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亂到治、由治到美、由美引流 廈門集美“十裡長堤”緣何出圈?

“我是在短視頻平台上看到的,慕名而來,來了發現真的太美了。”今年端午小長假,來自深圳的游客吳女士拿出手機,向親朋好友介紹自己在廈門市集美區網紅景點“十裡長堤”拍的“大片”:落日余暉下,遠處蔚藍的大海,交映水光城影,海堤和長橋橫架飛跨,地鐵和動車沐光穿馳。
“十裡長堤”,因附近綠地地處僻靜,大海藍天風景宜人,可以通覽廈門杏林大橋和公鐵兩用橋,被廣大市民游客所認可,成為游人如織的新晉“城市會客廳”。
廈門市集美區網紅景點“十裡長堤”迷人風光吸引眾多市民游客前來打卡。集美區社治委辦供圖
如今,“十裡長堤”持續火爆,還帶動附近石鼓路的“夜經濟”發展。僅今年“五一”假期就有超18萬人次游客前來打卡。不少外地游客原來隻知道廈門的景點有鼓浪嶼、曾厝垵等,現在知道,廈門還有個集美,集美有個“十裡長堤”。
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年多前,這裡曾因配套缺失、交通擁堵、綠地被隨意踩踏、流動攤販無序聚集等問題而飽受詬病。
由亂到治、由治到美,由美引流,“十裡長堤”如何“逆襲”?
市民游客在“十裡長堤”享受休閑時光。集美區社治委辦供圖
“這樣的變化,是推進社會治理創新與服務經濟發展兩者相結合的成果。”集美區社會治理工作(城市綜合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綜合協調組副組長張志展表示,“十裡長堤”的蛻變背后是集美區關於如何快速處理社會治理出現的新問題,如何更好聽民意、聚民智,又如何將社會治理與服務經濟發展更緊密結合的有益探索。
啟動應急 統籌協調力量開展專項治理
從廈門地鐵一號線的集美學村站下車,再往海的方向走數百米,就是“十裡長堤”。
2023年“青春集美 平安之城”主題活動在風光旖旎的“十裡長堤”舉辦,吸引眾多市民游客前來打卡。集美區社治委辦供圖
每到周末,“十裡長堤”人氣十足——三五成群兒童在如茵草坪上嬉戲,家長們放心地坐下來聊天,享受休閑時光﹔年輕情侶們手牽手,在長堤上散步﹔創意集市整齊排開,吸引游人駐足參觀、選購﹔一些主播架起自拍杆,推介這裡的迷人風景……
“這裡越變越美,我經常來玩。”家住集美區的市民何鬆濤對“十裡長堤”的巨變深有感觸,“一年多前,這裡剛火起來時,大量人流紛至沓來,道路被違停車輛堵住,草地被隨意踩踏,露營帳篷到處搭建,嚴重影響了游玩體驗。不過,后來經相關部門整治后,這裡徹底變了樣。”
如何整治?
