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優勢、牽線搭橋 福建省稅務局助力殘疾人事業發展

“我從學校畢業后,8月初就進入這家公司,現在是公司車間鑽床生產加工操作助理。這份工作,不僅讓我的生活有了保障,也讓我運用所學知識實現了自己的價值。”說起自己的工作,性格開朗的鄭達順侃侃而談,眼裡有光:“命運對我關閉了一扇門,但是他們為我打開了一扇窗。”
家住漳州華安縣沙建鎮的鄭達順,是一名畢業於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數控技術專業的應屆畢業生。陽光朝氣,開朗健談,是他給人的第一印象,如果不是他自己談起,你很難看出他是一名殘疾人。由於先天原因,鄭達順患有四級肢體殘疾,身體協調性較差,為了改善生理缺陷,鄭達順克服自卑的心理障礙,在學校中認真完成學業的同時積極參與各類體育活動,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在這個炎熱的夏天,他走出了校園,在稅務、殘聯工作人員的幫助下,順利踏上了步入社會的第一步。
鄭達順現在就職於漳州市永良針紡機械有限公司,這是一家機械配件生產制造的民營企業,公司負責人李阿扁談到,公司作為本地針紡機械行業的龍頭企業,今年有擴大生產經營的想法,但數控機床加工操作相關的專業人才不容易招聘。
7月中旬,面對今年青年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福建省稅務局在開展主題教育,深入基層調研過程中,了解到一些企業有招聘員工需求,而福建省殘聯也有為殘疾人畢業提供就業輔導的工作要求。經過協商,福建省稅務局與殘聯決定在全省開展“訪企拓崗促就業 稅費宣傳助發展”高校殘疾人大學生就業援助活動,利用稅費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吸收殘疾人大學生就業,讓這些特殊群體年青人,能夠順利進入社會體現其自身價值。
根據福建省稅務局統一部署,今年8月初,華安縣稅務局聯合殘聯部門,主動深入企業,宣傳惠企政策,為殘疾人畢業求職和企業招工入職牽線搭橋。經過分析比對,稅務部門發現鄭達順和永良針紡機械企業的需求十分匹配,便主動上門向企業詳細介紹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減免和企業所得稅加計扣除優惠等政策,同時結合企業實際,向企業負責人李阿扁推薦鄭達順,並在現場為他預估可享受到的稅費優惠,提出惠企建議。在充分了解小鄭的情況以及“真金白銀”的稅惠支持下,李阿扁選擇錄用鄭達順的想法更加堅定。
“小鄭成長特別快,思維很活躍,機床操作專業知識掌握很牢固,能夠很好地勝任工作崗位,不僅如此,他的正能量也影響著公司的其他員工。”李阿扁對於鄭達順贊不絕口。他談到,民營企業在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上應當有社會責任感,更何況有政策的大力支持,這些年輕人的加入也為企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小鄭來到公司后與園區內的其他年輕人們生活在一起,因為有豐富的體育活動經驗,小鄭積極參與園區內各類比賽,他在比賽中身殘志堅、開朗自信的表現感染了不少人,帶動園區內的年輕人以更加樂觀向上的心態面對工作和生活。
象鄭達順一樣,懷著對未來美好憧憬的殘疾人應屆大學畢業生,福建省今年共有533人,截至8月17日,全省各級稅務、殘聯工作人員已走訪了456家企業,協調企業提供就業崗位553個,已成功幫助101人成功就業。
“幫扶殘疾人是我們的工作主責。”福建省殘疾人聯合會教育就業部三級調研員曾傳煥談起開展這項工作的初衷,“與稅務部門聯手共同促進大學生就業工作,既為這些特殊群體的家庭解決了實際困難,也讓這些孩子擁有未來生活的保障。”
8月17日,當看到自己的女兒李瑩與泰寧縣閩江飯店順利簽定用工合同后,從事環衛工作的江春蓮女士十分感慨:“這份工作來得很及時,不僅讓孩子有了自信心,也讓我看到了希望。”
