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薌城浦南鎮:人大代表履職擔當聚民心
人大代表來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務人民,是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力量。
近年來,漳州市薌城區浦南鎮充分運用人大代表工作室平台,推動代表進站履職常態化,用好代表接訪、走訪、調研、座談等多種形式,用實際行動拓展民主渠道、豐富民主形式,將來自於人民群眾的“心聲”轉化為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滿意度的“金點子”。
一月一接訪,面對面交流,心連心互動
“今年村裡的大路裝了路燈,整條道都亮堂了,晚上出門安全多了。”提及三村大通道新裝的路燈,家住溪園村的林大媽激動地說道。
渡東村、溪園村、蓬萊村的三村大通道一直是三個村的村民出行主要道路,2019年完成了路面提升改造,但是由於資金受限,一直沒有安裝路燈,夜間出行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近日,浦南鎮人大代表工作室接待了兩名來自溪園村的村民,“我們三個村的村民盼著什麼時候能給我們安裝路燈。”詳細了解了村民的訴求和實際困難后,代表們第一時間反饋給浦南鎮鎮黨委、政府,從現場勘察到設計、施工,從路燈的間距到后期維護、電費的支出,逐一跟蹤,全程監督,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3.5公裡的道路上完成了124盞路燈的安裝,照亮了三村村民的“回家路”,更點亮了代表們與村民的“連心路”。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2023年12月份,浦南鎮人大代表工作室成立后,人大代表們堅持輪流一月一接訪,與群眾面對面零距離交流,傾聽群眾心聲,搜集和反饋群眾意見、建議,目前工作室共有代表17人,其中省代表1名,市代表2名、區代表14名,通過人大代表工作室平台,代表們真正地發揮為群眾代言、為群眾發聲的作用。
不定時走訪,現場即核實,問題抓落實
“我們村小廣場破破爛爛、雜草叢生,要是可以改造一下,讓我們在廣場上跳跳操、納納涼的,該有多好啊!”作為人大代表的浦南鎮黨委書記陳田玲一直堅信,隻有真正走到群眾中去,聊家常、聽建議,才能了解群眾所思所想所盼。
“走,我們看看去!”一次走訪、即刻踏勘、現場辦公、限時完成,現在渡東村的小廣場已經成了村裡的“網紅點”,夏天的夜晚,老人們坐在涼亭裡,閑話家常、笑臉如花。
浦南鎮的人大代表們堅持用腳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傾聽群眾訴求。一次次的走訪、耐心傾聽、用情反饋,越來越多的群眾得知通過人大代表可以尋求幫助,解決問題:蓬萊村的村民們希望能給他們把土路修一修、宏道村的果農們希望今年的荔枝節可以設點讓他們現場銷售、布坑村龍前片區的拆遷戶希望可以在新村建設新房……
這一樁樁、一件件均牽動著群眾的心,也牽動著人大代表們的心。代表們通過走訪,詳細記錄、認真調研,逐件提出可行的意見、建議,再一一督促落實。如今,蓬萊村泥濘的“煩心路”已經修好了、宏道村新一屆的荔枝節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著、布坑村新村二期也已經進入設計階段。
多渠道聽聲,民意有回音,民心更凝聚
“我准備在今年商會交流會上好好介紹一下我們浦南鎮近年的發展,特別是金沙溫泉片區及鎮區這塊商用地塊,爭取將一些好的企業帶回家鄉來!”這是一位企業家代表在浦南鎮年初召開的人大代表、鄉賢新春座談會上的發言。
情深報桑梓,同心助共富。近年來,浦南鎮堅持多渠道傾聽民意,著力用好“鄉賢代表”的示范引領作用,讓這些既是人大代表又是鄉賢的浦南鎮優秀人才為家鄉的發展“出謀劃策”。
“浦南古渡口是浦南曾經繁華的見証,解放路上的鐘樓更是老浦南人心中的鄉愁。”代表、鄉賢們積極建言獻策,浦南鎮飲食文化一條街項目應運而生,以北溪餐飲產業發展帶動鎮區人流提升,推進整個鎮文旅的發展,助推鄉村振興。目前,解放路口的新鐘樓建好了,由鄉賢出資建設的“古渡口民宿”已經正式對外營業,旁邊的飲食文化一條街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將進一步帶動浦南鎮區的經濟發展。(蘇海森 劉欽賜 魏冠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