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品“上新”到便利上門 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助力外貿保穩提質

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在開展主題教育中,將助力外貿保穩提質作為重要實踐,聚焦外貿企業的“急難愁盼”,加大信貸投放,加速外貿便利,強化風險保障,提升跨境金融服務質效,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服務福建外向型經濟高質量發展。今年以來,已累計為全省外貿企業提供融資超656億元。
量身定“貸” 助力閩貨出海
走近開足馬力的福建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福建某新材料公司的生產車間,機器滿負荷運轉聲與高新材料潮鞋的含“新”量同頻共振,工人們正加班趕制鴻星爾克、安踏的運動皮革訂單,支持國貨“走出去”。車間機器全產能“跑”起來的背后,有建行本外幣一體化經營增添的跨境融資新引擎。
作為新材料行業領跑者,福建某新材料公司隨著境內外經營版圖不斷延伸,急需資金擴大產能。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創新提供“跨境代付通”,聯動境外機構為客戶引入低成本人民幣融資,滿足客戶原材料採購等日常經營周轉需求,規避匯率波動。
“跨境代付通”只是建行創新護航實體經濟,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的一個注腳。從運用國家跨境金融服務平台賦能,推進“銀企融資對接”及“出口信保保單融資”等場景落地,到首創各類出口場景的“跨境快貸”系列產品,實現小微外貿企業普惠融資全線上、秒申辦,再到率先推出保單融資白名單政策,突破特險保單項下融資、便利優質外貿企業的增信和用信,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深化銀政、銀保等合作,高效對接外貿企業融資需求。僅保單融資,今年上半年累計發放6.4億元,同比新增13.28%。
加“數”便利 “助跑”跨境貿易
“還好建行送來了‘便利化試點政策’,以前匯款要用1天時間,好多次差點觸發時效,要付違約金了。”談起貿易便利化的政策紅利,南安市華龍塑膠財務負責人王總第一時間點贊建行。
華龍塑膠生產的塑膠產品遠銷非洲、東南亞等國,因進口的原材料塑料米價格變動頻率高,賣方對於貨款時效性要求極高,並在購銷合同中設置了款項時效的違約金條件。了解情況后,建行泉州南安支行立即向客戶推介了貿易便利化試點業務,通過享受優化單証審核,免於進口報關單核驗的政策紅利,幫助企業實現最快20分鐘完成跨境付款。
去年以來,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依托線上交單、簡化單據審核白名單等特色便利化服務,已先行先試16項全國首筆、同業首批外匯便利化業務﹔累計辦理各項外匯便利化業務金額超60億美元。
受益於跨境便利化的還有平潭對台小額商品交易市場的商戶。針對該市場商戶對台支付來回跑、材料多等痛點,建設銀行福建自貿區平潭片區分行適配線上跨境匯款、簡化單據審核、減免匯款手續費等跨境人民幣結算便利套餐,讓市場商戶能夠足不出戶將貨款直接匯往台灣,且隻需要上傳報關單作為匯款材料,大大節約了時間和精力。
依托建設銀行總行設在福州的“海峽兩岸跨境金融服務中心”的對台窗口,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積極探索閩台金融機構合作,今年以來實現對台跨境融資聯動業務84.3億元。
組團護航 穿越匯率波動
“以前我們辦理套保業務,銀行通常都會要求我們繳交一定比例的保証金,這樣一定程度上佔用了企業的現金流。”晉江一家省級科技小巨人企業負責人表示。
針對企業匯率避險需繳納保証金等履約保障的痛點,建行協同晉江市政府創新“匯擔快易”模式,通過引進政府性擔保公司提供保証擔保,減免企業保証金和擔保費,解決了企業辦理套保業務“門檻高、成本高”的難題。
著眼於引導並服務外貿企業樹立風險中性理念,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組團做好匯率避險“加減法”。一方面,借助福建省商務廳“助力萬企成長”外貿輔導活動、建行研修中心等平台,開展約1300次避險產品推介活動,向超3500家企業傳遞金融市場資訊,第一時間幫助企業知曉政策,會用政策。另一方面,豐富遠期、掉期、期權業務等匯率避險產品,探索衍生交易的創新模式,包括與石獅商務局聯合創建“公共保証金池”模式,提升企業匯率避險便捷度的同時,降低匯率套保成本。今年以來,累計為420家企業辦理外匯套期保值業務,金額22億美元,共計為中小微企業外匯衍生業務減免保証金3306萬元。
此外,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還深化與中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合作,為外貿企業提供線上跨境結算和融資,首創並免費為企業發放“關銀共享盾”超2萬個,實現“口岸通關+金融服務”全程通辦﹔依托“建行全球撮合家”平台的數字會展功能,舉辦“福建-阿聯酋投資貿易洽談會”等15場線上撮合活動,助力跨境經貿活動供需精准對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