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龍岩市永定區致力土樓保護工作:在保護與活化中更好傳承

2023年07月06日12:15 |
小字號

2023年7月7日是福建土樓申遺成功15周年。15年前的這天,在加拿大魁北克召開的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福建土樓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福建省第2個、中國第36個世界遺產。

“土樓以其建筑傳統和功能作為典型范例被列入,它體現了一種特定類型的公共生活和防御組織,並且體現了人類居住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世界遺產委員會對福建土樓如是評價。

土樓人家歡慶福建土樓列入世界文化名錄。溫學元攝

土樓人家歡慶福建土樓列入世界文化名錄。溫學元攝

在福建,獨具特色的土樓是最能體現傳統文化的建筑之一。1986年,國家郵電部發行了一套“中國民居”郵票,展示全國各地最具特色的民居。其中,代表福建民居的是一座環環相連的精美土樓,這就是取自永定“承啟樓”。

多年來,永定人民牢記做好“東有客家土樓,西有龍湖”旅游文章的囑托,認真貫徹落實“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全面提升土樓保護工作能力和水平,讓土樓煥發無限生機,打造永定版“詩和遠方”。

龍湖風景。戴貴煌攝

龍湖風光。戴貴煌攝

如今,永定“東樓西湖”交相輝映,紅色研學旅行方興未艾。東邊的世遺土樓,每年吸引海內外無數賓客,尋奇探幽,“土樓故裡永定鄉村之旅”入選全國鄉村旅游學習體驗線路之一,湖坑鎮南江村入選第3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西邊的龍湖風景區,湖域面積65平方公裡,是福建省最大的人工湖,已成為國家水利風景區、省級旅游經濟開發區。北邊的“中央紅色交通線”品牌已經逐漸響亮,永定區中央紅色交通線舊址群被列入全國“建黨百年紅色旅游百條精品線路”之一,不僅成為各級黨政機關的現場教學點,還被列入了龍岩市9個黨員干部核心教學點之一。

土樓夢圓世遺

23000多座,有三層以上的大型建筑近5000座,圓樓360多座……

這一組數據,展現了永定區土樓的深厚“家底”。這些樓方圓錯落、造型獨特、規模宏大、結構奇巧,以豐富的文化內涵、獨特的聚居方式、合理的布局及與自然環境相融合的選址理念備受矚目。

“土樓公主”振福樓。陳軍攝

“土樓公主”振福樓。陳軍攝

據介紹,永定土樓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包括下洋鎮初溪土樓群、湖坑鎮洪坑土樓群、高頭鎮高北土樓群、湖坑鎮新南村衍香樓、湖坑鎮西片村振福樓,共計23座本體土樓(其中國保10座、省保13座),簡稱“三群二樓”,是福建土樓“六群四樓”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永定客家土樓為主體的福建土樓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獲得成功,為永定獲得了一張通向世界的“名片”。評審專家表示,“福建土樓”造型獨特,規模宏大,結構奇巧。土樓文化根植於東方血緣倫理關系,是聚族而居傳統文化的歷史見証,體現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大型生土夯筑的建筑藝術成就,具有“普遍而杰出的價值”。

申遺成功讓土樓故裡搖身一變,從閩之絕域揚名環宇、從大山深處走向大雅之堂,成了聞名遐邇的永定旅游名片。

守護精神家園

古朴的村落,潔淨的環境,蔥郁的山林,清澈的溪流……走進永定洪坑土樓群,靜謐和諧、生機勃勃的景象令人賞心悅目。

“申遺成功,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環境越來越好,游客越來越多。”振成樓樓主林日耕的笑容如春天般的燦爛。從1991年受聘為土樓講解員起,林日耕的職業生涯已走過30多個年頭。在此出生、長大的他,日復一日向人們講述自己的家園,這成了他最幸福的事。在他的帶動下,許多年輕人紛紛回鄉開飯店、開店鋪、賣土特產等,生活好起來了。

振成樓。廖金材攝

“土樓保護開發是一項系統性、長期性、全民性工作,要想可持續性發展,須保護為先。”永定全區上下深刻意識到,新的時代條件下,要在保護好文物本體基礎上,深入挖掘好、研究好、闡釋好、展示好蘊含其中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懷、文化自信價值內涵,進一步激發全社會創新創造活力。

