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主題教育成果更好更快惠及民生 廈門翔安: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當前,第二批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正在扎實開展,廈門市翔安區以“四下基層”為重要抓手,深入踐行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持續推動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與村(社區)“百聯千戶”結對共建活動,通過組織對接、資源整合、改善民生等多種方式推動村(社區)發展。
近三年累計完成15個軟弱渙散村(社區)黨組織整頓提升。去年以來,成功打造6個市級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示范村,4個市級近鄰黨建先進社區和4個先進小區黨支部。內厝鎮黃厝村、新圩鎮古宅村、面前埔村被評為福建省美麗休閑鄉村,內厝鎮黃厝村、新圩鎮雲頭村被評為福建省鄉村治理示范村,金海街道澳頭社區入選2022年度全省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名單、獲評第四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內厝鎮被評為福建省鄉村治理示范鄉鎮,新圩鎮被評為福建省“全域生態旅游小鎮”,翔安區更是入選2023年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名單。
在“百聯千戶”結對共建單位和科技特派員、駐村工作隊等共同努力下,今年底,全區30個行政村集體經濟收入將達到50萬元以上。今年以來,更是投入8萬多人次參與村(社區)志願服務、文明創建、愛心幫扶等,幫助解決實際問題1000多個。
深入調查研究
靠前一線服務
眼下,“同翔高新城翔安片區內厝路、上塘花園市政配套工程”這一廈門市重點項目正全力推進,面對艱巨、緊迫的征拆任務,區、鎮兩級凝心聚力、攻堅克難,既全力推進征拆工作,保障項目建設,又充分做好要素保障,增進民生福祉。
同翔高新城片區翔安分指揮部(內厝片區)工作組主動扑下身子、走進群眾院子、融入群眾圈子,聽取群眾聲音……當事人希望協調並見証財產分配,他們當起了公証人﹔征拆戶請求幫助辦理房屋審批手續,他們第一時間聯系村建部門,專人跟進﹔拆遷戶在外上班,政策了解不清,工作組人員利用晚上、雙休時間走訪,講政策,擺道理,耐心溝通。
在工作組的積極協調下,群眾難題得以迎刃而解,群眾訴求得到合理回應,不僅在2個月內完成相關土地及房屋征收任務,還順利開出了內厝鎮第一張房票,推動廈門房票政策走深走實。今年前三季度,翔安區累計已開具房票295張,涉及房票面值8.68億元。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三季度,翔安區累計完成土地征收7380畝,總量全市第一﹔完成房屋征收36.4萬平方米,總量全市第二。其中省市重點項目市對區績效考評居全市第二。
體察民情民憂,回應民生關切。征拆高效完成,確保重點任務建設,只是翔安區踐行主題教育辦實事解民憂,讓主題教育成果真正惠及民生,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的一個具體體現。結合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和傳承弘揚“四下基層”優良傳統,翔安區從養老、民生、市政等方面多向發力,聚焦群眾需求,聽取民情民意,破解民眾憂愁。
堅持問題導向
轉化教育成果
“改造后的風雨連廊,造型優美,不僅遮風擋雨,還提升了我們社區的整體形象,成了城市生活中的一道慢行風景線,每天傍晚都有居民在這裡步行,享受生活的美好,感受傳統建筑文化的魅力。”鄭坂社區居民鄭先生說。
為了確保鄭坂社區景觀連廊示范段這一民生項目能盡快投用,項目啟動初期,翔安市政集團市政工程公司召集相關工作人員及設計單位,通過10余次會議討論、20余次現場勘察及多次調查研究,並借鑒相關優秀案例,確定最終方案,項目從施工到竣工僅用了30天。
暢通有序的社區道路,熱鬧非凡的鄭坂夜市,清新靚麗的景觀連廊,活力四射的“愛馬仕橙”籃球場……扎實推進的“城中村”改造,“煥然一新”的鄭坂社區面貌,進一步提升了社區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之前我們辦理很多業務都要去街道、社區才能辦理,現在家門口就可以辦理,真是太方便了,”金海街道鼓翔社區天合嘉苑小區居民黃女士開心地說。今年以來,翔安區金海街道緊緊圍繞“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著力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在全市首創“政務便民事項進小區”服務模式,率先在洋唐小區試點設置“政務便民服務代辦點”,10余項便民業務在家門口就能辦理,現在該項服務模式已經延伸到3個社區,覆蓋4個小區。
以民生溫度來檢驗主題教育深度,翔安區深入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組織基礎得到新增強,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民生保障獲得新提升,成效彰顯。
為推進主題教育走深走實,翔安區將學習好、傳承好、運用好“四下基層”,與“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相結合,常態化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實實在在解決群眾煩心事、揪心事、操心事,將“民之所呼”變成“我之所為”,把“民之所盼”變成“民之所贊”,讓主題教育成果真正惠及民生。(陳挺 林瑞聲 葉曉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