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100%鋪就“民心路、幸福路、振興路” 廈門同安深入創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

人民網廈門8月10日電 “截至目前,全區142個建制村(居)均已鋪設瀝青路或水泥路,覆蓋率達100%”“建立區、鎮(街)、村(居)三級路長體系,實施‘一把掃把掃到底’的養護模式,全區農村公路養護總裡程近784.7公裡,列養率達100%”“全區142個建制村(居)公交車通車率達100%”“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網絡節點覆蓋率達100%”……
同安區三秀山村進村公路。夏海濱攝
10日,廈門市同安區發布有關數據顯示,特別是今年以來,該區以深入創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為契機,堅持把公路建設作為居民生活品質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讓“一條條民心路、幸福路、振興路”在轄區范圍內全面鋪展開來。
“四好農村路”是指“建好、管好、養護好、運營好”農村道路。今年1月初,交通運輸部辦公廳、農業農村部辦公廳等聯合發布《關於公布2022年度“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創建單位名單的通知》。根據通知,全國201個縣(區)入選榜單,福建共有9地上榜,其中,同安區是廈門市唯一入選行政區。
同安區“四好農村路”軍營村進村路。陳捷攝
據悉,加大市區財政投入,通過新建或改造提升等建設“四好農村路”,是廈門市解決城鄉差距、進一步振興新農村的新舉措之一。作為該市面積最大的行政區、鄉村振興的主戰場,同安區近年來在全市“四好農村路”建設中尤為引人矚目,不僅極大方便沿線村民出行,還有效解決當地農村群眾人流、物流問題,為區域經濟、旅游及社會發展等注入新活力。
從空中俯瞰,一條藏在郁郁蔥蔥樹木之中的鄉道暢通、潔美、安全、舒適……在廈門西北角的同安蓮花鎮,這條從山腳下蜿蜒而上猶如彩帶隨風飄揚的盤山公路——鄉道Y848農村公路,助力同安區邊遠高山村——軍營村和白交祠村從過去的窮鄉僻壤走上鄉村振興康庄大道。
同安區“四好農村路”(省道S507“交通一家親”愛心驛站段)。夏海濱攝
“致富有路,振興有盼,盼也夢想成真。”工作人員介紹,軍營村和白交祠村早已掙脫大山的束縛,通過“山上戴帽山下開發”實現民富村強,而這也得益於“四好農村路”的建設——2020年,同安區以福建省第二名的成績獲得第四批“四好農村路”省級示范縣稱號,其中,X416(通達軍營村)農村公路養護項目被列入全省交通運輸系統黨建引領“四好農村路”建設“十大”示范點名單。
其實,上述是同安區堅持辦好民生實事“用一條條高質量的農村路,托起百姓穩穩的幸福”的縮影。近年來,該區以扎實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為抓手,在“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道路等四大層面下功夫,突出打造“特色致富路”“平安放心路 ”“美麗鄉村路”“美好生活路”,成效頗為斐然。
同安區西洋村進村公路。陳捷攝
其中,在建設方面,同安區在廈門市率先啟動建設國省縣道通行政村主干道亮燈工程,截至目前,已建成智慧路燈管控中心及49條道路路燈工程,亮燈裡程198公裡,有效解決農村公路夜間照明“最后一公裡”問題﹔在管理方面,創新成立區鎮(街)村(居)三級路長辦,推動農村公路管理形成長效機制,並成立車輛超限運輸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制訂出實施意見,聯合交通執法大隊、公安交警到主要道路開展治超工作﹔在養護方面,全面推動轄區農村公路養護改革,實施“一把掃把掃到底”的農村公路養護模式,相關養護工作職責由交通主管部門統一委托區屬國企養護企業,有效提高了農村公路養護效率和質量﹔在運營方面,以全區公交線網為骨架,整合交通運力資源,開通多條“公交快遞”,打通山區與城市之間的物流“堵點”,完善了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網絡節點。
數據顯示,僅2022年以來,同安已投入資金1.33億元用於農村公路項目建設,並著力加快鄉村主要旅游景區景點、主要產業節點以及特色村庄的生態路、旅游路、產業路等高品質農村骨干公路建設,重點加快北部山區農村公路建設,助力項目振興﹔建設農村公路路燈、防撞、減速帶等道路安防設施及道路交通標志標線等交通設施,提升農村公路安全保障能力﹔推進農村公路路域環境整治工程及蓮花鎮“千燈萬帶”工程,提升農村公路交通運輸水平﹔在農村公路項目建設中推行“以工代賑”,讓屬地群眾更多地參與項目建設,實現屬地群眾利益最大化。
同安強化黨建引領抓好“四好農村路”建設。夏海濱攝
“‘四好農村路’,百姓的民生幸福路。”同安區有關負責人表示,同安區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把創建“四好農村路”作為頭等大事來抓。接下來將繼續不折不扣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建設再上新台階,在前期全區703個自然村實現100%通水泥路的基礎上,實現“一路一風景、一村一特色”,打造“旅游+景觀”的特色農村路,進一步推動轄區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更上一層樓。(余乃鎏 鄭素描 陳曉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