,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成本呈上升趨勢,主要系隨著風電、太陽能發電電站的投產運營,相應的固定資產折舊逐年上升所致。
值得關注的是,一邊是營業成本不斷上升,一邊是綠電電價出現下降。
2022年7月13日,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2022年首批海上風電項目競配結果:兩個項目競配電價約0.2元/kWh,比福建燃煤標杆電價低約0.19元。超低綠電價格出乎市場預料,一時引發關注。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風力發電業務屬於公司營業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價下調會否對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產生影響?截至發稿前,華電新能尚未有回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