今年20歲的李瑩剛剛大學畢業,是一名智力二級的殘疾人。初見她時是一個很腼腆的姑娘,笑起來的時候,臉上會泛起小紅暈。雖然比較害羞,不太願意與人過多交流,但是待人有禮貌,對日常事物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但特殊的身體條件和家庭背景,讓她成長和就業之路變得格外困難。
據江春蓮介紹,李瑩從小懂事感恩,為了減輕家庭負擔,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最終考入福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期待畢業后能找到一份工作減輕家庭負擔。然而四處找工作卻碰壁的殘酷現實,讓小瑩的自信受到打擊。
8月3日,福建省稅務局非稅收入處、省殘聯教育就業部工作人員到泰寧縣開展“訪企拓崗促就業 稅費宣傳助發展”高校殘疾人大學生就業援助活動后,泰寧縣閩江飯店有限公司總經理鄭文表示:“安置殘疾人就業對於企業而言,這是我們的一份社會責任和擔當,既解決了大學生就業,我們也享受到稅費優惠,實現了雙贏。”
針對李瑩所學的旅游管理專業,泰寧縣閩江飯店開設了專門崗位,李瑩也到企業進行崗前培訓實習后,雙方順利簽定用工合同。
和李瑩一樣幸運的,還有畢業於漳州科技職業學院,因先天小兒麻痺導致三級肢體殘疾的龍岩武平縣學子鐘瀅,近期也順利收到了就業邀約。而在此之前,頻頻投出簡歷卻石沉大海的現實,也曾挫傷這個女孩的自信心。在了解到鐘瀅的基本信息和求職情況后,稅務部門主動攜手殘聯部門,制定“一對一”就業幫扶計劃,邀請殘疾人大學生和有意向招錄高校殘疾人畢業生的企業開展座談,為他們“牽線搭橋”。經過多方協調,最終,福建伊普思實業有限公司向鐘瀅發出了就業邀請。
“每個孩子都是家裡的希望,我們所能做的其實很綿薄,就是立足好本職工作,落實好稅費政策,鼓勵和推動企業充分利用好國家的政策,在這些大學生們將要擁抱社會的時候,為他們找到自己的方向,讓他們對未來樹立信心。”國家稅務總局福建省稅務局非稅處處長潘玉玲說。
8月以來,福建省稅務系統各單位與當地殘聯持續聚焦殘疾人大學生就業問題,充分發揮職能優勢,精准幫扶殘疾人畢業生就業。福州、寧德市稅務局與殘聯聯合舉辦就業供需座談會,對享受稅費優惠、用工合同簽訂、社保參保等問題進行現場指導。泉州市稅務局會同殘聯建立“錦繡先鋒”黨建聯盟,深入社區開展愛心助殘志願服務6次,主題幫扶3次。安溪縣稅務局推出“青騎兵”青年服務隊,與殘聯部門輔助企業進行殘疾人適應性改造創新,開拓挖掘更多精准匹配的就業崗位。平潭綜合實驗區稅務部門借助“稅易達”稅費驛站為殘疾人提供就業咨詢輔導,7月以來累計輔導60余人次,發放宣傳冊超3000份。莆田市稅務局與殘聯、人社等部門建立數據交換機制,實現4批次200余條數據共享。三明市稅務局印制“政策明白卡”,為企業算好安置殘疾人就業的“政策賬”“效益賬”。
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教授樊勇指出,稅務、殘聯間的跨部門信息共享和溝通協作機制,不僅為殘疾人大學生就業提供幫助,還讓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的同時,又能夠充分享受相關稅費減免優惠,減輕企業負擔,這既是國家稅費優惠政策設計的初衷,也是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氛圍,推進社會治理的重要體現,對於共享共建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有著重要意義。
對於下一步的工作打算,國家稅務總局福建省稅務局黨委委員、總審計師李東表示:“我們將結合主題教育,繼續加大對殘疾人事業的關注和支持,從密切部門協同、宣傳輔導、政策兌現等方面持續發力,拓寬就業渠道,幫助企業減輕稅費負擔,充分調動用人單位吸納殘疾人就業的積極性,實現畢業生、企業、社會三方共贏。”(馮勇琦 簡莉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