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泉州南安蓬華鎮:以“三色共鳴”創新發展,為鄉村振興添姿增彩

2023年07月03日14:06 |
小字號

蓬華鎮位於福建泉州南安市西北部,地處安溪、南安、永春三縣(市)交界處,是革命老區和著名僑鄉,下轄9個行政村,人口約2.5萬人,旅居海外僑胞、港澳台同胞3萬多人,鎮域土地面積43平方公裡。

近年來,蓬華鎮立足“農業產業強鎮、生態旅游名鎮”發展定位,依托“三色”資源(綠色,青山綠水生態游﹔橙色,茶果僑鄉生態游﹔紅色,愛國主義教育游),深入貫徹落實“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科學謀劃項目,不斷延伸產業鏈,切實將整體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競爭優勢,打造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蓬華樣本,成為泉州市唯一一個同時獲評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和福建省“全域生態旅游小鎮”的鄉鎮。實現鄉村振興三年跨越泉州市鄉村振興示范線、泉州市鄉村振興整鎮推進“五好”鄉鎮(農業生態型)、福建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鄉鎮創建單位“三大台階”。

蓬華臍橙化身“黃金果”助力產業轉型升級。福建省鄉村振興促進會供圖

蓬華臍橙化身“黃金果”助力產業轉型升級。福建省鄉村振興促進會供圖

致力美好“橙色”

“水果經濟”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綠色動力”,蓬華臍橙化身“黃金果”助力產業轉型升級。獲評全國農業產業強鎮以來,蓬華鎮完成柑橘類農業產業強鎮一期示范建設項目14個,重點圍繞臍橙高標准生產基地及農文旅融合前期項目建設,總投資額1237.8萬元。推進農業現代化,計劃打造4個“數字果園”,已率先完成建設2個“數字果園”,實現遠程智能管理果園1500畝。打造蓬華臍橙IP形象和鎮域logo,建設“橙堡”蓬華農特產品展示中心、山橙主題文化樂園等特色陣地,充分展示蓬華臍橙種植文化、IP文化及創意產品。策劃生成與福建農林大學共建現代化柑橘產業項目,計劃引進早熟雜柑品種,示范推廣綠色高優標准化栽培技術體系,實現一年四季有鮮果。指導成立戀橙(南安)品牌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並與南翼置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共建開發飲料、果脯、糕點等臍橙衍生品,供給高速服務站、精品店等,力推蓬華臍橙產業接二連三、強身健骨。

同時,蓬華鎮還以臍橙為核心,力推“一村一品”,形成蓬華優質農特產品好貨矩陣,其中蓬華芥菜、蓬華鐵觀音、蓬華油茶、蓬華臍橙、大演柿餅被《泉州鄉村好貨名錄》收錄。

。福建省鄉村振興促進會供圖

蓬華鎮構建“紅色主題區”“紅色原址區”“紅色活動區”三大片區。福建省鄉村振興促進會供圖

凝聚堅定紅心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為“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傳承好紅色基因,蓬華鎮結合鄉村振興整鎮推進,以山城村為示范點,構建“紅色主題區”“紅色原址區”“紅色活動區”三大片區。在主題區,整合安南永德革命烈士紀念碑、紀念館、紅軍禮堂等紅色資源,建設綜合館,打造南安市第一批鄉村黨校,成為泉州市進行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場所。不斷發掘修繕郭子仲烈士故居、地下印刷所、地下槍械修理所等革命遺跡,打造瞻仰革命先烈篳路藍縷、艱苦開創革命事業的庄嚴場所。同時,在保護的基礎上,開發紅軍洞、紅軍橋等革命場所,使之成為紅色傳人重走紅色征途、重溫紅色征程的最佳紅色聖地。全力構建以紅色文化、橙色文化、休閑文化為主要特色的農業產業強鎮,促進共同富裕。在發展紅色旅游方面,建設並陸續投用紅軍浮雕石像、紅色扶貧基地、紅軍食堂、扶貧集市等。