綱舉目張,讓規章制度和規劃保障成為保護世遺的有力抓手。永定在福建省率先成立縣級文物保護機構,並開展不可移動文物普查實地調查工作,全面了解永定的文化資源,掌握不可移動文物的數量、分布、特征、保存現狀、環境狀況等基本情況。2006年,編制《永定客家土樓保護規劃》。2008年,根據世界遺產中心的要求進行了修編,形成《福建(永定)土樓保護規劃》,並經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實施,被授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杰出項目獎。

2011年以來,永定區相繼出台相關配套政策措施,在《龍岩市永定區文物保護工程及資金管理暫行規定》中明確“設立搶救性文物保護維修基金”,確保文物保護單位本體安全。同時,明確土樓保護區內居民異地建設住房的方式方法措施,土樓保護區內建筑材料准入的審批管理規定,土樓安全責任、經營性收入20%以上列入保護專項經費等。

為確保世遺土樓的原真性,織牢織密世遺土樓安全防護網,申遺成功以來,永定區扎實推進世遺土樓保護工程,實施了以改善旅游、衛生、通訊、供電、消防、交通等基礎設施為重點的一系列保護性建設工程,並常態化組織開展以整頓商業秩序、違章搭建為主的專項整治,不斷推進整體遺產風貌保護。同時,構建齊抓共管的區、鄉(鎮)、村、樓4級土樓保護管理網絡,全力做好土樓景區的經營管理工作。此外,指導景區村民修訂《村規民約》,變“要我保護”為“我要保護”,提升村民保護土樓的自覺性,讓永定土樓5A景區的金字招牌更加光彩奪目。

近年來,永定區爭取並下達各級文物保護專項資金1.5億元,不斷加大對土樓保護維修力度。已完成了五雲樓搶險加固,振成樓加固維修,承啟樓、五雲樓一期、奎聚樓、集慶樓、振福樓、僑福樓、世澤樓、衍香樓等11座土樓保護維修工程﹔正在實施福裕樓保護維修工程、五雲樓維修(二期)工程和振成樓耳房搶險加固工程﹔積極參與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監測預警系統建設,聘請設計單位編制福建土樓——五雲樓結構健康監測設計方案。此外,永定區計劃加大力度推進世遺省保本體樓和世遺保護區文物點和特色土樓保護維修工程。

高北土樓群。湯浩宇攝

高北土樓群。湯浩宇攝

“15年彈指一揮間。”申遺成功以來,永定人更是像愛護自己眼睛一樣倍加珍惜祖先留下的珍貴財富,竭力把來之不易的“世界文化遺產”守護好、傳承好、運用好,走出了一條世界遺產保護帶動旅游業發展、旅游業發展反哺遺產保護的路子。

活化利用資源

“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守護文物,最重要的就是要讓文物‘活起來’,讓世界文化遺產煥發無限生機。”永定區堅持將世遺保護發展成果與人民共享,在保持土樓原始風貌的基礎上,在土樓景區引進民宿集群、數字文旅、沉浸式演藝、研學教育等文旅項目,促進土樓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推動福建土樓再保護、再利用,讓土樓文物真正“活”起來。

“土樓王”承啟樓。李藝爽攝

“土樓王”承啟樓。李藝爽攝

——承啟樓再度登上“國家名片”。“土樓王”承啟樓“高四層,樓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間﹔圓中圓,圈套圈,歷盡滄桑三百年”。在1986年發行的“中國民居”郵票上,承啟樓的身姿被定格在方寸之間。2021年5月19日,借著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在福州舉行之機,《福建土樓》特種郵票首發式在永定區振成樓廣場舉行,振成樓、承啟樓等世界文化遺產土樓又迎來高光時刻,上了“國家名片”,成為提升土樓文化價值、促進土樓知名度美譽度的生動寫照。

——興建福建土樓博物館。2015年,投資1個多億的福建土樓博物館在永定落成。展館由“文化瑰寶”“源遠流長”“薪火相傳”“夢中故土”和“守望家園”6個部分組成,充分運用展牆、展台、景觀、模型、觸摸屏、藝術造型等語言,較全面地展示了福建土樓神奇的建造技藝、豐富文化內涵和與大自然的和諧統一,生動展現了土樓風情和客家文化,承載弘揚中華優秀文化、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2015年8月,經中國僑聯批准,福建土樓博物館被確認為“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

