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一朵菇”,福建這個縣的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連續20年全市第一
4月的一個早晨,細雨綿綿,福建省寧德市古田縣連綿的山丘籠罩在如紗的薄霧裡。走進坂中村村民彭仁勝的菇棚,隻見3米多高的菇架上整齊碼放著手臂長的菌棒,每根菌棒上開著3朵“銀花”。再過20多天,彭仁勝種植的這批銀耳就會被採下,運往市場銷售。
彭仁勝在光伏菇棚裡查看銀耳生長情況。人民網 黃東儀攝
彭仁勝的菇棚內,銀耳長勢正好。人民網 黃東儀攝
以銀耳為代表的食用菌產業是古田縣的經濟支柱、富民之本。食用菌產業對當地農民的重要性可用3個“70%”來概括:農業人口中70%的家庭從事食用菌產供銷活動、食用菌生產產值佔農業總產值70%、農民現金收入的70%來自食用菌產業。
作為“中國食用菌之都”,2023年,古田縣食用菌全產業鏈產值達255億元。相應地,2023年古田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至26299元,連續20年在寧德市下轄各縣(市、區)中排名第一。
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是鄉村振興戰略的中心任務。連續20年領先的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繪成向上的曲線,也描繪出古田人民對鄉村振興和美好生活的“期待值”。
2022年,古田縣入選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名單。“古田縣以統籌推進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為抓手,以打造鄉村振興‘古田模式’為目標,不斷完善政策舉措,努力培育可復制、可推廣的鄉村振興典型樣板。”古田縣縣長許鋒說。
立足縣情,幾代人共促食用菌增產增收
走出古田北火車站,迎面可見山丘護坡上“翠屏山水,菌子好逑”八個醒目的大字,似乎向來客訴說半個多世紀以來古田縣的振興故事。
古田縣境內的翠屏湖是福建省最大的人工湖,水域面積37.1平方公裡。據悉,1959年,國家“一五”計劃全國重點建設工程古田溪梯級水電站下閘蓄水,翠屏湖由此誕生。約30年后,國家“七五”計劃項目水口水電站再度選址古田,古田也因此成為福建省最大的庫區移民縣。
隨著庫區水面漫過古田舊縣城和良田,庫區移民需要另謀生路。
俗話說:天生霧,霧生露,露生耳。古田人發現,水汽氤氳的庫區涵養了當地本就溫暖濕潤的氣候,使古田成為適宜食用菌生長的“天選之地”。就這樣,古田縣走上“以菌立縣”的道路。
彭仁勝的父輩就是庫區移民,今年年過花甲的他“菇齡”有近四十年。二十多歲時,他學著縣裡其他人種起銀耳,剛開始摸索著“種一點點,起早貪黑守著,太陽底下晒干后挑著坐船去縣城賣”,如今已擁有十幾間菇棚,“一年種幾萬斤,自家小孩也來幫忙”。
據古田縣食用菌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李速介紹,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古田銀耳產業經歷由段木栽培轉為瓶栽、袋栽,並用棉籽殼代替木屑作為培養基原料的三次技術變革,從而降本增效,使銀耳大規模量產成為可能。“早年機械化水平沒有那麼高,古田人一代接一代堅持種菇、堅持鑽研技術很辛苦,但幸福也隨之而來。”李速說。
走上了“種菇”之路,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當寧德的經濟總量還排在福建省末尾時,古田就走出了不少“萬元戶”。
菇農對採下的銀耳進行烘干。王夏冰攝
如今,古田縣建有全國銀耳標准化工作組、福建農林大學(古田)菌業研究院兩個官方科研服務機構,具備自主研發能力的企業和民營科研所達32家。通過不斷的科研創新,古田縣食用菌生產正朝著自動化、智能化、標准化方向邁進。
2023年,古田縣食用菌年產量92萬噸鮮品。閩東山區豐收的“小菌花”,為古田鄉村振興交上沉甸甸的“增收答卷”。
精深加工,產品創新締造增值質變
單純“種好菇”還不夠,古田縣在“賣好菇”方面同樣下足了功夫。
銀耳滋陰潤肺,有“平民燕窩”的美稱。但傳統干貨銀耳熬制時間長,始終是銀耳食用日常化的“攔路虎”。
位於古田縣城東街道的寧德晟農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晟農公司)引進凍干技術,生產出開水沖泡60秒就可食用的“凍干即食銀耳羹”,成功在市場上打開銷路。
產業工人正在加工銀耳產品。蔣煒煌攝
據介紹,相比於將鮮銀耳烘干后作為干貨出售的傳統模式,凍干銀耳“鎖”住的不僅是食材養分,同時也是產業鏈上一個能帶來更豐厚增值收益的生態位。
近年來,古田領跑食用菌精深加工賽道,以食用菌為原料的凍干、糕點、飲料、調味、超微粉、化妝品、多糖提取、預制菜等產品層出不窮,形成多樣化深加工產品結構。
2023年,古田食用菌電商園內企業電商銷售額突破4億元。“我們把食用菌精深加工做到位,銷售附加值增加的同時,帶動食用菌鮮品收購價提高,同時創造出更多本地就業崗位,促進農民增收。”古田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阮華光說。
資源整合,暖心政策服務全產業鏈
上十下口為“古”,外口內十為“田”。2018年,古田縣委、縣政府著手打造整合全縣農產品的區域公共品牌——“十方田”。
據福建省古田縣十方田商貿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鄭端龍介紹,目前共有487款產品入駐“十方田”平台。除食用菌外,還包括以紅曲、黑番鴨為代表的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以水蜜桃、芙蓉李為代表的古田特色水果,以臘兔、青草湯為代表的古田美食等。
“‘十方田’致力於集中規范古田縣的農產品,從而整體提升產品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目前已有31家本縣企業通過篩查,獲得‘十方田’商標授權,相當於獲得古田縣政府對產品質量的認可。平台為入駐產品提供商標合規、渠道推廣、打假維權等服務,成立五年多以來,授權企業年銷售額平均增長20%以上。”鄭端龍說,“站在消費者角度,選購時認准‘十方田’授權標,可以獲得更安心的購物體驗。”
“十方田”公共品牌展廳內各式食用菌產品讓人目不暇接。人民網 黃東儀攝
古田是“中國紅曲之鄉”,紅曲產量佔全國紅曲總產量90%以上,用古田紅曲釀成的紅曲酒頗受市場歡迎。圖為“十方田”公共品牌展廳一角。人民網 黃東儀攝
“十方田”公共品牌是古田縣委、縣政府打造的食用菌全產業鏈服務體系中的一環。
2023年3月,古田縣印發《古田縣促進食用菌全產業鏈發展八條措施的通知》,在食用菌示范基地建設、精深加工發展、科技研發應用、龍頭企業發展、標准化和檢測工作等方面給予政策扶持。
近年來,古田縣持續打造以食用菌產業為主導產業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規劃面積42.92萬畝。2023年,該園區內食用菌總產量68萬噸,佔全縣總產量7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217元,高於全縣平均值35%。
為擴大縣域產品影響力,樹立品牌形象,2023年7月,古田縣聯合中國食用菌協會在北京舉辦“中國銀耳產業發展藍皮書發布會”,引導推動以古田銀耳為代表的全國銀耳產業高質量發展。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做好食用菌這篇文章,並通過食用菌產業的發展,帶動廣大農民增收致富。”古田縣委書記張成慧說,站在新起點,古田縣將圍繞打造全國鄉村振興示范縣的總體目標,力爭到“十四五”末食用菌全產業鏈產值突破350億元,走出一條具有閩東特色、符合古田實際的鄉村振興之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