。福建省鄉村振興促進會供圖

縣道X331永春縣岵山北溪至蓬華公路鄉村旅游風景路蓬華段瀝青化。福建省鄉村振興促進會供圖

“福路”助振興

要致富,先修路。位處山區的蓬華鎮將農村公路建設發展作為“改善民生、服務跨越發展”的突破口,總投資約1000萬元實施縣道X331永春縣岵山北溪至蓬華公路鄉村旅游風景路蓬華段瀝青化項目。該路於2022年5月入選福建省首批“最美鄉村‘福’路”,成為蓬華鎮繼2021年獲評“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和省級“全域生態旅游小鎮”之后獲得的又一亮麗名片。以此為契機,蓬華鎮提出建好一條美麗鄉村路。縣道X331永春縣岵山北溪至蓬華公路鄉村旅游風景路的創建、暢通,串聯起兩個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多個省級傳統村落,多個省級、泉州級鄉村振興示范試點村,打通了鄉村振興“出”與“進”的“雙向道”,有效帶動了當地非遺產業、種養業、鄉村旅游等特色產業發展。

蓬華全力推進裸房“穿新衣”“增顏值”,沿線村裸房整治率達93.7%,名列南安市前列。初步形成生活垃圾“戶清掃、村收集、鎮轉運”收運處置模式,全面落實“日產日清”。推動沿線蘇厝、華美等6個村庄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實現“綠盈鄉村”全覆蓋,其中建成2個高級版“綠盈鄉村”,華美村還獲評福建省“森林村庄”。

建好一條產業致富路。依托縣道X331的創建、暢通,蓬華鎮把鄉村振興所需資源輸送到偏遠的每一個節點,助推培育現代農業示范、蓬華臍橙精深加工、鄉村特色品牌等10個重點項目。建好一條交旅融合路。縣道X331沿線串聯了蓬華中央紅軍村山城村、省級傳統村落華美村、3A級景區天柱山香草世界。蓬華鎮統籌資源,積極推動與泉州交發集團、南安文旅集團等合作共建,加快跨鎮公交旅游線路項目落地見效,打造一條最美“福”路精品旅游路線,串聯起騎“橙”共享單車、“橙堡”農特產品展示中心、茁壯“橙”長研學基地、泉州僑批館蓬華分館等新一批文旅融合、農旅等融合項目,做深做透交旅融合文章,打通鄉村旅游“最后一公裡”,帶動鄉村振興整鎮推進。

。福建省鄉村振興促進會供圖

蓬華鎮內外發力,充分整合社會資源。福建省鄉村振興促進會供圖

內外發力謀發展

全面實現鄉村振興,要內外並重、統籌兼顧。蓬華鎮內外發力謀發展,充分整合社會資源,為農村發展賦能。

構建多元人才體系。引進福建農林大學、華僑大學、福建省海峽旅游文化研究院等專業團隊服務鄉村振興,聘請具有實戰經驗的和筑創意(泉州市)空間設計有限公司開展陪伴式咨詢服務,與中國海峽人才市場簽約合作共同建成我省首個鎮級人才實訓基地,組織開展電商人才培訓等課程培訓,建立鄉村振興人才支撐體系。援引國企力量助力鄉村振興,推動與泉州交發集團、能源工貿集團、南安園區集團、移動公司、電信公司等國企結對共建,打造多元共建聯合體。整合金融機構+鄉賢企業+商(協)會等社會資源,開展“萬企興萬村”行動,目前已有廈門國宇等32家蓬華鄉賢企業與9個村結對共建。