去年,“十裡長堤”問題集中暴露后,集美區社會治理工作(城市綜合管理)委員會,立即啟動應急機制,針對問題,組織集美街道、文旅、市政園林、公安、城管等相關部門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具體工作,明確責任和完成時限,會后立即成立工作專班,組織聯合執法。先勸導違停車輛、流動攤販、違規搭設帳篷和聚集人群﹔對於“不聽勸”的,加大執法力度,交警安排拖車對違停車輛實施拖車作業,城管執法人員向仍留在現場的搭設帳篷人員發出《告知書》。短短幾天時間,不文明現象基本消失,現場環境迅速恢復有序。
“以往處理一些亂象,相關部門經常會出現‘九龍治水’的情況,此次在集美區社會治理工作(城市綜合管理)委員會統籌協調下,整治動作迅速有力,效果立竿見影。”集美區委政法委副書記林以芳道出了“十裡長堤”治理的秘訣。
市民游客在“十裡長堤”愜意地享受休閑時光。集美區社治委辦供圖
據悉,於2021年底成立的集美區社會治理工作(城市綜合管理工作)委員會,統攬轄區社會治理和城市管理工作,將區級社會治理責任單位全數納入體系,打破部門壁壘,重塑指揮協同機制,打造黨委領導“一統攬”、智慧集美“一平台”、高效指揮“一中心”、全科處置“一網格”、高效響應“一支隊伍”、精細治理“一攬子方案”、協同運轉“一套機制”和科技支撐“N+應用”,即“7+N”新型社會治理工作格局,加大資源整合和協調配合力度,逐步理順各項社會治理工作關系,確保社會治理各項工作有人抓、有人管、高標准、嚴要求、快落實。
建立長效 疏堵結合打造新網紅景點
一鼓作氣,打鐵還需趁熱。
為了鞏固整治成果,集美區社會治理工作(城市綜合管理工作)委員會牽頭,由集美區市政園林局指導,集美城發公司負責,在“十裡長堤”設立管理點,專人值守,配齊管理設施,建立由街道綜合執法辦、公安、交警、城市管理、市政園林、社區居委會參與的聯動機制。
在“十裡長堤”,音樂會吸引市民游客駐足欣賞。集美區社治委辦供圖
針對“十裡長堤”配套缺失問題,由集美區市政園林局指導,集美城發公司負責,完善移動公廁、周邊圍擋、草皮恢復等公用設施,增設攤點經營、自動售賣機、公共Wi-Fi和增設服務點等措施,為游客提供安全、舒適、休閑的美好空間。
管理和硬件解決后,“十裡長堤”如何保持歷久彌新?
今年“五一”假期,居住在廈門市島內的吳子銘與上小學的女兒沒出遠門,就在“十裡長堤”“文藝”了一把。
原來,今年“五一”假期,集視、聽、互動等多重體驗的第十五屆廈門國際動漫節“遇見金海豚”城市聯動活動——十裡長堤站舉行。現場,近百米的“遇見金海豚,十裡長堤繪嘉庚”主題涂鴉牆創意吸睛,“集美”“XIAMEN”等色彩鮮艷的字樣,“阿集小美”賽龍舟、杏林灣月光環、杏林閣以及閩南古厝等富有地域特色的卡通形象吸引了眾多游客駐足觀看、拍照。
“孩子從小就喜歡動漫繪畫,聽說這邊舉辦活動,我們就特地過來體驗。”在涂鴉牆互動區,吳子銘和女兒共同噴繪了“天天開心”等字樣,玩得很開心。
活動現場,還進行了“海豚尋蹤”互動游戲、面部彩繪體驗、音樂+cosplay主題音樂會等,吸引了眾多游客、動漫愛好者參與。
創意集市、街頭藝人表演、音樂會……更重要的是,在挖掘自然景觀資源和提升配套設施水平基礎上,集美區注重文化內涵,因勢利導,讓游客在“十裡長堤”游玩中盡覽自然之美與人文之美。
“相比原來整治亂象出現易回潮的情況,我們則從社會治理的角度思考問題,疏與堵相結合,建立長效機制,把原來一個市民游客自發形成的‘散裝’露營聚集地,變成一個規范、有序、風景迷人的新網紅景點。”“十裡長堤”管理方集美城市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江棟恆如是說道。
位於“十裡長堤”的創意集市。集美區社治委辦供圖
此外,為了讓“十裡長堤”能給市民游客提供更優的休閑體驗,集美區社會治理工作(城市綜合管理工作)委員會設置“治理信箱”,向廣大市民朋友征求治理良方,吸引了數萬網友關注,並踴躍參與,紛紛發來“金點子”。
如今,規范、有序、風景迷人的“十裡長堤”不定期舉辦各類文藝活動,業態逐漸豐富起來,游人如織成為常態——夕陽下,海波粼粼,市民游客愜意地享受休閑時光﹔相距僅數百米的石鼓路上,各類風味小吃飄香,觸動著市民游客的味蕾,也激活了這裡的夜經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