客家家訓館。吳宇梁攝

客家家訓館。吳宇梁攝

——建立客家家訓館。家訓文化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悠久的歷史。為繼承和弘揚這一寶貴遺產,永定認真挖掘客家文化、土樓文化,並把其中的客家家訓進行整理、展陳。客家家訓館依托洪坑土樓民俗文化村慶成樓設立,通過族譜、圖片、書法三種形式展陳,涵蓋了土樓客家人的族譜祖訓和名人、名居家訓,展出了百家姓前20個姓氏族譜的祖訓家規和永定客家族譜中有記載祖訓家規的19個姓氏族譜,32幀名居、名祠家訓圖片,14幅書法家訓作品。內容涵蓋了土樓客家人的祖訓、家訓、家規,突出展示客家土樓文化精華,集教化、欣賞為一體。

——設立客家家風樓。客家家風樓依托振福樓設立,是客家傳統文化傳習基地和廉潔文化教育基地,客家好家風展陳布於一樓共10個展室,以“客家家風世代傳”為主題,分為厚德、忠孝、耕讀、勤儉和清廉5部分。內容由客家故事、客家人物、客家歌謠、客家諺語、客家楹聯等組成,通過展板、影像、匾額等形式呈現,講述了41個古代和現代永定家風故事。中華好家風展陳布於二樓共22個展室,以“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為主線,分為文化血脈、家庭、家教和家風4個篇章,重點講述了45個中華好家風故事。

——打造“土樓三部曲”。永定區推出的客家風情歌舞集《土樓神韻》、歌劇《土樓》和交響樂《土樓回響》,被稱為“土樓三部曲”,在海內外興起“土樓旋風”,並通過開發《紅色搖籃》《衍香》《大魚海棠》等20余部以土樓為題材或場景的影視作品,打破時空限制,全方位展現土樓歷史文化。

大鼓涼傘。劉永良攝

大鼓涼傘。劉永良攝

環興樓演出。李藝爽攝

——實施“文化進土樓”工程。永定區全面推進土樓旅游景區整治提升工作,按照“一樓一景致、一樓一特色、一樓一主題”的理念,打造民間絕藝館(慶成樓)、客家婚慶館(光裕樓)、福文化館、非遺體驗館(集慶樓)、酒文化體驗館(玉成樓)、夯土技藝展示館、建筑文化展示館等多元主題展館,塑造全新土樓文化IP,提升土樓的文化內涵。游客每天都可以觀看“大鼓涼傘”“擂土樓神鼓”“客家十番音樂”“提線木偶”等富有客家特色的客家風情表演,豐富了游客的生活,引燃文化旅游的熱度,不少游客慕名前往,沉浸式體驗非遺魅力。

許多游客前往土樓觀光。湯浩宇攝

許多游客前往土樓觀光。湯浩宇攝

——促進文旅深度融合。永定區在保持土樓原始風貌的基礎上,在福建土樓永定景區緩沖區外引進民宿集群、數字文旅、沉浸式演藝、研學教育等文旅項目,促進土樓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推動福建土樓再保護、再利用,讓土樓文物真正“活”起來。永定區與騰訊互娛合作,打造特色電競賽事、電競場館、電競酒店及線下體驗館,推動“電競+旅游”。永定土樓“天涯明月刀”鄉村旅游國風電競數字文旅體驗項目結合客家文化和土樓建筑特色,加入電競元素,布局沉浸式互動演出、劇本體驗等業態,進行數字化文創內容創作,是“土樓+電競賽事+沉浸式體驗+度假民宿”等多元化沉浸式國風電競體驗的文旅項目,獲評第四屆“中國服務”·旅游產品創意十大案例。

初溪土樓。陳軍攝

初溪土樓。陳軍攝

——探索組建“土樓文化銀行”。永定區抓好“非世遺”土樓保護,公布了555棟非世遺土樓普查信息,通過對土樓普查確權,積極探索組建“土樓文化銀行”,採取贖買、租賃、托管、合作經營等形式,對全區土樓資源統一管理運營,強化土樓資源的活化利用,把資源轉變為資產,把資產轉化為資金,推動土樓資源可持續利用,助力鄉村振興。通過公司化運作模式,打造土樓民宿集群,建立“合理開發利用就是最好的保護”的長效保護機制。(劉永良)

(責編:江葦杭、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