激發項目創效潛力。嚴格對照全年招商引資任務目標,擬定臍橙優質品種研發培育、電商平台建設、林業碳票等11個意向招商項目,總投資10億元。分解12項外出招商計劃,組建招商團隊,鎮主要領導帶隊赴廈門、廣東深圳、東莞等地開展招商活動,已完成盈余家庭農場臍橙園、大演村鞋業、本橋電子科技投資、東方美人茗茶、山城溫泉度假村、天柱山景區轉型提升等6個項目簽約,總投資金額達7.5億元。深入研究政策措施,持續滾動更新項目庫,策劃2023年市級重點項目5個、鎮級重點項目26個、村級鄉村振興整鎮推進項目建設77個。制定印發《蓬華鎮“項目奮戰年”實施方案》,成立26個重點項目工作組,每個項目明確一名黨政領導牽頭,對項目的用地、用林、資金等要素保障問題實行台賬式管理,逐一精准施策,今年來,累計召開專題會議11次,協調解決問題32個。

釋放政策疊加效應。2022年,鎮村兩級圍繞“五好”創建目標,緊扣項目主體、時間進度、政策支持、資金來源等重點,積極爭取上級補助資金超過4600萬元。今年以來,蓬華鎮成功獲評福建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鄉鎮創建單位、泉州市垃圾分類試點鎮,華美村入選福建省重點改善提升歷史文化名鎮明村傳統村落名單、和美僑村、泉州市美麗宜居村庄培育名單等,獲得上級獎補資金1700余萬元。蓬華鎮配套推出系列獎勵幫扶措施,編制《南安市蓬華鎮農業產業強鎮項目專項資金使用方案》《蓬華鎮村級鄉村振興整鎮推進比拼方案》《蓬華鎮鄉村振興整鎮推進比拼激勵方案》等,完成省農業農村廳下達農業產業強鎮一期補助資金300萬元撥付,設置綜合貢獻獎、裸房整治、耕地流轉、農旅融合創新等4個鄉村振興正向激勵項目,發放鄉村振興獎勵金200余萬元,全面營造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

。福建省鄉村振興促進會供圖

蓬華鎮不斷探索農文旅融合新業態。福建省鄉村振興促進會供圖

全盤謀劃聚合力

鄉村振興,黨建是保障,鄉風文明是支撐。為此蓬華鎮依托9個黨群服務中心,按照“1+6+X”的模式,統籌打造高標准謀劃、高質量建設、高效率運轉的“黨建+鄰裡中心”。以華美村和黎陽村為試點,推進“綜治+”中心的全覆蓋。加強平安蓬華宣傳,2022年上半年蓬華鎮“平安三率”滿意率位居全市第一。充分發揮市級“金牌調解員”和村級調解員的作用,實現各類矛盾化解在一線基層,2022年,鎮村兩級共排查矛盾糾紛124件,調解成功121件,調解成功率達到97.6%。

同時蓬華鎮還有效整合現有資源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成一所九站,蓬華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被列入南安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試點所,蓬華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支隊獲評泉州市疫情防控優秀志願者服務組織。蓬華鎮獲評福建省文明鄉鎮,轄區內文明村獲評率近90%,和諧村創建率位列南安市鄉鎮第一。組建完成黨員先鋒隊、青年突擊隊以及巾幗志願者服務隊等三支隊伍,定期組織普法宣傳、交通安全勸導及健康義診、鄉村振興等志願活動,推動基層治理、文明創建、服務群眾等工作做好做實。組織蓬華鎮大學生返鄉聯盟連續9年開展假期回鄉公益活動,獲評“2020年南安市學雷鋒活動示范點”。通過上級撥款、鄉賢捐資助學等方法,籌集75萬將全鎮中小學班班通升級為全新教學一體機,目前已經完成70%的更新升級工作。聚合社會力量籌建蓬華鎮教育基金會,已籌集善款227萬元,認捐430萬元,力推打造優質山區教育品牌。

黨的二十大報告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作為重要部分專門強調,為蓬華未來五年乃至更長一段時間的發展、治理指明了方向,蓬華鎮將以打造“3+1”全域生態旅游發展模式(3即綠色、橙色、紅色三色旅游提升﹔1即研學游)為目標,以“三色共鳴”創新發展,不斷探索農文旅融合新業態。

(責編:陳楚楚、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